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赵某、钱某和孙某卖出所持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分别说明理由。

问答题
赵某、钱某和孙某卖出所持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分别说明理由。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根据本题要点(2)所述内容。分别说明张某、王某、李某、赵某、钱某、孙某、黄某是否符合拟在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董事或相关职务的任职资格条件?并分别说明理由。

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公司)于2008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9年以来,公司发生了下列事项:(1)2009年5月,董事赵某将所持公司股份.20万股中的2万股卖出;2010年3月,董事钱某将所持公司股份l0万股中的25000股卖出;董事孙某因出国定居,于2009年7月辞去董事职务,并于2010年3月将其所持公司股份5万股全部卖出。(2)监事李某于2009年4月9日以均价每股8元价格购买5万股公司股票,并于2009年9月10日以均价每股l6元价格将上述股票全部卖出。(3)2009年5月12日,公司发布年度报告。为该公司年报出具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周某于同年5月20日购买该公司股票l万股。(4)公司股东大会于2009年5月8日通过决议,由公司收购本公司股票900万股,即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3%,用于奖励本公司职工。同年6月,公司从资本公积金中出资收购上述股票,并将其中的600万股转让给公司职工,剩余的300万股拟在2010年10月转让给即将被吸收合并于该公司的另一企业的职工。(5)2010年7月,公司决定拟以定向发行的方式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双方签订的意向协议约定:第一,本次定向发行完成后,外国战略投资者首次投资取得公司已发行股份的8%;第二,外国战略投资者本次定向认购的股份在2年内不得转让。(1)赵某、钱某和孙某卖出所持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分别说明理由。(2)李某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3)周某买入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4)公司收购用于奖励职工的本公司股票数额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公司从资本公积金中出资收购用于奖励职工的本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公司预留300万股股票拟在2010年10月转让其他职工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5)公司与外国战略投资者签订的意向协议约定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许某以孙某为被告提起诉讼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说明理由。

要求:根据有关规定,分别回答 41~47 问题:第 41 题 根据本题要点(1)提示的内容,指出张某买卖甲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规定? 并说明理由。如果张某的行为不合法,张某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指出李某买卖甲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

投资者赵某、钱某、邓某的投资损失与丙公司虚假陈述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分别说明理由。

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公司)于2008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9年以来,公司发生了下列事项:(1)2009年4月,董事赵某将所持公司股份20万股中的2万股卖出;2009年8月,董事钱某将所持公司股份l0万股中的25 000股卖出;董事孙某因出国定居,于2009年7月辞去董事职务,并于2010年3月将其所持公司股份5万股全部卖出。(2)监事李某于2009年4月1日以均价每股8元价格购买5万股公司股票,并于2009年9月10日以均价每股l6元价格将上述股票全部卖出。(3)2009年4月12日,公司发布年度报告。为该公司年报出具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周某于同年4月20日购买该公司股票l万股。(4)公司于2009年5月8日召开股东大会,鉴于公司开展经营活动的需要,该公司股东大会依法通过了发行公司债券决议,并向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报送有关文件。(5)2010年4月15日,该公司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了上年度报告。要求:根据本题所述内容和有关法律规定,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公司董事赵某、钱某和孙某卖出所持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分别说明理由。(2)公司监事李某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说明理由。(3)注册会计师周某买入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说明理由。(4)该公司若获准发行公司债券,其发行额度法律是如何规定的?(5)该公司2010年提交上年度报告的时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说明理由。

赵某、钱某、孙某和李某拟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以下做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赵某用一辆卡车作为出资B:钱某用土地使用权作为出资C:孙某用著作权出资D:李某用劳务出资

甲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6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20年以来,公司发生了如下事项:(1)公司董事孙某因出国定居,于2020年1月11日辞去董事职务,并于2020年5月11日将其所持甲公司股票5万股全部卖出。(2)公司监事李某通过其妻子张某名下的股票账户于2020年3月9日以均价每股8元买入甲公司股票5万股,并于2020年7月10日以均价每股12元将上述股票全部卖出,获利20万元。(3)2020年4月20日,甲公司公布年度报告。为甲公司年度报告出具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周某于2020年4月30日买入甲公司股票1万股。(4)2020年5月,甲公司的控股股东赵某通过关联交易给甲公司造成了6000万元的经济损失。甲公司作为原告对赵某提起诉讼,要求赵某赔偿该损失,赵某仅以该交易已经履行了信息披露、经股东大会同意等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程序为由进行抗辩。要求: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孙某卖出所持甲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2)李某通过其妻子张某名下的股票账户买卖甲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3)周某买入甲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4)赵某的抗辩能否获得人民法院的支持?并说明理由。

(2013年)  赵某担任甲上市公司总经理,并持有该公司股票10万股,钱某为甲公司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  2011年7月1日,钱某召集甲公司的董事会,9名董事中有4人出席,另有1名董事孙某因故未能出席,书面委托钱某代为出席投票。经钱某提议,出席董事会的全体董事通过决议,从即日起免除赵某总经理的职务。12月20日,赵某卖出所持的2万股甲公司股票。  2011年12月23日,赵某向中国证监会书面举报称:(1)甲公司的子公司乙公司曾向甲公司全体董事提供低息借款,用于个人购房;(2)2011年4月1日,甲公司召开的董事会通过决议为母公司丙公司向银行借款提供担保,但甲公司并未公开披露该担保事项。  2012年1月16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对甲公司涉嫌虚假陈述的行为立案调查。3月1日,中国证监会宣布:经调查,甲公司存在虚假陈述行为,决定对甲公司给予警告,并处罚款50万元;认定钱某为直接责任人员,并处罚款10万元;认定董事李某等人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并处罚款10万元。钱某辩称,甲公司未披露担保事项是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要求,自己只是遵照指令行事,不应受处罚;李某则辩称,自己是独立董事,并不参与甲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因此不应对甲公司的虚假陈述行为承担任何责任。中国证监会未采纳钱某和李某的抗辩理由。  要求: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2011年7月1日甲公司董事会的出席人数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  (2)甲公司董事会能否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解除赵某的总经理职务?并说明理由。  (3)2011年12月20日赵某卖出所持甲公司2万股股票的行为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4)乙公司向甲公司的所有董事提供低息借款购房的行为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5)2011年4月1日甲公司董事会通过的为丙公司提供担保的决议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6)钱某和李某各自对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的抗辩能否成立?并分别说明理由。

(2015年)大华公司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总股本10亿元。公司董事长赵某通过自己控股的华星公司持有大华公司51%的股份。网商公司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钱某持股90%、孙某持股10%。网商公司最近3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亿元、-1亿元、3000万元。网商公司资产总额为大华公司资产总额的1.5倍,大华公司计划通过购买网商公司全部资产的方式将其收购。为此,大华公司拟订的两种收购方案:方案一:大华公司向网商公司股东钱某、孙某分别发行新股9亿股、1亿股,用于购买二人所持网商公司的全部股份。方案二:大华公司先向华星公司发行5亿股新股,华星公司向大华公司支付15亿元。大华公司再向网商公司的股东钱某发行4.5亿股、向孙某发行5000万股新股,并分别向钱某支付13.5亿现金、向孙某支付1.5亿现金,用以收购二人所持网商公司的全部股份。李某是大华公司的股东,持有大华公司500万股股份,持股期限超过180日。在大华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股东大会上,李某认为该次重组将会对公司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对此提出异议。但在之后的表决时,李某投了赞成票。最终,股东大会决议实施方案二。方案二实施后,大华公司股价大幅下跌,李某要求公司回购其所持公司股份,被公司拒绝。李某又向公司监事会请求对公司董事长赵某提起诉讼,起诉赵某在担任公司董事长期间未尽到相应义务,其行为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监事会对李某的请求未予理睬。随后,李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股东代表诉讼;同时对赵某的妻子提出控诉,认为她买卖大华公司股票的行为构成内幕交易。据查,5月10日,赵某妻子将其所持现有股票全部卖出,亏损50万元,并全部买入大华公司股票。5月12日,大华公司对外公布重大资产重组的消息。赵某妻子听闻李某向法院提起诉讼后,又将其所持大华公司股份全部出售,亏损20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方案一能否造成大华公司控股情况发生改变?并说明理由。(2)方案一是否符合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并说明理由。(3)李某对赵某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是否应当受理?并说明理由。(4)李某要求回购公司股份的请求能否获得人民法院的支持?并说明理由。(5)根据方案二,分析华星公司是否需要进行免于要约收购申请?并说明理由。(6)赵某妻子的行为是否构成内幕交易?并说明理由。

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公司)于2010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011年以来,公司发生了下列事项: (1)2011年5月,董事赵某将所持公司股份20万股中的2万股卖出;2012年3月,董事钱某将所持公司股份10万股中的25000股卖出;董事孙某因出国定居,于2011年7月辞去董事职务,并于2012年3月将其所持公司股份5万股全部卖出。 (2)监事李某于2011年4月9日以均价每股8元价格购买5万股公司股票,并于2011年9月10日以均价每股16元价格将上述股票全部卖出。 (3)公司股东大会于2011年5月8日通过决议,由公司收购本公司股票900万股,即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6%,用于奖励本公司职工。同年6月,公司从资本公积金中出资收购上述股票,并将其中的600万股转让给公司职工,剩余的300万股拟在2014年10月转让给即将被吸收合并于该公司的另一企业的职工。 要求:根据本题所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赵某、钱某和孙某卖出所持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分别说明理由。 (2)李某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3)公司收购用于奖励职工的本公司股票数额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公司从资本公积金中出资收购用于奖励职工的本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公司预留300万股股票拟在2012年10月转让其他职工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2013年)赵某担任甲上市公司总经理,并持有该公司股票10万股……公司于次日(2011年7月2日)公布了董事会关于免除赵某职务的决定。2011年12月20日,赵某卖出所持的2万股甲公司股票……[问题]2011年12月20日赵某卖出所持甲公司2万股股票的行为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赵某担任甲上市公司总经理,并持有该公司股票 10万股。钱某为甲公司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2011年 7月 1日,钱某召集甲公司董事会,9名董事中有 4人出席,另有 1名董事孙某因故未能出席,书面委托钱某代为出席投票;赵某列席会议。会上,经钱某提议,出席董事会的全体董事通过决议,从即日起免除赵某总经理职务。赵某向董事会抗议称:公司无正当理由不应当解除其职务,且董事会实际出席人数未过半数,董事会决议无效。公司于次日公布了董事会关于免除赵某职务的决定。12月 20日,赵某卖出所持的 2万股甲公司股票。2011年 12月 23日,赵某向中国证监会书面举报称:(1)甲公司的子公司乙公司曾向甲公司全体董事提供低息借款,用于个人购房;(2)2011年 4月 1日,公司召开的董事会通过决议为母公司丙公司向银行借款提供担保,但甲公司并未公开披露该担保事项。2012年 1月 16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对甲公司涉嫌虚假陈述行为立案调查。3月 1日,中国证监会宣布:经调查,甲公司存在对外提供担保未披露情形,构成虚假陈述行为;决定对甲公司给予警告,并处罚款 50万元;认定钱某为直接责任人员,并处罚款 10万元;认定董事李某等人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并处罚款 3万元。钱某辩称,公司未披露担保事项是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要求,自己只是遵照指令行事,不应受处罚;李某则辩称,自己是独立董事,并不直接参与公司经营管理活动,因此不应对公司的虚假陈述行为承担任何责任。中国证监会未采纳钱某和李某的抗辩理由。中国证监会对甲公司的行政处罚生效后,有投资者拟对甲公司提起民事赔偿诉讼。其中,吴某于 2011年 6月 20日买入甲公司股票 1万股,于 2012年 1月 5日卖出,损失 1万元;郑某于 2011年 4月 5日买入甲公司股票 1万股,2012年 2月 5日卖出,损失 1万元。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2011 年7 月1 日甲公司董事会的出席人数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2)甲公司董事会能否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解除赵某的总经理职务?并说明理由。(3)2011 年12 月20 日赵某卖出所持甲公司2 万股股票的行为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4)乙公司向甲公司的所有董事提供低息借款购房的行为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5)2011 年4 月1 日甲公司董事会通过的为丙公司提供担保的决议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6)钱某和李某各自对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的抗辩能否成立?并分别说明理由。(7)投资者周某、吴某和郑某能否获得证券民事损害赔偿?并分别说明理由。

赵某与钱某原本是好友,赵某受钱某之托,为钱某保管一幅名画(价值800万元)达三年之久。某日,钱某来赵某家取画时,赵某要求钱某支付10万元保管费,钱某不同意。赵某突然起了杀意,为使名画不被钱某取回进而据为己有,用花瓶猛砸钱某的头部,钱某头部受重伤后昏倒,不省人事,赵某以为钱某已经死亡。刚好此时,赵某的朋友孙某来访。赵某向孙某说“我摊上大事了”,要求孙某和自己一起将钱某的尸体埋在野外,孙某同意。  二人一起将钱某抬至汽车的后座,由赵某开车,孙某坐在钱某身边。开车期间,赵某不断地说“真不该一时冲动”,“悔之晚矣”。其间,孙某感觉钱某身体动了一下,仔细察看,发现钱某并没有死。但是,孙某未将此事告诉赵某。到野外后,赵某一人挖坑并将钱某埋入地下(致钱某窒息身亡),孙某一直站在旁边没做什么,只是反复催促赵某动作快一点。  一个月后,孙某对赵某说:“你做了一件对不起朋友的事,我也做一件对不起朋友的事。你将那幅名画给我,否则向公安机关揭发你的杀人罪行。”三日后,赵某将一幅赝品(价值8000元)交给孙某。孙某误以为是真品,以600万元的价格卖给李某。李某发现自己购买了赝品,向公安机关告发孙某,导致案发。问题:1.关于赵某杀害钱某以便将名画据为己有这一事实,可能存在哪几种处理意见?各自的理由是什么?2.关于赵某以为钱某已经死亡,为毁灭罪证而将钱某活埋导致其窒息死亡这一事实,可能存在哪几种主要处理意见?各自的理由是什么?3.孙某对钱某的死亡构成何罪(说明理由)?是成立间接正犯还是成立帮助犯(从犯)?4.孙某向赵某索要名画的行为构成何罪(说明理由)?关于法定刑的适用与犯罪形态的认定,可能存在哪几种观点?5.孙某将赝品出卖给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于2015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16年甲公司发生以下情况。(1)2月份股东大会拟增选一名独立董事。(2)公司股东大会于2016年5月8日通过决议,由公司收购本公司股票900万股,即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3%,用于奖励本公司职工。 (3)2016年7月,董事会制订公司合并的方案:吸收合并乙公司。(4)公司章程确定的董事会成员为9人,但截止到2016年9月30日时,该公司董事会成员因种种变故,实际为5人。 (5)2016年5月,董事赵某将所持公司股份20万股中的2万股卖出;2017年3月,董事钱某将所持公司股份10万股中的3万股卖出;董事孙某因出国定居,于2016年7月辞去董事职务,并于2017年3月将其所持公司股份5万股全部卖出;监事李某持有800股,将800股一次性卖出去。根据资料(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赵某卖出所持公司股票的时间不符合法律规定B. 钱某卖出所持公司股票的时间符合法律规定C. 钱某卖出所持公司股票的比例符合法律规定D. 孙某卖出所持公司股票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问答题某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于2011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12年以来,甲公司发生了下列事项: (1)2012年5月,董事赵某将所持公司股份20万股中的2万股卖出2013年3月,董事钱某将所持公司股份10万股中的25000股卖出;董事孙某因出网定居,于2012年7月辞去董事职务,并于2013年3月将其所持公司股份5万股全部卖出。 (2)监事李某于2012年4月9日以均价每股8元价格购买5万股公司股票,并于2012年9月10日以均价每股16元价格将上述股票全部卖出。 (3)公司股东大会于2012年5月8日通过决议,由公司收购本公司股票900万股,即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3%,用于奖励本公司职工。同年6月,公司从资本公积金中出资收购上述股票,并将其中的600万股转让给公司职工,剩余的300万股拟在2013年10月转让给即将被吸收合并于该公司的另一企业的职工。 (4)2013年7月,甲公司拟将销售部门分立出去成为单独的A公司,并且在分立方案中载明"公司债权人B的债权仅由分立后的A公司承担",债权人B对此方案并不知情。 要求:根据本题所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赵某、钱某和孙某卖出所持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分别说明理由。 (2)李某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3)公司收购用于奖励职工的本公司股票数额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公司从资本公积金中出资收购用于奖励职工的本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公司预留300万股股票拟在2013年10月转让其他职工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分别说明理由。 (4)债权人B是否有权要求甲公司清偿债务?并说明理由。

问答题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于2017年6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18年以来,公司发生了下列事项:(1)2018年8月,董事钱某将所持甲公司股份1000股全部卖出。(2)董事孙某因出国定居,于2018年6月辞去董事职务,并于2018年10月将其所持甲公司股份5万股全部卖出。(3)监事李某于2018年4月9日以均价每股8元购入甲公司股票5万股,并于2018年9月10日以均价每股16元将上述股票全部卖出。(4)2018年4月12日,甲公司发布年度报告。为甲公司年报出具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周某于2018年4月20日购买甲公司股票1万股。要求: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钱某卖出所持甲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2)孙某卖出所持甲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3)李某买卖甲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4)周某买入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问答题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公司)于2008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9年以来,公司发生了下列事项: (1)2009年5月,董事赵某将所持公司股份20万股中的2万股卖出;2010年3月,董事钱某将所持公司股份10万股中的25000股卖出;董事孙某因出国定居,于2009年7月辞去董事职务,并于2010年3月将其所持公司股份5万股全部卖出。 (2)监事李某于2009年4月9日以均价每股8元价格购买5万股公司股票,并于2009年9月10日以均价每股16元价格将上述股票全部卖出。 (3)2009年5月12日,公司发布年度报告。为该公司年报出具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周某于同年5月20日购买该公司股票1万股。 (4)公司股东大会于2009年5月8日通过决议,由公司收购本公司股票900万股,即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3%,用于奖励本公司职工。同年6月,公司从资本公积金中出资收购上述股票,并将其中的600万股转让给公司职工,剩余的300万股拟在2010年10月转让给即将被吸收合并于该公司的另一企业的职工。 (5)2010年7月,公司决定拟以定向发行的方式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双方签订的意向协议约定,:第一,本次定向发行完成后,外国战略投资者首次投资取得公司已发行股份的8%;第二,外国战略投资者本次定向认购的股份在2年内不得转让。 要求: 根据本题所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赵某、钱某和孙某卖出所持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分别说明理由。 (2)李某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3)周某买入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4)公司收购用于奖励职工的本公司股票数额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公司从资本公积金中出资收购用于奖励职工的本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公司预留300万股股票拟在2010年10月转让其他职工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5)公司与外国战略投资者签订的意向协议约定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问答题李某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单选题赵某持有S公司1万股股票。2018年3月5日,S公司宣布每股发放现金股利0.5元,3月6日,钱某将赵某所持的S公司股票尽数买入,5月8日,钱某将该股票卖给孙某,孙某在5月10日又将股票转让给李某。已知5月10日为S公司除息除权日,那么最终能获得股息的人是( )。A赵某B钱某C孙某D李某

问答题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公司”)于2006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007年以来,公司发生了下列事项: (1)2007年5月,董事赵某将所持公司股份20万股中的2万股卖出;2008年3月,董事钱某将所持公司股份10万股中的25000股卖出;董事孙某因异国定居,于2007年7月辞去董事职务,并于2008年3月将其所持公司股份5万股全部卖出。 (2)监事李某于2007年4月9日以均价每股8元的价格购买5万股公司股票,并于2007年9月10日以均价每股16元的价格将上述股票全部卖出。 (3)2007年4月12日,公司发布年度报告。为该公司年报出具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周某于2007年4月20日购买该公司股票1万股。 (4)公司股东大会于2007年5月8日通过决议,由公司收购本公司股票900万股,即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3%,用于奖励本公司职工。2007年6月,公司从资本公积金中出资收购上述股票,并将其中的600万股转让给公司职工,剩余的300万股拟在2008年10月转让给即将被吸收合并于该公司的另一企业的职工。 要求: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赵某、钱某和孙某卖出所持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分别说明理由。

问答题(1)甲公司要求赵某补足出资,并承担违约责任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请简要说明理由。

问答题2015年9月,赵某、钱某、孙某、李某、周某五人共同出资设立甲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公司章程规定:(1)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2)赵某、钱某、孙某各以现金90万元出资;李某以自有房屋作价100万元出资;周某以专利权作价130万元出资;股东的货币出资在6个月内缴足,非货币出资财产转移手续在6个月内办理完毕;(3)股东享有均等表决权。公司成立后,李某按期办理了出资房屋所有权的转移手续,但一直未将房屋交付公司。2016年10月,甲公司召开临时股东会修改公司章程。赵某、钱某、孙某赞成,李某和周某反对。赵某认为,李某未将出资房屋交付公司,不得行使表决权。要求: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甲公司章程规定股东均等行使表决权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简要说明理由。(2)赵某主张李某不得行使表决权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简要说明理由。(3)甲公司修改公司章程的决议能否通过?简要说明理由。

问答题甲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17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资产总额为5亿元。自2014以来,甲公司发生了下列事项:  (1)2017年5月,董事赵某将所持公司股份20万股中的1万股卖出;2018年3月,董事钱某将所持公司股份20万股中的5万股卖出;董事孙某因出国定居,于2017年7月辞去董事职务,并于2018年2月将其所持公司股份10万股全部卖出。  (2)监事李某于2017年5月9日以均价每股8元价格购买5万股公司股票,并于2017年10月10日以均价每股16元价格将上述股票全部卖出。  (3)公司股东大会于2017年6月8日通过决议,由公司收购本公司股票900万股,即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3%,用于奖励本公司职工。同年6月,公司从资本公积金中出资收购上述股票,并将其中的600万股转让给公司职工,剩余的300万股拟在2018年11月转让给即将被吸收合并于该公司的另一企业的职工。  (4)2017年4月20日,经公司董事会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出资3亿元购买乙公司的部分设备,用于新产品开发。  要求:根据本题所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赵某、钱某和孙某卖出所持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分别说明理由。  (2)李某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3)公司收购用于奖励职工的本公司股票数额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公司从资本公积金中出资收购用于奖励职工的本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公司预留300万股股票拟在2018年11月转让其他职工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4)董事会决议购买乙公司设备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问答题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公司)于2006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7年以来,公司发生了下列事项:  (1)2007年5月,董事赵某将所持公司股份20万股中的2万股卖出;2008年3月,董事钱某将所持公司股份10万股中的25000股卖出;董事孙某因异国定居,于2007年7月辞去董事职务,并于2008年3月将其所持公司股份5万股全部卖出。  (2)监事李某于2007年4月9日以均价每股8元价格购买5万股公司股票,并于2007年9月10日以均价每股16元价格将上述股票全部卖出。  (3)2007年4月12日,公司发布年度报告。为该公司年报出具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周某于同年4月20日购买该公司股票1万股。  (4)公司股东大会于2007年5月8日通过决议,由公司收购本公司股票900万股,即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3%,用于奖励本公司职工。同年6月,公司从资本公积金中出资收购上述股票,并将其中的600万股转让给公司职工,剩余的300万股拟在2008年10月转让给即将被吸收合并于该公司的另一企业的职工。  要求: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赵某、钱某和孙某卖出所持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分别说明理由。  (2)李某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3)公司收购用于奖励职工的本公司股票数额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公司从资本公积金中出资收购用于奖励职工的本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公司预留300万股股票拟在2008年10月转让给其他职工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问答题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公司)于2016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17年以来,公司发生了下列事项:  (1)2017年5月,董事赵某将所持公司股份20万股中的2万股卖出;2018年2月,董事钱某将所持公司股份10万股中的2.5万股卖出;董事孙某因异国定居,于2017年7月辞去董事职务,并于2018年3月将其所持公司股份5万股全部卖出。  (2)监事李某于2017年4月9日以均价每股8元价格购买5万股公司股票,并于2017年9月10日以均价每股16元价格将上述股票全部卖出。  (3)2017年4月12日,公司发布年度报告;为该公司年报出具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周某于2017年4月20日购买该公司股票1万股。  (4)公司股东大会于2017年5月8日通过决议,由公司收购本公司股票900万股,即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3%,用于奖励本公司职工。2017年6月,公司从资本公积金中出资收购上述股票,并将其中的600万股转让给公司职工,剩余的300万股拟在2018年10月转让给即将被吸收合并于该公司的另一企业的职工。  要求: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赵某、钱某和孙某卖出所持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分别说明理由。  (2)李某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3)周某买入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4)公司收购用于奖励职工的本公司股票数额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公司从资本公积金中出资收购用于奖励职工的本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公司预留300万股股票拟在2018年10月转让给其他职工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问答题赵某担任甲上市公司总经理,并持有该公司股票10万股。钱某为甲公司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  2011年7月1日,钱某召集甲公司董事会,9名董事中有4人出席,另有1名董事孙某因故未能出席,书面委托钱某代为出席投票;赵某列席会议。会上,经钱某提议,出席董事会的全体董事通过决议,从即日起免除赵某总经理职务。赵某向董事会抗议称:公司无正当理由不应当解除其职务,且董事会实际出席人数未过半数,董事会决议无效。公司于次日公布了董事会关于免除赵某职务的决定。12月20日,赵某卖出所持的2万股甲公司股票。  2011年12月23日,赵某向中国证监会书面举报称:(1)甲公司的子公司乙公司曾向甲公司全体董事提供低息借款,用于个人购房;(2)2011年4月1日,公司召开的董事会通过决议为母公司丙公司向银行借款提供担保,但甲公司并未公开披露该担保事项。2012年1月16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对甲公司涉嫌虚假陈述行为立案调查。3月1日,中国证监会宣布:经调查,甲公司存在对外提供担保未披露情形,构成虚假陈述行为;决定对甲公司给予警告,并处罚款50万元;认定钱某为直接责任人员,并处罚款10万元;认定董事李某等人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并处罚款3万元。钱某辩称,公司未披露担保事项是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要求,自己只是遵照指令行事,不应受处罚;李某则辩称,自己是独立董事,并不直接参与公司经营管理活动,因此不应对公司的虚假陈述行为承担任何责任。中国证监会未采纳钱某和李某的抗辩理由。  中国证监会对甲公司的行政处罚生效后,有投资者拟对甲公司提起民事赔偿诉讼。其中,周某在甲公司公开发行时即购入股票1万股,一直持有至今,损失10万元;吴某于2011年6月20日买入甲公司股票1万股,于2012年1月5日卖出,损失1万元;郑某于2011年4月5日买入甲公司股票1万股,2012年2月5日卖出,损失1万元。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2011年7月1日甲公司董事会的出席人数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  (2)甲公司董事会能否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解除赵某的总经理职务?并说明理由。  (3)2011年12月20日赵某卖出所持甲公司2万股股票的行为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4)乙公司向甲公司的所有董事提供低息借款购房的行为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5)2011年4月1日甲公司董事会通过的为丙公司提供担保的决议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6)钱某和李某各自对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的抗辩能否成立?并分别说明理由。  (7)投资者周某、吴某和郑某能否获得证券民事损害赔偿?并分别说明理由。[2013年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