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7岁。4天前因"化脓性腹膜炎"手术治疗,术后出现脓毒血症,体温一直在39℃以上,畏寒、寒战时超40℃。则该热型属于A、间歇热B、稽留热C、弛张热D、波状热E、回归热

患者,男性,37岁。4天前因"化脓性腹膜炎"手术治疗,术后出现脓毒血症,体温一直在39℃以上,畏寒、寒战时超40℃。则该热型属于

A、间歇热

B、稽留热

C、弛张热

D、波状热

E、回归热


相关考题:

患者,男性,25岁。4天前因"腹部外伤、化脓性腹膜炎"手术治疗,术后经抗生素及腹腔引流等治疗,仍有高热、腹痛、呕吐等症状,并有呼吸费力、神志恍惚、尿少等症状出现,体检腹部有肌紧张和反跳痛。此时诊断应考虑A、继发肺部感染B、继发颅内感染C、第三类型腹膜炎D、肠道感染E、尿路感染

患者,男性,37岁。4天前因"化脓性腹膜炎"手术治疗,术后体温一直在39℃以上,腹壁可及波动感明显的肿块,B超提示腹腔局部脓肿,下述关于引流和灌注处理描述不当的是A、切开引流,为彻底引流,负压越大越好B、高渗性灌洗液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C、大量灌洗时应适当补充白蛋白D、引流液做细菌培养,调整抗生素使用E、使用高糖灌洗液时应适当加用胰岛素,谨防高血糖症

患者,男,50岁,腹部挤压伤2天后发生弥漫性腹膜炎,手术发现结肠穿孔,行穿孔处外置,腹腔引流术,术后体温39℃,轻度腹胀,排气排便。术后2天尿量从40ml/h渐减少至25ml/h以下,神志清楚,补液不见好转。诊断首先考虑为A、腹腔脓肿B、血容量不足C、败血症D、脓毒血症E、急性肾衰竭

男性患者,热烧伤20%,伤后10d,创面有脓性分泌物并伴有创缘炎性反应,体温39℃,伴有寒战,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创面组织细菌计数>10/cfu/g组织。该患者诊断为A、非侵入性感染B、创面脓毒症C、毒血症D、肠源性感染E、脓毒症

男性患者,热烧伤20%,伤后10天,创面有脓性分泌物并伴有创缘炎性反应,体温39℃,伴有寒战,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创面组织细菌计数>10cfu/g组织。该患者诊断为( )A、非侵入性感染B、创面脓毒症C、肠源性感染D、毒血症E、脓毒症该患者最佳的治疗方案( )A、全身应用抗生素B、实施切痂植皮术C、局部应用强力抗生素D、去除坏死组织,同时全身抗感染治疗E、包扎疗法

疟疾患者突发畏寒、寒战,体温达39℃,这主要是由于A.体温调定点上调B.皮肤血管扩张SXB 疟疾患者突发畏寒、寒战,体温达39℃,这主要是由于A.体温调定点上调B.皮肤血管扩张C.散热中枢兴奋D.产热中枢抑制E.体温调节功能障碍

某患者突起畏寒、寒战,体温39℃,这种体温升高是由于A.产热中枢抑制B.散热中枢抑制SXB 某患者突起畏寒、寒战,体温39℃,这种体温升高是由于A.产热中枢抑制B.散热中枢抑制C.皮肤血管收缩D.调定点上移E.体温调节功能障碍

某患者突起畏寒、寒战,体温39度,这种体温升高是由于A.产热中枢抑制B.散热中枢抑制SXB 某患者突起畏寒、寒战,体温39度,这种体温升高是由于A.产热中枢抑制B.散热中枢抑制C.皮肤血管收缩D.调定点上移E.体温调节功能障碍

患者,男性,34岁。因胃溃疡穿孔合并急性腹膜炎手术,术后第5天出现体温39℃,排便7~8次,有便不尽感,考虑病人出现了A.肠炎B.细菌性痢疾C.肠粘连D.盆腔脓肿E.肠间隙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