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梁高小于150mm时,不论有无集中荷载,其沿梁全长都可不设箍梁。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当梁高小于150mm时,不论有无集中荷载,其沿梁全长都可不设箍梁。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相关考题:

主次梁相交部位箍筋、吊筋、次梁加筋如何构造()。 A、主次梁相交部位,主梁箍筋照设,次梁箍筋在主梁边50mm处开始布置B、主次梁相交部位箍筋均不设,次梁范围布置次梁加筋C、次梁加筋布置在次梁两侧D、吊筋的高度随主梁高度,当主梁高大于800时,吊筋弯折60°

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小于()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超过()时,被梁隔断的每个梁区间域至少应设置一只探测器。当梁间净距小于()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在计算过梁上的荷载时,若梁板下砖墙高hw<(为过梁的净跨),则(  )。A.应考虑梁板的荷载B.可不考虑梁板荷载C.当过梁为砖砌平拱过梁时,可不考虑梁板荷载。D.当过梁为钢筋混凝土过梁时,可不考虑梁板荷载。

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梁配筋构造的要求,何项不正确(  ) A. 在钢筋混凝土悬挑梁中,应有不少于2根上部钢筋伸至悬挑梁外端,并向下弯折不小于12d B. 在钢筋混凝土悬挑梁中,上部纵向钢筋的第二排钢筋,当承载力计算满足要求时,可在梁的上部截断 C. 按承载力计算不需要箍筋的梁,当截面高度大于300mm时,应沿梁全长设置构造箍筋 D. 截面高度大于800mm的梁,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

一客车停车库的楼面结构平面如图所示,该结构采用单向板及主次梁结构,次梁的间距为4m,主梁(框架梁)的间距沿纵向为9m,沿横向为8m。次梁将楼面永久荷载及楼面活荷载以集中荷载传递给主梁见图6-21(b),当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规定考虑楼面活荷载折减系数时,则可算得次梁传给主梁的活荷载集中荷载标准值Pqk=(  )kN。 A. 144 B. 120 C. 90 D. 86.4

一客车停车库的楼面结构平面如图(a)所示,该结构采用单向板及主次梁结构,次梁的间距为4m,主梁(框架梁)的间距沿纵向为9m,沿横向为8m。次梁将楼面永久荷载及楼面活荷载以集中荷载传递给主梁(图(b)),当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规定考虑楼面活荷载折减系数时,则可算得次梁传给主梁的活荷载集中荷载标准值Pqk=( )kN。 A. 144B. 120C. 90D. 86.4

当按计算不需要箍筋抗剪时,对于梁的下列规定中错误的是( )。A.当截面高度h>300mm时,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B.当截面高度h=150~300mm时,可仅在构件端部各1/4跨度范围内设置箍筋C.当截面高度h=150~300mm时,可仅在构件端部各1/6跨度范围内设置箍筋D.当截面高度h<150mm时,可不放置构造箍筋

当横向柱距比纵向柱距大得较多或房屋有集中通风要求时,采用何种主梁布置方案较为合理。()A.主梁沿房屋纵向布置,次梁沿房屋横向布置方案B.主梁沿房屋横向布置,次梁沿房屋纵向布置方案C.中间设走道,由纵墙承重,仅布置次梁而不设主梁D.均不合理。

如按计算不需设置箍筋时,对高度h> 的梁,仍应沿全梁布置箍筋;对高度h= 的梁,可仅在构件端部各 跨度范围内设置箍筋,但当在构件中部 跨度范围内有集中荷载作用时,箍筋应沿梁全长布置;对高度为 以下的梁,可不布置箍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