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3年,唐礼部侍郎杨绾上书皇帝说:“进士者皆育当代之学而不通经史,明经者但记帖括(默写填空)又投牒自举(自己报名参加考试),非古先哲王侧席待贤之道。”要求“明经、进士及道举并停”,恢复古代察举孝廉的方法。杨绾认为科举制()A、考试内容有失偏颇B、选拔标准不合时宜C、选才路径沿袭传统D、录取原则公平公正

763年,唐礼部侍郎杨绾上书皇帝说:“进士者皆育当代之学而不通经史,明经者但记帖括(默写填空)又投牒自举(自己报名参加考试),非古先哲王侧席待贤之道。”要求“明经、进士及道举并停”,恢复古代察举孝廉的方法。杨绾认为科举制()

  • A、考试内容有失偏颇
  • B、选拔标准不合时宜
  • C、选才路径沿袭传统
  • D、录取原则公平公正

相关考题:

()曾任大理士卿和礼部侍郎等职。告老还乡后,在河津老家讲授程朱理学,开创了“河东之学”。 A.薛瑄B.徐霞客C.傅山D.阎若璩

通过礼部试考试合格的人被称为:()A.举人B.进士C.孝廉D.秀才

据《资治通鉴》记载,闽国皇帝王继鹏因为资金用度不足,曾经让吏部侍郎在选官时接受不称职或冒名顶替者的贿赂,该礼部侍郎叫()。

在“乡试”之次年,由礼部会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考试中,取中者称()。A、秀才B、解元C、贡士D、赐进士出身

杨亿的《始皇》、《汉武》、《明皇》皆借前代皇帝故事以讽刺哪个皇帝?()A、宋太宗B、宋太祖C、宋真宗D、宋徽宗

曾国藩于()年升授礼部右侍郎。A、1849年B、1850年C、1851年D、1852年

从阎立本的《步辇图》可以看出,礼部侍郎的服装是()色的。A、蓝B、浅黄C、红D、绯

文章《捕蛇者说》、《黔之驴》和《伤仲永》皆出于唐散文家()之手。

明朝万历年间山东莱州府曾出一个著名的书法家,被皇帝赐以“神笔”之称,官封“礼部右侍郎”。相传他出仕前曾在大泽山智藏寺攻读诗书,他就是清朝书法家()。

《汉书》卷46《卫绾传》记载:“建元中,丞相(卫绾)以景帝病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据此可知()A、西汉的官僚机制比较完善B、卫绾错误地制裁一批官员C、卫绾对丞相之权履行不力D、景帝开始制约丞相的权力

通过礼部试考试合格的人被称为:()A、举人B、进士C、孝廉D、秀才

上书唐朝皇帝说“和同为一家”的是()。

《汉书》里边记载大臣给皇帝上书,说帝王最大的事情是什么?()A、祭祀B、承天之序C、战争D、平天下

唐代宦官地位急剧上升是在()皇帝时期,宦官高力士等皆宠信一时。A、唐太宗B、唐高宗C、唐玄宗D、唐肃宗

明末清初学者唐壁在《潜书》中说“两千年来皇帝皆盗贼”,下列思想家中政治主张和此他相似的是()A、徐光启B、黄宗羲C、郑观应D、魏源

清顺治帝曾说:“尔等(大学士)职司票拟,一应章奏有成规者,尔等不过照例拟旨,凡有改正者,皆朕亲裁,未能俾尔等各出所见佐朕不逮,是皆朕不能委任大臣之咎,以致尔等俱未获尽展才猷。”据此判断清初()A、处理章奏完全依靠成规B、内阁大臣辅佐皇帝不力C、皇帝裁决国家军政要务D、顺治皇帝不能知人善任

单选题土木之变,英宗被俘。在这危急时刻,于谦临危受命,以()的身份成功组织北京保卫战,挽救了明朝江山。A礼部尚书B兵部尚书C兵部右侍郎D兵部左侍郎

单选题通过礼部试考试合格的人被称为:()A举人B进士C孝廉D秀才

填空题文章《捕蛇者说》、《黔之驴》皆出于唐散文家()之手。

单选题在“乡试”之次年,由礼部会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考试中,取中者称()。A秀才B解元C贡士D赐进士出身

单选题唐代宦官地位急剧上升是在()皇帝时期,宦官高力士等皆宠信一时。A唐太宗B唐高宗C唐玄宗D唐肃宗

单选题明末清初学者唐壁在《潜书》中说“两千年来皇帝皆盗贼”,下列思想家中政治主张和此他相似的是()A徐光启B黄宗羲C郑观应D魏源

单选题763年,唐礼部侍郎杨绾上书皇帝说:“进士者皆育当代之学而不通经史,明经者但记帖括(默写填空)又投牒自举(自己报名参加考试),非古先哲王侧席待贤之道。”要求“明经、进士及道举并停”,恢复古代察举孝廉的方法。杨绾认为科举制()A考试内容有失偏颇B选拔标准不合时宜C选才路径沿袭传统D录取原则公平公正

多选题在“乡试”之次年,由礼部汇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考试中,取中者称(  )。A秀才B解元C贡士D赐进士出身

单选题杨亿的《始皇》、《汉武》、《明皇》皆借前代皇帝故事以讽刺哪个皇帝?()A宋太宗B宋太祖C宋真宗D宋徽宗

单选题曾国藩于()年升授礼部右侍郎。A1849年B1850年C1851年D1852年

填空题上书唐朝皇帝说“和同为一家”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