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钢进行热压力加工时都要加热到奥氏体区。

碳钢进行热压力加工时都要加热到奥氏体区。


相关考题:

碳钢在加热到高温时,其组织将全部或部分转变为()。 A、马氏体B、贝氏体C、奥氏体D、索氏体

低碳钢焊缝二次结晶后的组织是()。 A、奥氏体加铁素体B、铁素体加珠光体C、渗碳体加珠光体D、奥氏体加珠光体

淬火是指将钢(高碳钢和中碳钢)加热到A1(对过共析钢)或加热到A3(对亚共析钢)以上30~70℃,在此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然后快速冷却(水冷或油冷),使奥氏体来不及分解和合金元素的扩散而形成马氏体组织。()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奥氏体不锈钢的固溶处理是指( )A.把奥氏体不锈钢加热到1050~1100℃,碳在奥氏体中固溶,保温一定时间,快速冷却到427℃以下,以获得均匀的奥氏体组织。B.把奥氏体中渗碳体通过加热固溶在奥氏体中。C.把奥氏体不锈钢加热到850~900℃,保温一定时间,快速冷却到427℃以下,以获得均匀的奥氏体组织。D.把奥氏体中铬和镍通过加热固溶在奥氏体中。

铁碳相图成份0.77%的碳钢,自奥氏体相区缓慢冷却时,在727℃要进行()反应。

共析碳钢加热到奥氏体后,以各种速度连续冷却,能否得到贝氏体组织,采取什么办法才能获得贝氏体组织?

碳钢最合适的加热温度范围是单相奥氏体区。

()是大多数碳钢在高温下进行压力加工或热处理时所需要的组织。A、马氏体B、铁素体C、渗碳体D、奥氏体

奥氏体的塑性较好,变形抗力较低,在压力加工和热处理时,大都要加热到奥氏体区域。()

淬火是指将钢(高碳钢和中碳钢)加热到A1(对过共析钢)或加热到A3(对亚共析钢)以上30~70℃,在此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然后快速冷却(水冷或油冷),使奥氏体来不及分解和合金元素的扩散而形成()组织。A、奥氏体B、珠光体C、马氏体D、铁素体

焊接钛和钛合金时,对加热温度超过()的热影响区和焊缝背面都要进行保护。A、400℃B、500℃C、600℃D、700℃

由于低碳钢焊接热影响区中的过热区在焊接过程中被加热到1100℃以上,因此冷却后得到的组织是细小的铁素体加珠光体。

焊接钛和钛合金时,对加热温度超过()的热影响区和焊缝背面都要进行保护。A、400℃B、500℃C、600℃

低碳钢焊接热影响区正火区的加热温度范围为()。A、550~650°B、700~900°C、900~1100°

低碳钢和低合金钢奥氏体化是将钢加热到()点以上,以获得完全或部分奥氏体组织的过程。A、Ac3或Ac1B、A3或ACDC、AECFD、ACD

通常高碳钢淬火到室温后,其残余奥氏体量应比低碳钢淬火到室温时的残余奥氏体量要()。A、多B、少C、差不多D、少得多

焊接时往往都要对被焊工件进行加热。熔化焊加热的目的是();压力焊加热的目的是();钎焊加热的目的是()。

对高碳钢来说,在相同保温时间条件下,淬火加热温度愈高,淬火后残余奥氏体愈高。

奥氏体不锈钢的固溶处理是指()。A、把奥氏体不锈钢加热到1050~1100℃,碳在奥氏体中固溶,保温一定时间,快速冷却到427℃以下,以获得均匀的奥氏体组织B、把奥氏体中渗碳体通过加热固溶在奥氏体中C、把奥氏体不锈钢加热到850~900℃,保温一定时间,快速冷却到427℃以下,以获得均匀的奥氏体组织D、把奥氏体中铬和镍通过加热固溶在奥氏体中

钢材趁热打铁时,一般将钢加热到单相的奥氏体区进行。

奥氏体不锈钢的固溶处理是将焊接接头加热到(),使碳重新熔入到奥氏体中。

低碳钢焊缝二次结晶的组织是()。A、奥氏体加铁素体B、铁素体加珠光体C、渗碳体加奥氏体

当钢在1000~1200℃进行热压力加工时,碳钢中的()使钢产生“热脆”现象。A、硅B、锰C、磷D、硫

一个直径为200mm的轴,要求综合力学性能好,比较合适的选材和热处理工艺是()。A、45钢调质处理B、40CrMnMo加热到单相奥氏体区,然后水冷,最后高温回火C、40CrMnMo加热到单相奥氏体区,然后油冷,最后高温回火D、45钢加热到单相奥氏体区,然后水冷,最后高温回火

单选题减少高碳钢残余奥氏体量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提高加热温度B降低加热温度C采用水冷D采用油冷

单选题一个直径为200mm的轴,要求综合力学性能好,比较合适的选材和热处理工艺是()。A45钢调质处理B40CrMnMo加热到单相奥氏体区,然后水冷,最后高温回火C40CrMnMo加热到单相奥氏体区,然后油冷,最后高温回火D45钢加热到单相奥氏体区,然后水冷,最后高温回火

判断题钢材趁热打铁时,一般将钢加热到单相的奥氏体区进行。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