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组分体系恒温时.可能同时存在的最大相数为()A、Φ=2B、Φ=3C、Φ=4

二组分体系恒温时.可能同时存在的最大相数为()

  • A、Φ=2
  • B、Φ=3
  • C、Φ=4

相关考题:

298K时蔗糖水溶液与纯水达渗透平衡时,整个体系的组分数、相数、自由度数为() A、2,2,1B、2,2,2C、2,1,2D、2,1,3

恒温条件下,二组分系统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数为()。 A、1B、2C、3D、4

对于NH4Cl(s)部分分解为NH3(g)和HCl(g)的体系,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种数S=3,独立组分数K=1B 物种数S=2,相数Ф=2C 相数Ф=3,独立的化学平衡数R=1D 独立组分数K=2,自由度f=1

对于一个三组分体系,关于自由度f、相数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f最小为1、Φ最大为5B f最大为5、Φ最大为5C f最大为 4、Φ最小为1D f最小为 0、Φ最大为4

空载变压器合闸时,励磁涌流最大相为()。A、电压为正最大值的相B、电压为负最大值的相C、电压过零相D、ABC三相同时

氨盐水碳酸化涉及一个()的体系。A、两相两组分B、两相三组分C、三相三组分D、三相四组分

折光指数检测器需要()。A、流动相流速恒定B、检测器恒温C、梯度洗脱组分D、流动相可以多组分,但要保持不变

精馏中引入回流,下降的液相与上升的汽相发生传质使上升的汽相易挥发组分浓度提高,最恰当的说法是()。A、 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B、 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C、 液相中易挥发组分和难挥发组分同时进入汽相,但其中易挥发组分较多D、 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和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的现象同时发生

精馏中引入回流,下降的液相与上升的汽相发生传质使上升的汽相易挥发组分浓度提高,最恰当的说法是()。A、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B、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C、液相中易挥发组分和难挥发组分同时进入汽相,但其中易挥发组分较多D、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和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必定同时发生

三组分体系中,自由度为0时,相数为()。A、2B、3C、4D、5

关于精馏塔的汽液平衡,说法正确的是()。A、易挥发组分在液相中的组成可能为零B、某一组分在液相的含量可能大于其在气相的含量C、易挥发组分在进料中的摩尔数要大于其在气相中的摩尔数D、难挥发组分在进料中的摩尔数等于其在气相中的摩尔数与在液相的摩尔数之和

在只考虑()的影响下,平衡系统中的相数、组分数与自由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F=K-P+2表示恒温系统A、温度B、压力C、浓度D、物质状态

关于偏摩尔量,下面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偏摩尔量是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广延量对摩尔数的偏微商;B、偏摩尔量的意义是恒温恒压下向无限大的体系中加入一摩尔组分后体系某性质的变化;C、恒温恒压下向有限的体系中加入足够小的dni摩尔的组分所引起的体系性质变化dXi,则dXi与dni之比值就是偏摩尔量;D、离子熵就是水溶液中离子的偏摩尔熵

三元凝聚体系中可能存在的平衡共存的相属最大为(),最大自由度数为()。

气相色谱分析时,如果分析样品中组分多而且沸点相差大,设定分析柱温时,应采用()方式。A、恒温B、先恒温再程序升温C、程序升温D、先程序升温再恒温

对简单低共熔体系,在最低共熔点,当温度继续下降时,体系存在()A、一相B、二相C、一相或二相D、三相

关于杠杆规则的适用对象,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不适用于单组分体系B、适用于二组分体系的任何相区C、适用于二组分体系的两个平衡相D、适用于三组分体系的两个平衡相

在通常情况下,3组分体系的最大自由度数及平衡共存的最大相数为()A、3:3B、3:4C、4:4D、4:5

将固体NH4Cl(s)放入真空容器中,在某温度下达到分解平衡时NH4Cl(s)=NH3(g)+HCl(g),体系的组分数为(),相数为(),自由度数为()

只受温度,压力影响的二组分平衡系统,可能出现的最多相数为()。

三组分体系中,可能平衡共存的相数最多有()A、2相B、3相C、4相D、5相

独立组分数为3的体系,其平衡共存的相数最多为()。

独立组分数为3的体系,其共存的相数最大为()A、2B、3C、4D、5

三组分系统最多同时存在5个相。

填空题三元凝聚体系中可能存在的平衡共存的相属最大为(),最大自由度数为()。

单选题关于偏摩尔量,下面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偏摩尔量是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广延量对摩尔数的偏微商;B偏摩尔量的意义是恒温恒压下向无限大的体系中加入一摩尔组分后体系某性质的变化;C恒温恒压下向有限的体系中加入足够小的dni摩尔的组分所引起的体系性质变化dXi,则dXi与dni之比值就是偏摩尔量;D离子熵就是水溶液中离子的偏摩尔熵

单选题气相色谱分析时,如果分析样品中组分多而且沸点相差大,设定分析柱温时,应采用()方式。A恒温B先恒温再程序升温C程序升温D先程序升温再恒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