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气道的概念是()A、内径1mmB、内径2mmC、内径3mmD、外径2mmE、外径3mm

小气道的概念是()

  • A、内径<1mm
  • B、内径<2mm
  • C、内径<3mm
  • D、外径<2mm
  • E、外径<3mm

相关考题:

关于小气道通气功能,下列哪项叙述是错的( )A.小气道是指2mm以下的细支气管B.小气道阻力只占呼吸道全部阻力的20%C.早期小气道病变可以不出现症状和体征D.小气道功能测定包括肺闭合气量E.闭合气量随年龄而减少

在呼气时,跨壁压为0的部位A.是小气道开始开放的部位B.是小气道开始关闭的部位C.气道开放D.气道关闭E.气道对跨壁压的变化不敏感

气道跨壁压是指气道内压力减气道周围的压力。当跨壁压为正值时A.是小气道开始开放的部位B.是小气道开始关闭的部位C.气道开放D.气道关闭E.气道对跨壁压的变化不敏感

跨壁压为负值时A.是小气道开始开放的部位B.是小气道开始关闭的部位C.气道开放D.气道关闭E.气道对跨壁压的变化不敏感

受神经-体液因素调节的小气道,是气道阻力调节的活跃部分,也是小气道阻力增高性疾病的常发部位,这类小气道一般是指 A、肺泡囊B、内径C、呼吸性细支气管D、肺泡管E、主支气管下级的支气管

小气道的解剖特征是 A、气道直径B、气道直径C、气道直径D、气道直径E、无软骨的小支气管

小气候的一般概念是什么?

小气道的概念是A.内径2μmB.内径1mmC.外径2mmD.内径2mmE.外径2μm

微小气候的概念

小气道

小气道的阻力占呼吸道总阻力的比率是()A、5%B、10%C、15%D、20%E、25%

性阻塞性肺疾患产生呼气性呼吸困难主要机制是()。A、中央性气道阻塞B、呼气时气道内压大于大气压C、胸内压升高压迫气道,气道狭窄加重D、肺泡扩张,小气道口径变大,管道伸长E、小气道阻力增加

受阻小气道的内径为(),临床上常见于()疾病。若小气道发生闭合,可出现()呼吸困难。

受神经-体液因素调节的小气道,是气道阻力调节的活跃部分,也是小气道阻力增高性疾病的常发部位,这类小气道一般是指()。A、肺泡囊B、内径2mm非呼吸性细支气管C、呼吸性细支气管D、肺泡管E、主支气管下级的支气管

小气道的概念是()A、内径<2μmB、内径<1mmC、外径<2mmD、内径<2mmE、外径<2μm

气道阻力80%以上发生于()A、气道直径小于2mm的支气管与气管B、气道直径大于2mm的支气管与气管C、气道直径小于2mm的外周小气道D、气道直径大于2mm的外周小气道

关于小气道通气功能,下列哪项叙述是错的()A、小气道是指2mm以下的细支气管B、小气道阻力只占呼吸道全部阻力的20%C、早期小气道病变可以不出现症状和体征D、小气道功能测定包括肺闭合气量E、闭合气量随年龄而减少

配伍题在呼气时,跨壁压为0的部位()。|气道跨壁压是指气道内压力减气道周围的压力。当跨壁压为正值时()。|跨壁压为负值时()。A是小气道开始开放的部位B是小气道开始关闭的部位C气道开放D气道关闭E气道对跨壁压的变化不敏感

单选题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在用力呼吸时,呼气困难加重是由于()A用力呼吸导致呼吸肌疲劳B胸内压增高C肺泡扩张压迫小气道D小气道阻力增加E等压点移向小气道

单选题慢性支气管炎早期呼吸功能的最主要变化是(  )。A大气道功能异常B小气道功能异常C大、小气道气流阻塞D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E以上都不是

名词解释题小气道

单选题慢性阻塞性肺疾患产生呼气性呼吸困难主要机制是()A中央性气道阻塞B呼气时气道内压大于大气压C胸内压升高压迫气道,气道狭窄加重D肺泡扩张,小气道口径变大,管道伸长E小气道阻力增加

填空题受阻小气道的内径为(),临床上常见于()疾病。若小气道发生闭合,可出现()呼吸困难。

单选题喉部发生炎症、水肿时,产生吸气性呼吸困难的主要机制是()A吸气时气道内压低于大气压B吸气时胸内压降低C吸气时肺泡扩张压迫胸内气道D小气道闭合E等压点上移至小气道

单选题小气道的概念是()A内径1mmB内径2μmC外径2mmD内径2mmE外径2μm

单选题受神经-体液因素调节的小气道,是气道阻力调节的活跃部分,也是小气道阻力增高性疾病的常发部位,这类小气道一般是指()。A肺泡囊B内径2mm非呼吸性细支气管C呼吸性细支气管D肺泡管E主支气管下级的支气管

多选题肺气肿患者用力呼气时呼气性呼吸困难加重机制是()A胸内压增高B等压点移向中央气道C气道内压低于胸内压D等压点移向小气道E小气道壁张力升高,顺应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