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剂量包装的颗粒剂需做()。 A、重量差异检查B、装量差异检查C、最低装量检查D、最高装量检查

单剂量包装的颗粒剂需做()。

A、重量差异检查

B、装量差异检查

C、最低装量检查

D、最高装量检查


相关考题:

对中药制剂分析的项目叙述错误的是()。A.中药注射剂的检查项目有装量差异、无菌、澄明度和pH等B.合剂、口服液的检查项目有相对密度和pH测定等C.颗粒剂的检查项目有粒度、水分、溶化性、装量等D.散剂的检查项目有粒度、外观均匀度、水分和装量等E.丸剂的检查项目主要有溶散时限和含糖量等

平均装量6.09以上颗粒剂的装量差异限度是( )。

单剂量、包装量为0.1g以下的装量差异限度为( )。

颗粒剂无需检查的是A、干燥失重B、装量C、装量差异D、粒度E、澄清度

每粒胶囊装量与平均装量差异程度检查是检查胶囊剂的( )。A.溶出度B.装量差异C.崩解时限D.不溶性微粒E.均匀度

颗粒剂应检查的项目不包括A.粒度B.不溶性微粒C.溶化性D.装量差异E.装量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颗粒剂应检查的项目的是A.不溶性微粒B.装量C.装量差异D.粒度E.溶化性

颗粒剂无需检查A.干燥失重B.装量C.装量差异D.粒度E.澄清度

散剂的质量检查包括A.微生物限度检查B.水分C.粒度D.装量差异E.非单剂量散剂的重量差异

《中国药典》散剂项下规定,除另有规定外,散剂要对粒度、外观均匀度、水分、装量差异、装量、无菌、微生物限度进行检查。对散剂的质量要求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分不得超过9.0%B.粒度检查采用单筛分法C.外观均匀度合格D.多剂量包装散剂采用最低装量检查法检查E.均需粉碎成细粉

不属于颗粒剂的检查项目的是A:粒度B:装量或装量差异C:干燥失重D:是否真空包装E:溶化性

对于小剂量制剂含量偏离标示量的程度所做的检查称为A:装量差异B:重量差异C:含量均匀度D:崩解时限E:溶出度

标示装量50g以上者的最低装量检查()

多剂量包装的颗粒剂需检查装量差异。

单剂量包装的颗粒剂标示装量为6g的,其装量差异限度范围为()。A、±10%B、±7%C、±8%D、±5%

固体、半固体、液体最低装量检查法规定平均装量不少于标示装量,20g(ml)以下者每个容器装量不少于标示装量的()。

单剂量包装的丸剂应检查装量差异、重量差异。

生产过程中每()进行装量检查,按照《装量差异检查操作规程》进行称量检查。

口服液装量差异检查时,每支装量与标示量相比较,少于标示装量的不重得多于1支,并不得少于标示量的90%

重量、装量差异系指药物制剂以称量法测定每片(粒、瓶)的重(装)量与()之间的差异程度。A、平均重(装)量B、标示重(装)量C、平均重(装)量和标示重(装)量D、平均重(装)量或标示重(装)量E、以上都不是

单剂量包装的颗粒剂,标示装量在6.0g以上的,装量差异限度为()%。A、±5B、±8C、±7D、±10

充装后检查,如果发现充装量低于最低充装量时,应()。A、检查充装记录B、查明原因C、检查称重衡器D、如情况允许,可再次充装

颗粒剂无需检查()A、干燥失重B、装量C、装量差异D、粒度E、澄清度

平均装量在1.0~1.5g的单剂量包装的颗粒剂,装量差异限度是()A、±10%B、±8%C、±7%D、±6%

单选题充装后检查,如果发现充装量低于最低充装量时,应()。A检查充装记录B查明原因C检查称重衡器D如情况允许,可再次充装

判断题口服液装量差异检查时,每支装量与标示量相比较,少于标示装量的不重得多于1支,并不得少于标示量的90%A对B错

单选题颗粒剂无需检查()A干燥失重B装量C装量差异D粒度E澄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