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毒基因组5’和3’端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A、具启动子作用B、具增强子作用C、编码逆转录酶D、调控基因转录E、含TATA序列

艾滋病毒基因组5’和3’端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

  • A、具启动子作用
  • B、具增强子作用
  • C、编码逆转录酶
  • D、调控基因转录
  • E、含TATA序列

相关考题:

BstBI(TT↓CGAA)消化可产生怎样的末端? A、含5“GC3”序列的黏末端B、含5“CG3”序列的黏末端C、含5“CGAA3”序列的黏末端D、平末端E、含5AAGC3序列的黏末端

BstBI(TT↓CGAA)消化可产生怎样的末端?() A、含5"CGAA3"序列的黏末端B、含5"CG3"序列的黏末端C、含5"AAGC3"序列的黏末端D、平末端

HIV病毒两端的长末端重复序列之间的序列编码了至少()个蛋白。 A、2B、4C、6D、9E、11

对病毒基因组转录的调控起作用的长末端重复序列( )A.HIV的env基因B.HIV的pol基因C.HIV的gag基因D.HIV的LTR基因E.HIV的tat基因

疱疹病毒基因组结构由下列哪两部分所组成A、核酸和蛋白质B、正链和负链DNAC、双义RNAD、正链和负链RNAE、末端重复序列和内部重复序列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转座子的共同特点,不包括( )A.两端有末端反向重复序列B.转座后靶位点重复是正向重复C.编码与转座有关的蛋白D.不能在基因组中移动

原癌基因扩增A.病毒基因组的长末端重复序列插入到细胞原癌基因内部B.原癌基因中单个碱基的替换C.原癌基因数量增加D.无活性的原癌基因移至增强子附近

点突变A.病毒基因组的长末端重复序列插入到细胞原癌基因内部B.原癌基因中单个碱基的替换C.原癌基因数量增加D.无活性的原癌基因移至增强子附近

获得启动子和增强子A.病毒基因组的长末端重复序列插入到细胞原癌基因内部B.原癌基因中单个碱基的替换C.原癌基因数量增加D.无活性的原癌基因移至增强子附近

简述长病毒末端重复序列的特点和作用。

逆转录病毒基因组的结构特点不包括()A、5'端帽子结构B、3'端poly(A)尾C、两端各有一个长末端重复序列(LTR)D、编码逆转录酶E、神经酰胺酶

对病毒基因组转录的调控起作用的长末端重复序列()A、HIV的env基因B、HIV的pol基因C、HIV的gag基因D、HIV的LTR基因E、HIV的tat基因

简要说明真核生物基因组重复序列可能的生物学意义以及这些重复序列在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病毒基因组末端重复序列结构有()A、粘性末端B、末端插入序列C、末端反向重复序列D、末端正向重复序列E、长末端重复序列

逆转录病毒前病毒两端各有一个LTR的序列。

大部分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包含的DNA是:()A、单一序列B、中度重复的C、高度重复的D、同时具有单一序列和重复序列

问答题简述长病毒末端重复序列的特点和作用。

单选题逆转录病毒基因组的结构特点不包括()A5'端帽子结构B3'端poly(A)尾C两端各有一个长末端重复序列(LTR)D编码逆转录酶E神经酰胺酶

配伍题超基因属于( )|Hinf家族属于( )|在人类基因组中占约20%的重复序列是( )A短串联重复序列B长串联重复序列C低度重复序列D长分散重复序列E高度重复序列

多选题病毒基因组末端重复序列结构有()A粘性末端B末端插入序列C末端反向重复序列D末端正向重复序列E长末端重复序列

问答题比较基因组的大小和基因组复杂性的不同。 一个基因组有两个序列,一个是A,另一个是B,各有2000bp,其中一个是由400bp的序列重复5次而成,另一个则由50bp的序列重复40次而成的,问: (1)这个基因组的大小怎样? (2)这个基因组的复杂性如何?

单选题何者核酸中具有长末端重复序列(LTR)?(  )A轮状病毒B柯萨奇病毒CHBVD腺病毒EHIV

单选题对病毒基因组转录的调控起作用的长末端重复序列()AHIV的env基因BHIV的pol基因CHIV的gag基因DHIV的LTR基因EHIV的tat基因

单选题下列关于DNA肿瘤病毒携带的癌基因,正确的是(  )。A与宿主细胞某些原癌基因具高度同源性B很多表达产物所结合的细胞因子就是Rb蛋白C基因内5′和3′末端含有长末端重复序列(LTR)D来源于宿主细胞基因组E在宿主基因组中有副本

单选题大部分限制性内切酶识别的序列呈(  )。A长末端重复序列B短末端重复序列C共有序列D回文结构E镜面对称

多选题艾滋病毒基因组5’和3’端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A具启动子作用B具增强子作用C编码逆转录酶D调控基因转录E含TATA序列

单选题对病毒基因组转录的调控起作用的长末端重复序列(  )。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