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对任一滴定反应达计量点时,nA=nB。A对B错

判断题
对任一滴定反应达计量点时,nA=nB。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反应达到化学计量点时的这一点,称为滴定终点。()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是()A、反应必须按化学计量关系进行完全(达99.9%) 以上;没有副反应。B、反应速度迅速。C、有适当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D、反应必须有颜色变化。

提取酸碱滴定法测定药物时,其化学计量点的pH值又称之为( )。A.滴定终点B.化学计量点C.完全反应点D.pT值E.pK值

酸碱滴定反应达到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等于7。()

当用HCl标准溶液滴定NaOH和Na2CO3时用酚酞作指示剂,H+与CO32-反应生成HCO3-化学计量点时PH=3.9。()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当用HCl标准滴定溶液滴定NaOH和Na2CO3时用酚酞作指示剂,H+与CO32-反应生成HCO3-,化学计量点时pH为()。 A、3.9B、5.4C、8.3D、9.4

使用HCI滴定Na2CO3时()计量点的PH值是8.3。A.第二化学B.第一化学C.终点D.不考虑计量点

化学计量点是滴定反应的终点。()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标准溶液A与被测组分B按aA+bB=cρ反应,化学计量点时,被测组分B的物质的量nB为()。A.nB=nA•a/bB.nB=nA•b/aC.nB=nA•c/bD.nB=nA•a/c

滴定分析采用指示剂法,指示剂的变色点是A.滴定的化学计量点B.滴定的终点C.滴定的突跃D.滴定的准确值E.滴定反应的计量点

氧化还原指示剂的标准电位和滴定反应化学计量点的电位越接近,滴定误差越小。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颜色发生突变时的转变点称为()。A、化学计量点B、滴定分析C、滴定D、滴定终点

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按aA+bB=cC反应,在化学计量点时,待测组分B物质的量应为()。A、nB=abnAB、nB=banAC、nB=cbnncAD、nB=cbnabncA

用HCl滴定NaOH+Na2CO3混合碱到达第一化学计量点时溶液pH约为()。A、﹥7B、﹤7C、7D、﹤5

使用HCI滴定Na2CO3时,()计量点的PH值是8.3。A、第二化学B、第一化学C、终点D、不考虑计量点

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不是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点,而是实际滴定时的测得值。

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即是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点。

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是定量完成,并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尽可能一致。

反应的化学计量点就是滴定终点。

标准溶液与被测组分定量反应完全时,即二者的计量比与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恰好相符之时,反应就达到了()。A、等当点B、化学计量点C、滴定终点D、指示剂变色转折点

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A、化学计量点B、滴定C、滴定终点D、滴定误差

标准溶液A与被测组分B按aA+bB=cρ反应,化学计量点时,被测组分B的物质的量nB为()。A、nB=nA•a/bB、nB=nA•b/aC、nB=nA•c/bD、nB=nA•a/c

强碱滴定弱酸,化学计量点时溶液显碱性;强酸滴定弱碱,化学计量点时溶液显酸性。()

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点为()A、等当点前后滴定液体积变化范围B、滴定突跃C、化学计量点D、滴定终点E、滴定误差

判断题滴定分析时,滴定至溶液中指示剂恰好变色时即为计量点。A对B错

单选题使用HCI滴定Na2CO3时,()计量点的PH值是8.3。A第二化学B第一化学C终点D不考虑计量点

判断题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是定量完成,并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尽可能一致。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