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由均合池向曝气池供水,曝气池水面标高90.0m,吸水井水面标高68.0m,问:水泵的静扬程。

水泵由均合池向曝气池供水,曝气池水面标高90.0m,吸水井水面标高68.0m,问:水泵的静扬程。


相关考题:

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其中 (2) 、(3)、 (4) (5)分别是( )。A. 二沉池、曝气池、出水、剩余污泥B. 曝气池、二沉池、出水、剩余污泥c. 曝气池、污泥浓缩池、出水、干化污泥D. 曝气池、二沉池、剩余污泥、出水

废水处理系统中有固体废物产生的是()。A:均质池B:初沉池C:二沉池D:曝气池

污水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为()。A: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出水B:初沉池—二沉池—曝气池—出水C:曝气池—初沉池—二沉池—出水D:初沉池—二沉池—出水—瀑气池

城市污水处理厂典型的工艺流程为()。A、 沉砂池→格栅→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消毒B、 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消毒C、 初沉池→格栅→沉砂池→曝气池→二沉池→消毒D、 消毒→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

已知吸水池水面标高为8m,水泵轴线标高为5.5m,压水池水面标高+105m,吸水管阻力0.25m,压水管阻力5.43m,则水泵的扬程为(  )。A.113mB.113.25mC.118.68mD.102.68m

水泵扬程即吸水池水面标高与用户水面标高差。

为避免水泵的吸水管在吸水井(池)内吸水时,水面产生旋涡,吸口在水中淹没深度应()A、大于2mB、0.5-1mC、小于2mD、不小于0.5-1m

二沉池一般设置在()A、曝气池后B、曝气池前C、沉砂池后D、污水深度处理后

能够使进水、回流污泥同混合液充分而迅速混合的生化池是()A、普通污泥法曝气池B、吸附再生池C、表面曝气池D、延时法曝气池

已知下列数据,试求泵所需的扬程()。水泵轴线标高130m,吸水面标高126m,水塔水面标高160m,进水管段阻力0.81m,出水管段阻力1.91m。A、30B、34C、35.91D、31.28

水泵高于吸水池水面的高度不能大于水泵的吸水高度

水泵的吸水高度为水泵出口与水面的垂直距离。

已知下列数据,试求泵所需要的扬程。 水泵轴线标高130m,吸水面标高126m,上水池液面标高170m,吸人管段阻力0.81m,压力管段阻力1.91m。

水泵吸水地形高度(mH2O),是指自水泵吸水井(池)水面的测管水面至泵轴之间的垂直距离。

水泵的总扬程等于()之和。A、水泵系统上下游水面高程差B、吸水管水头损失C、吸水池水面高程D、压水管水头损失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中的回流污泥是指从()到()的活性污泥。A、曝气池、沉淀池B、反应池、沉淀池C、沉淀池、曝气池D、沉淀池、反应池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设施为()A、曝气池B、沉淀池C、曝气池、沉淀池D、曝气池、污泥池

判断题水泵吸水地形高度(mH2O),是指自水泵吸水井(池)水面的测管水面至泵轴之间的垂直距离。A对B错

问答题已知水泵轴线标高130m,吸水面标高126m,上水池液面标高170m,吸人管段阻力0.81m,压力管段阻力1.91m,试求泵所需要的扬程。

判断题水泵扬程即吸水池水面标高与用户水面标高差。A对B错

单选题已知下列数据,试求泵所需的扬程()。水泵轴线标高130m,吸水面标高126m,水塔水面标高160m,进水管段阻力0.81m,出水管段阻力1.91m。A30B34C35.91D31.28

单选题为避免水泵的吸水管在吸水井(池)内吸水时,水面产生旋涡,吸口在水中淹没深度应()A大于2mB0.5-1mC小于2mD不小于0.5-1m

问答题已知下列数据,试求泵所需要的扬程。 水泵轴线标高130m,吸水面标高126m,上水池液面标高170m,吸人管段阻力0.81m,压力管段阻力1.91m。

判断题水泵高于吸水池水面的高度不能大于水泵的吸水高度A对B错

问答题水泵由均合池向曝气池供水,曝气池水面标高90.0m,吸水井水面标高68.0m,问:水泵的静扬程。

判断题水泵的吸水高度为水泵出口与水面的垂直距离。A对B错

单选题活性污泥法的基本设施为()A曝气池B沉淀池C曝气池、沉淀池D曝气池、污泥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