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锚具和预应力筋封闭防护前必须按设计要求对锚具和预应力筋做防锈和防水处理;锚具和预应力筋封闭防护必须符合设计和验标要求凸出式锚固端锚具的保护层厚度≮()mm,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mm。A30 50B50 30C40 40

单选题
锚具和预应力筋封闭防护前必须按设计要求对锚具和预应力筋做防锈和防水处理;锚具和预应力筋封闭防护必须符合设计和验标要求凸出式锚固端锚具的保护层厚度≮()mm,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mm。
A

30 50

B

50 30

C

40 40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是指预应力筋依靠() A.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传力B.锚具传力C.锚具和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传力D.其他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是指预应力筋靠 ( )A 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传力B 锚具和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传力C 锚具传力D 其它

锚具静载锚固性能要求每个组装件都必须符合锚具效率系数等于或大于0.95和预应力筋应变等于或大于2.0%两项要求。

下列关于锚具的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锚具应满足分级张拉、补张拉和放松预应力的要求 B、用于先张法的连接器,必须符合夹具的性能要求 C、适用于高强度预应力筋的锚具,不能用于较低强度的预应力筋 D、用于后张法的连接器,必须符合锚具的性能要求

下列关于锚具、连接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锚具应满足分级张拉、补张拉和放松预应力的要求B、锚垫板应设置足够的螺旋钢筋或网状分布钢筋C、适用于高强度预应力筋的锚具,不能用于较低强度的预应力筋D、用于后张法的连接器,必须符合锚具的性能要求

下列关于无粘结预应力张拉说法正确的是( )。A、张拉段预应力筋长度小于25m时,宜采用一端张拉B、张拉段预应力筋长度大于25m而小于50m时,宜采用两端张拉C、张拉段预应力筋长度不得大于50m,否则应采用特制接头或分段张拉、锚固D、对直线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预应力筋中心重合E、张拉后及时封锚,锚具和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下列关于锚具、连接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锚具应满足分级张拉、补张拉和放松预应力的要求B.用于先张法的连接器,必须符合夹具的性能要求C.适用于高强度预应力筋的锚具,不能用于较低强度的预应力筋D.用于后张法的连接器,必须符合锚具的性能要求

锚具的封闭保护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采取防止锚具腐蚀和遭受机械损伤的有效措施B、凸出式锚固端锚具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C、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处于正常环境时,不应小于20mm;处于易受腐蚀的环境时,不应小于50mmD、不采取任何措施

锚具的封闭保护若无具体设计要求,应符合()A、有防止腐蚀和机械损伤的措施B、凸出式锚具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C、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在正常环境中不小于20mmD、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在腐蚀环境中不小于30mm

锚具和预应力筋封闭防护前必须按设计要求对锚具和预应力筋做防锈和防水处理;锚具和预应力筋封闭防护必须符合设计和验标要求凸出式锚固端锚具的保护层厚度≮()mm,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mm。A、30 50B、50 30C、40 40

根据《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的《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10)锚具的静载锚固性能,应由预应力筋用锚具组装件静载试验测定的锚具效率系数和达到实测极限拉力时组装件中预应力筋的总应变确定。锚具效率系数不应小于()。预应力筋总应变不应小于()。A、0.97;2.0%B、0.97;1.0%C、0.95;2.0%D、0.95;1.0%

较高强度等级的预应力筋用锚具可用于()的预应力筋;较低强度等级预应力筋用锚具不得用于()的预应力筋。

封锚前锚具和预应力筋应如何处理?

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完毕后,应尽快灌浆。对于外露于锚具的预应力筋必须采用()严禁使用电弧切割。

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完毕后,应尽快灌浆。外露于锚具的预应力筋必须用电弧切割。

根据混凝土相关规范的规定,锚具的封闭保护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规定。A、应采取防止锚具腐蚀和遭受机械损伤的有效措施B、凸出式锚固端锚具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大于50mmC、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处于正常环境时,应小于20mmD、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处于易受腐蚀的环境时,不应小于30mm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铺设应满足()A、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定位应牢固,浇筑混凝土时不应出现移位和变形B、端部的预埋锚垫板应垂直于预应力筋C、内埋式固定端垫板不应重叠,锚具与点半应紧贴D、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护套应完整,局部破损处应采用防水胶带缠绕紧密E、锚具垂直于预应力筋

多选题锚具的封闭保护若无具体设计要求,应符合()A有防止腐蚀和机械损伤的措施B凸出式锚具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C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在正常环境中不小于20mmD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在腐蚀环境中不小于30mm

填空题锚具和预应力筋封闭防护前必须按设计要求对锚具和预应力筋做()和()处理。

单选题在表载锚固试验时,试验用的预应力筋—锚具、夹具或连接器组装件由()而成。A锚具的夹具组装B锚具和预应力筋组装C夹具和预应力筋组装D产品零件和预应力筋组装

单选题下列关于锚具、连接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锚具应满足分级张拉、补张拉和放松预应力的要求B用于先张法的连接器,必须符合夹具的性能要求C适用于高强度预应力筋的锚具,不能用于较低强度的预应力筋D用于后张法的连接器,必须符合锚具的性能要求

单选题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的实测极限拉力是()。A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在静载试验过程中达到的断裂拉力B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在静载试验过程中达到的屈服拉力C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在静载试验过程中达到的最大拉力D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在动载试验过程中达到的最大拉力

多选题锚具的封闭保护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采取防止锚具腐蚀和遭受机械损伤的有效措施B凸出式锚固端锚具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C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处于正常环境时,不应小于20mm;处于易受腐蚀的环境时,不应小于50mmD不采取任何措施

单选题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静载试验时,预应力筋的计算长度应为()。A两端锚具的起夹点之间的距离B两锚具之间的中心距离C预应力筋的试样长度D预应力筋的两夹持长度中心的距离

问答题封锚前锚具和预应力筋应如何处理?

多选题预应力工程中,锚具的封闭保护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的规定有()A应采取防止锚具腐蚀和遭受机械损伤的有效措施B凸出式锚固端锚具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大于50mmC处于正常环境时,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D处于易受腐蚀的环境时,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E凸出式锚固端锚具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单选题标记为DTM15—12的锚具是()。A墩头锚,12根直径15.2mm的预应力筋B墩头锚,12根直径15mm的预应力筋C螺母锚,12根直径15.2mm的预应力筋D螺母锚,12根直径15mm的预应力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