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定,连续上坡(或下坡)时,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 )。 A.2%B. 2.5%C.3%D. 3.5%

《标准》规定,连续上坡(或下坡)时,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 )。

A.2%

B. 2.5%

C.3%

D. 3.5%


相关考题:

公路纵坡须设置缓和坡段时,该坡段的纵坡不应大于4%。()

路线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A.尽量避免采用极限纵坡值B.合理安排缓和坡段,不宜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陡坡夹最短长度的缓坡C.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应避免设置反坡段D.越岭线哑口附近的纵坡应尽量缓一些

对于越岭公路,《标准》规定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 )。 A. 3%B. 4%C. 5%D. 6%

各级公路的连续上坡路段,应根据载重汽车上坡时的速度折减变化,在规定的纵坡长度之间设置缓和坡段;当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80km/h时,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设计速度大于80km/h时,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 A.3%,2%B.3%,2.5%C.2.5%,2%D.4%,3%

机动车在狭窄的坡路会车时,正确的会车方法是 先行。A.下坡车让上坡车B.坡顶交会时距离坡顶远的一方C.上坡车让下坡车D.下坡车已行至中途而上坡车未上坡时,让上坡车

二三四级公路连续上坡或下坡段,相对高差大于500米时,平均纵坡应不大于()%。

纵坡设计中,缓和坡段是为了设置竖曲线而设的过渡段。

33、关于公路纵坡坡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坡长是指纵断面两变坡点之间的水平距离B.为了考虑汽车上坡时的动力性能及下坡时的安全性,需要考虑最小坡长C.为了使行车平顺,避免公路台阶式起伏,需要考虑最大坡长D.当坡长大于限制坡长时应设置缓和坡段

二三四级公路连续上坡或下坡段,相对高差在200-500米时,平均纵坡应不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