对工伤事故的规模进行核算时,其主要指标有()。A、工伤事故次数B、工伤人数C、工伤频率D、工伤死亡率E、非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时间指标

对工伤事故的规模进行核算时,其主要指标有()。

  • A、工伤事故次数
  • B、工伤人数
  • C、工伤频率
  • D、工伤死亡率
  • E、非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时间指标

相关考题:

工伤保险实行()“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 A.工伤事故B.工伤康复C.工伤认定D.工伤预防E.工伤补偿

要做好工伤预防工作,必须先分析()。 A.界定工伤事故涉及的范围B.导致工伤事故发生的原因C.认识工伤事故导致的后果D.鉴定工伤事故伤害的程度

工伤事故发生后,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进行伤害程度鉴定。一般而言,有哪几种情况( )。 A.暂时丧失劳动能力B.永久丧失劳动能力C.部分丧失劳动能力D.全部丧失劳动能力

ILO第134号公约即《防止海员工伤事故公约》第2条规定,事故统计应记录工伤事故的______。Ⅰ、次数;Ⅱ、性质;Ⅲ、原因;Ⅳ、后果。A.Ⅰ+Ⅱ+ⅢB.Ⅰ+Ⅲ+ⅣC.Ⅱ+Ⅲ+ⅣD.Ⅰ+Ⅱ+Ⅲ+Ⅳ

我国在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 )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按照工伤事故类别分类,可将工伤事故划分为( )类。A.3B.4C.9D.20

工伤事故分类的方法较多,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个类别,其中包括()。A、 透水B、 淹溺C、 放炮D、 交通伤害

现代工伤保险制度的第一个环节是()A、工伤预防B、工伤事故C、工伤保险D、工伤康复

工伤事故率(DIFR)计算公式是:工伤事故率(DIFR)=工伤事故次数*200000/全体员工的工作小时数。()

ILO第134号公约即《防止海员工伤事故公约》第2条规定,事故统计应记录工伤事故的()。Ⅰ、次数;Ⅱ、性质;Ⅲ、原因;Ⅳ、后果。A、Ⅰ+Ⅱ+ⅢB、Ⅰ+Ⅲ+ⅣC、Ⅱ+Ⅲ+ⅣD、Ⅰ+Ⅱ+Ⅲ+Ⅳ

刘先生不幸遭遇工伤事故,但一直拒绝进行工伤鉴定。这种情形能否继续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五月在东莞不幸遭遇工伤事故,工伤认定做完,现在想申请做劳动能力鉴定,请问需提交什么资料去呢?

衡量劳动保护工作水平的标准是()。A、工伤事故的频繁程度B、工伤事故的频繁程度和严重程度C、工伤事故的严重程度D、工伤事故的范围

工伤事故统计

工伤鉴定主要是鉴定()A、劳动者是否具有待遇享受资格B、工伤事故责任归属C、工伤保险待遇标准D、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

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在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中,一般项目的工伤事故处理包括以下()等项。A、无工伤事故应急措施B、无工伤事故的领导者C、工伤事故未按规定报告D、工伤事故未按事故调查规定处理E、未建立工伤事故档案F、未处理工伤事故的责任人

工伤事故

某建筑业企业现有职工人数4000人,2006年发生工伤事故共7人,其中有1人发生了两次,则工伤事故频率为()。A、1.75‰B、2‰C、0.2‰D、4‰

要做好工伤预防工作,必须先分析()A、界定工伤事故涉及的范围B、导致工伤事故发生的原因C、认识工伤事故导致的后果D、鉴定工伤事故伤害的程度

多选题工伤事故分类的方法较多,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个类别,其中包括()。A透水B淹溺C放炮D交通伤害

单选题工伤鉴定主要是鉴定()A劳动者是否具有待遇享受资格B工伤事故责任归属C工伤保险待遇标准D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

单选题衡量劳动保护工作水平的标准是()。A工伤事故的频繁程度B工伤事故的频繁程度和严重程度C工伤事故的严重程度D工伤事故的范围

单选题要做好工伤预防工作,必须先分析()。A界定工伤事故涉及的范围B导致工伤事故发生的原因C认识工伤事故导致的后果D鉴定工伤事故伤害的程度

单选题某建筑业企业现有职工人数4000人,2006年发生工伤事故共7人,其中有1人发生了两次,则工伤事故频率为()。A1.75‰B2‰C0.2‰D4‰

多选题对工伤事故的规模进行核算时,其主要指标有()。A工伤事故次数B工伤人数C工伤频率D工伤死亡率E非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时间指标

单选题ILO第134号公约即《防止海员工伤事故公约》第2条规定,事故统计应记录工伤事故的()。 Ⅰ、次数; Ⅱ、性质; Ⅲ、原因; Ⅳ、后果。AⅠ+Ⅱ+ⅢBⅠ+Ⅲ+ⅣCⅡ+Ⅲ+ⅣDⅠ+Ⅱ+Ⅲ+Ⅳ

单选题防止海员工伤事故公约(ILOConventionNo.134)规定,应报告和统计的事故包括()A所有工伤事故B死亡事故和船舶事故C船舶发生事故时的工伤事故D除船舶发生事故时的所有工伤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