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电磁环境规定,指点信标应向空中发射垂直扇型波束,其覆盖区在高度50—100m时,纵向宽度为()。A、100~200米B、200~400米C、100~200公里D、200~400公里

国标电磁环境规定,指点信标应向空中发射垂直扇型波束,其覆盖区在高度50—100m时,纵向宽度为()。

  • A、100~200米
  • B、200~400米
  • C、100~200公里
  • D、200~400公里

相关考题:

SART发射允许脉冲宽度是()。 A、50B、100C、200D、1000

2级水闸工程两侧建筑物覆盖范围以外的管理范围(宽度)一般为( )。A.200~300m B.100~200m C.50~100m D.30~50m

2 级水闸工程两侧建筑物覆盖范围以外的管理范围(宽度)一般为( )。A.200~300m B.100~200mC.50~100m D.30~50m

2级水闸工程两侧建筑物覆盖范围以外的管理范围(宽度)一般为( )。 A、200~300m B、100~200m C、50~100m D、30~50m

电梯的土建层门洞口尺寸的宽度、高度分别是层门净尺寸各加多少?( )A.宽度加100mm,高度加50~70mmB.宽度加100mm,高度加70~100mmC.宽度加200mm,高度加70~100mmD.宽度加200mm,高度加100~200mm

国标电磁环境中规定,指点信标在覆盖范围内对有源干扰的防护率应大于20dB。

国标电磁环境规定,当飞行高度在400米时,全向信标的覆盖区半径应达到200海里。

航空器在塔台管制区飞行时危险接近的标准为()。A、纵向间隔小于500米,侧向间隔小于200米,垂直间隔小于100米B、纵向间隔小于1千米,侧向间隔小于500米,垂直间隔小于200米C、纵向间隔小于500米,侧向间隔小于200米,垂直间隔小于50米D、纵向间隔小于1千米,侧向间隔小于200米,垂直间隔小于50米

国标电磁环境规定,当飞行高度在400米时,DVOR信标的覆盖区半径为()。A、65kmB、70kmC、100kmD、200km

国标电磁环境中规定,指点信标在覆盖范围内对有源干扰的防护率应大于()dB。A、21B、22C、23D、24

国标电磁环境规定,指点信标应向空中发射垂直圆形波束,波束宽度在任何高度都一致。

国标电磁环境规定,全向信标在覆盖区范围内的场强不得低于()。A、90uV/mB、70uV/mC、80uV/mD、100uV/m

国标电磁环境中规定近距NDB在白天的覆盖范围是()km。A、100B、75C、50D、70

国标电磁环境规定,全向信标在覆盖区范围内的场强不得低于90mV/m。

国标电磁环境规定,指点信标应向空中发射()波束。A、垂直扇形B、水平扇形C、垂直圆锥形D、水平圆锥形

国标电磁环境中规定,下滑信标在覆盖范围内对有源干扰的防护率应大于()dB。A、20B、40C、60D、50

国标电磁环境规定,在飞行高度为400米时,DME在覆盖区半径为65NM。

国标电磁环境规定,航向信标在覆盖区范围内对工业干扰的防护率是()。A、14dBB、17dBC、20dBD、23dB

国标电磁环境规定,下滑信标在覆盖区范围内的场强不得低于()。A、40uV/mB、400uV/mC、70uV/mD、700uV/m

国标电磁环境规定,在飞行高度为400米时,DME在覆盖区半径为()。A、40kmB、40nmC、65kmD、65nm

国标电磁环境规定,ILS航向信标在整个覆盖范围内的场强不得低于()。A、40uV/mB、50uV/mC、60uV/mD、70uV/m

国标电磁环境规定,DME在覆盖区半径为()。A、40kmB、50kmC、60kmD、与DVOR合装时,应与DVOR覆盖一样

国标电磁环境规定,指点信标应向空中发射垂直扇型波束,其覆盖区在高度200~400m时,纵向宽度为()。A、400~800米B、200~400米C、400~800公里D、200~400公里

在塔台管制区飞行时,当两航空器之间的纵向、侧向、垂直间隔同时小于下列哪些情况时,属于危险接近?()A、纵向1千米,侧向500米,垂直100米B、纵向1千米,侧向200米,垂直100米C、纵向500米,侧向500米,垂直50米D、纵向500米,侧向200米,垂直50米

内指点标的覆盖为()A、150±50米B、300±100米C、600±200米

中指点标的距离覆盖为()A、150±50米B、300±100米C、600±200米

对于内指点标的覆盖要求是在航道和下滑道上()A、150加减50米B、300加减100米C、600加减200米D、100加减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