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9日13时30分左右,大港油田西60-8井在起钻过程中发生井喷失控着火事故,造成1人死亡,钻机及井场主要设备、设施烧毁。井喷失控2小时20分。事故经过如下:西58—8井区是一个断块油藏,西60—8井是针对馆陶油组的一口开发定向井,同时兼顾明化镇油层。 8月28日20:00一开,φ339.7mm表层套管下深301m。9月9日10:55用φ241.3mm钻头1.14 g/cm3泥浆正常定向钻进至井深1032m。因在1005m和1025m分别见到两次气测异常,决定停钻循环,排除后效,然后再短起下钻15柱钻杆,求测油气上窜速度。 至11:50,边循环边活动钻具55分钟(地质迟到时间23分钟左右)。循环中,全烃含量由11:15最高18.67%降至11:22零值。11:54,卸掉方钻杆,准备起钻,但发现液压大钳有问题,于是修理液压大钳同时,上提下放活动钻具,用时23分钟。12:17开始起钻。每起出2柱钻杆向环空灌入一次泥浆。起到第11柱时,钻具上提力由420KN增至441KN,司钻判断为井下抽吸,决定继续起钻作业。13:05,起完第12柱,钻头井深790.72米。在上提钻具时出口槽有少量泥浆流出,在现场组织短起下钻作业的工程技术员决定接方钻杆。13:08,接上方钻杆。其后3次间断开泵循环,共循环6分钟,观察井口反应。13:26,坐岗人员发现出口槽有溢流,立即通知司钻。司钻发出关井信号,技术员、副司钻向远程控制台跑去。 13:27,司钻上提方钻杆时,井口喷出泥浆将司钻击倒,刹把失控,方钻杆连同钻具坠入井内,水龙头、游车、大钩砸向转盘面。钻头井深是803.51m正在跑下梯子的工程技术员及副司钻听到碰撞声后,返回钻台将司钻救起,接着发现水龙头提环与大钩脱钩。 由于喷势增大,工程技术员、司钻和副司钻撤离钻台。副司钻、工程技术员朝着位于井场东侧的远程控制台跑去,途中(13:30左右)井口着火。井口火焰在钻台下向四周散射,由于风向影响远程控制台被火焰包围工程技术员及副司钻未能跑到远程控制台关环形防喷器,最终导致井喷失控着火。 井架在着火后3~5分钟倒向东侧。在发生井喷和着火期间,未撤离现场的井架工解照品从二层台上爬上天车,沿着伸向井架西北侧4号绷绳滑到地面落入火中丧生。14:30,井口火势开始逐渐减小。15:50,因井壁坍塌井喷停止,井口火焰熄灭。井喷失控着火2小时20分。 请从生产管理人员的角度分析井喷失控的原因。

2007年9月9日13时30分左右,大港油田西60-8井在起钻过程中发生井喷失控着火事故,造成1人死亡,钻机及井场主要设备、设施烧毁。井喷失控2小时20分。事故经过如下:

西58—8井区是一个断块油藏,西60—8井是针对馆陶油组的一口开发定向井,同时兼顾明化镇油层。 8月28日20:00一开,φ339.7mm表层套管下深301m。

9月9日10:55用φ241.3mm钻头1.14 g/cm3泥浆正常定向钻进至井深1032m。因在1005m和1025m分别见到两次气测异常,决定停钻循环,排除后效,然后再短起下钻15柱钻杆,求测油气上窜速度。 至11:50,边循环边活动钻具55分钟(地质迟到时间23分钟左右)。循环中,全烃含量由11:15最高18.67%降至11:22零值。

11:54,卸掉方钻杆,准备起钻,但发现液压大钳有问题,于是修理液压大钳同时,上提下放活动钻具,用时23分钟。

12:17开始起钻。每起出2柱钻杆向环空灌入一次泥浆。起到第11柱时,钻具上提力由420KN增至441KN,司钻判断为井下抽吸,决定继续起钻作业。

13:05,起完第12柱,钻头井深790.72米。在上提钻具时出口槽有少量泥浆流出,在现场组织短起下钻作业的工程技术员决定接方钻杆。

13:08,接上方钻杆。其后3次间断开泵循环,共循环6分钟,观察井口反应。

13:26,坐岗人员发现出口槽有溢流,立即通知司钻。司钻发出关井信号,技术员、副司钻向远程控制台跑去。 13:27,司钻上提方钻杆时,井口喷出泥浆将司钻击倒,刹把失控,方钻杆连同钻具坠入井内,水龙头、游车、大钩砸向转盘面。钻头井深是803.51m正在跑下梯子的工程技术员及副司钻听到碰撞声后,返回钻台将司钻救起,接着发现水龙头提环与大钩脱钩。 由于喷势增大,工程技术员、司钻和副司钻撤离钻台。副司钻、工程技术员朝着位于井场东侧的远程控制台跑去,途中(13:30左右)井口着火。井口火焰在钻台下向四周散射,由于风向影响远程控制台被火焰包围工程技术员及副司钻未能跑到远程控制台关环形防喷器,最终导致井喷失控着火。 井架在着火后3~5分钟倒向东侧。在发生井喷和着火期间,未撤离现场的井架工解照品从二层台上爬上天车,沿着伸向井架西北侧4号绷绳滑到地面落入火中丧生。

14:30,井口火势开始逐渐减小。15:50,因井壁坍塌井喷停止,井口火焰熄灭。井喷失控着火2小时20分。 请从生产管理人员的角度分析井喷失控的原因。


相关考题:

2013年4月19日7:15,位于青海省海西州英东油田的英9-4-A5井发生井喷事故,4月19日20:05 险情得到控制,历时12小时50分钟。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毁。此井为开发井,目的层设计设计井深1620米,地层压力系数: 0.81~1.12 ,表层套管下深354米,邻井资料显示有漏失层。防喷器组合:2FZ35—35(全、半封各一个),按标准试压合格。钻具组合:发生井喷时井内剩余钻具组合:Φ215.9mmPDC+Φ172mm ×1°螺杆+ Φ214mm螺扶+Φ158.8mm无磁钻铤 1根+Φ158.8mm钻铤1根(27.55米)井喷经过:无观察、无预防情况下发生溢流井喷4月19日0:00,钻至井深1450米时发生井漏,漏速3m3/h1:20继续钻进至1461米时井口失返,漏失钻井液50m3(密度1.14g/cm3,粘度42s),停钻、起钻进行堵漏。4月19日1:50起钻,起钻前配置密度1.14g/cm3的堵漏浆30方,灌入堵漏浆18m3,井口未见钻井液液面。起钻过程中,用钻井泵每起三柱灌浆一次,共灌入钻井液5.91m37:15起钻至井内剩余最后一柱钻铤,接完提升短节,游车下行至离钻台面6米时发生井喷,喷高2~3米,然后接着液柱很快向上喷起。请从专业技术人员的角度分析井喷失控的原因。

按照《新疆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油(气)井发生井喷,经过积极采取压井措施,在24h内仍未建立井筒压力平衡,本油田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处理的井喷,属于_____级井喷事故。 A.一B.二C.三D.四

含硫油气井井喷或井喷失控事故发生后,应防止()。 A、着火B、防触电C、防噪音D、爆炸

作业过程的井控工作主要是指在作业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使用井控装备和工具,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快速安全控制井口,防止发生井喷,井喷失控、着火和爆炸事故的发生。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井喷的失控发展过程是() A.井涌→溢流→井喷→井喷失控B.溢流→井涌→井喷→井喷失控C.井喷→井涌→溢流→井喷失控D.-井喷失控→井涌→溢流→井喷

含硫油气井井喷或井喷失控事故发生后,应防止着火和爆炸。()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井喷是事故,()是灾难性事故。 A、着火B、井喷失控C、卡钻D、井漏

做好井控工作,有利于发现和保护油气层,有效地防止井喷、井喷失控及着火事故的发生()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在钻井作业中,一旦发生井喷,就无法正常钻井,严重的会酿成火灾、爆炸事故。在钻井作业中要密切监视泥浆灌注、仪表、录井等系统。井喷事故通常的发展过程是()。A溢流、井涌、井喷、井喷失控B溢流、井喷、井涌、井喷失控C井喷、井涌、溢流、井喷失控D井涌、溢流、井喷、井喷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