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杆上避雷器的上下引线不应过紧或过松,引线(铜线)截面不得小于()。A、10mm2B、16mm2C、25mm2D、35mm2

10kV杆上避雷器的上下引线不应过紧或过松,引线(铜线)截面不得小于()。

  • A、10mm2
  • B、16mm2
  • C、25mm2
  • D、35mm2

相关考题:

杆上避雷器排列整齐,电源侧引线铝线截面积不小于()mm²。 A.16B.25C.35D.50

杆上避雷器排列整齐,接地侧引线铜线截面积不小于()mm²。 A.16B.25C.35D.50

杆上避雷器排列整齐,相间距离符合要求,电源侧引线铜线截面积不小于()mm²。 A.16B.25C.35D.50

10kV避雷器的上、下引线应尽可能短而直,不准有接头,当采用铜引线时,其截面不得小于()mm²。 A.10B.16C.25D.35

阀型避雷器安装所用引线截面不应小于()mm2。 A、铝线16B、铝线10C、铜线16D、铜线10

阀型避雷器上引线截面积铜线不应小于()mm2。A6B10C16D25

变压器的特殊巡视大风时检查()。A、引线摆动情况B、引线有无断股C、引线有无过松或过紧D、引线及主变上是否有搭挂杂物

10kV裸导线每相导线过引线、引下线对邻相导体、过引线、引下线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0.3m。

10kV相邻各相过引线、引下线与邻相的过引线、引下线和导线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mm。

10kV耐张杆过引线对相邻导线的距离不应小于多少毫米()A、100B、200C、300D、500

阀型避雷器的铜线引线截面不应小于().A、≮16mm2B、≮25mm2C、≮10mm2D、≮35mm2

避雷器的引线截面积:铜线不得小于10mm²。

杆上避雷器排列整齐,接地侧引线铜线截面积不小于()mm2。A、16B、25C、35D、50

10kV杆上避雷器接地引线就与设备外壳连接,不能迂回盘绕,应短而直。

阀型避雷器上引线截面积铜线不应小于()mm2。A、6B、10C、16D、25

直击雷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阀型避雷器安装所用引线截面不应小于()mm2。A、铝线16B、铝线10C、铜线16D、铜线10

阻波器的安全载流量应满足()要求,引线不应过松过紧,接头接触良好

10kV避雷器的上、下引线应尽可能短而直,不准有接头,当采用铜引线时,其截面不得小于()㎜2。A、10;B、16;C、25;D、35;

10kV杆上避雷器必须垂直安装,对周围物体应保持一定距离;引线要连接牢固,避雷器上接线端子不得受力。带电部分与相临导线或金属架构的距离不应小于()。A、0.2mB、0.35mC、0.4mD、0.5m

避雷器竣工(预)验收中,外部连接的引线不得存在断股、散股,长短合适,无过紧现象或()的隐患。A、下垂B、过松C、风偏D、断线

杆上避雷器的下引线采用绝缘铜线时,截面不应小于()。A、10mm2B、16mm2C、25mm2D、35mm2

10kV避雷器的上、下引线应尽可能短而直,不准有接头,当采用铜引线时,其截面不得小于()mm2。A、10B、16C、25D、35

杆上避雷器排列整齐,相间距离符合要求,电源侧引线铜线截面积不小于()mm2A、 16B、 25C、 35D、 50

杆上避雷器引下线应短而直,连接紧密,采用铜芯绝缘线,其截面应不小于()。A、上引线:25mm2B、下引线:25mm2C、上引线:16mm2D、下引线:35mm2

填空题杆上避雷器排列整齐,相间距离不小于350mm,电源侧引线铜线截面积不小于()、铝线截面积不小于25mm2,接地侧引线铜线截面积不小于(),铝线截面积不小于35mm2。与接地装置引出线连接可靠。

单选题10kV耐张杆过引线对相邻导线的距离不应小于多少毫米()A100B200C300D500

单选题阀型避雷器上引线截面积铜线不应小于()mm2。A6B10C16D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