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二次雷达,S模式回答的译码是通过检测()前导脉冲确认的。A、前2个B、前3个C、前4个D、前5个

对于二次雷达,S模式回答的译码是通过检测()前导脉冲确认的。

  • A、前2个
  • B、前3个
  • C、前4个
  • D、前5个

相关考题:

下列关于二次雷达说法正确的是(  )。A.A/C模式二次雷达采用选址询问B.A/C模式二次雷达不易受到混扰和串扰的影响C.S模式二次监视雷达可以兼容加装常规模式应答机的飞机D.S模式二次监视雷达监视能力已接近极限

对于主要故障的监视,信号处理主要流程应是在测试询问器所接收的全部回答中必须通过()从而找到测试询问的回答。A、同步检测B、回答译码C、回答定时D、询问译码

下面关于S模式二次雷达说法正确的是()。A、S模式二次雷达询问方式有两种:全呼叫询问和选择B、S模式二次雷达只询问装有S模式应答机的飞机C、S模式二次雷达是对装有S模式应答机的飞机进行全呼D、S模式对所有装有机载应答机采取选择性询问

对于二次雷达,S模式应答机收到交互模式询问后,判断P4脉冲长度为0.8μs的给出含有飞机离散地址的回答,判断P4脉冲长度为1.6μs的能够识别但不给予回答响应。

对于二次雷达,回答的F1和F2脉冲称为()。A、框架脉冲或帧脉冲B、信息(数据)脉冲C、回答脉冲D、应答脉冲

二次雷达接收到应答脉冲相对于询问脉冲的间隔时间,减去应答机响应时间2μs,即为电磁波往返雷达与飞机之间所用时间。

对于二次雷达,以下检测出假框架脉冲的是()。A、C1-SPI脉冲B、C2-SPI脉冲C、C1-F2脉冲D、C2-F2脉冲

对于二次雷达,回答码除Fl和F2外应有12个脉冲位。

对于二次雷达,正北脉冲NRP和方位增量脉冲ACP来自于()。A、天线码盘B、边沿检测组件C、交错组件D、定时组件

对于二次雷达,选择正确答案()。A、只要管制员要求,任何询问模式的回答都应发射SPI脉冲B、只要管制员要求,只在回答识别码时发射SPI脉冲C、回答识别码时就要发射SPI脉冲,与管制员要求无关D、只要管制员要求,只在回答高度码时发射SPI脉冲

对于二次雷达,回答的F1和F2脉冲的时间间隔是()。A、21.3微秒B、20.3微秒C、1.45微秒D、0.45微秒

对于二次雷达,S模式询问由三个脉冲P1、P2、P5组成。

对于二次雷达,为了避免不同的询问模式间隔的问题,应采取()作为测距的基准。A、P1脉冲B、P2脉冲C、P3脉冲D、F1脉冲

对于二次雷达,在询问机中,用于产生询问模式的编码脉冲的器件是()。A、发射机B、模式产生器C、调制器D、录取器

对于二次雷达,飞行员通过应答机控制单元的按钮可以激活SPI脉冲持续()。A、0s--15sB、15s--30sC、30s--45sD、45s--60s

对于二次雷达,框架脉冲检测的目的是()。A、说明一个回答的存在B、进行信息脉冲的组合C、去除回答中的干扰D、识别C2-SPI假框架

对于二次雷达,特殊位置识别脉冲只能由飞行员人工选择发射。当需要时,该脉冲只能在A/C模式应答中发射。

对于二次雷达,S模式应答机对传统的二次雷达询问()。A、给出含地址码的应答B、根据询问模式A和C给出识别码和高度码的应答C、不作应答D、按S模式应答,但不给出地址码

对于二次雷达,S模式回答的数据在前导脉冲后的数据块中,以下正确的是()。A、每一位脉冲持续时间为1μs,当每1μs(位)前0.5μs存在脉冲时代表二进制的逻辑0,而后0.5μs存在脉冲时代表二进制的逻辑1B、每一位脉冲持续时间为1μs,当每1μs(位)前0.5μs存在脉冲时代表二进制的逻辑1,而后0.5μs存在脉冲时代表二进制的逻辑0C、每一位脉冲持续时间为2μs,当每2μs(位)前1μs存在脉冲时代表二进制的逻辑0,而后1μs存在脉冲时代表二进制的逻辑1D、每一位脉冲持续时间为2μs,当每2μs(位)前1μs存在脉冲时代表二进制的逻辑1,而后1μs存在脉冲时代表二进制的逻辑0

对于二次雷达,模式C的询问目的是请求飞机回答海拔高度的回答码。

二次雷达询问模式的编码脉冲是由发射机部分产生的。

对于二次雷达,C模式下P1P3脉冲的时间间隔是()。A、3μSB、5μSC、8μSD、21μS

二次雷达P1和P2的0.5电平处脉冲前沿之间的间隔在任何模式都是2±0.15μs。

对于二次雷达,能够有效解决A/C模式系统识别码不足的模式系统为()。A、B模式B、2模式C、S模式D、军用模式

对于二次雷达,S模式的旁瓣抑制脉冲P5从天线的控制波束发射,在时间上和P6脉冲前沿后的1.25μs同步反转重叠。

S模式二次雷达首先应当使用单脉冲技术,以保证回答的()。A、距离测量精度B、方位测量精度C、高度测量精度D、速度测量精度

对于二次雷达,A模式下PIP3脉冲的时间间隔是()。A、3μSB、5μSC、8μSD、21μ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