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料中针片状颗粒对沥青黏附性会造成不利影响。

集料中针片状颗粒对沥青黏附性会造成不利影响。


相关考题:

粗集料中的针、片状颗粒含量用针、片状维卡仪测定。()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SBS对沥青低温效果会产生不利影响,且掺量越多,这种不利影响越显著。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在配制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30混凝土时,采用的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得大于();小于C30时采用的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得大于()。 A.0.08B.0.12C.0.15D.0.2E.0.25F.0.28

下列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的试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A.游标卡尺法只适用于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B.规准仪法适用于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和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C.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中2.36-4.75mm粒径可不做测定D.游标卡尺法无法测量出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中针状颗粒的含量

石油沥青的化学组分中,蜡对沥青路用性能极为不利,主要对()方面有影响。 A.低温延展性B.温度敏感性C.沥青路面抗滑性D.与石料的黏附性

粗集料中针片状颗粒带来的问题是( )。A.降低水泥混凝土承受荷载能力B.影响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C.增加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用量D.沥青混合料碾压时,易造成混合料中集料破碎

沥青混合料中集料针片状颗粒数量的多少将主要影响集料和沥青之间的粘附效果。()

针状颗粒和片状颗粒不仅本身容易折断,而且使空隙率增大,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国家标准对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的含量做了规定。

下列关于针片状颗粒含量表述错误的是( )。A.针状颗粒是指颗粒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5倍者B.片状颗粒是指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5倍者C.针片状颗粒本身容易折断D.针片状颗粒含量会增加骨料的空隙率E.针片状颗粒含量使拌合物和易性变差,强度降低

限制混凝土用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的原因有()A、针、片状颗粒表面积大、不宜滚动,会増加骨料的空隙率对混凝土和易性不利B、针、片状颗粒受力时易折断,对强度不利C、针、片状颗粒倾向于一个方向排列,对耐久性不利D、针、片状颗粒受力时易折断,对耐久性不利

卵石、碎石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对混凝土的质量不会造成影响。

水泥混凝土用碎石的针片状颗粒含量采用游标卡尺法测定;沥青路面面层用碎石的针片状颗粒含量采用规准仪法测定

沥青混凝土施工中发现压实的路面上出现白点,可能产生的原因是()。A、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高B、粗料中软石含量过高C、拌和不均匀D、碾压遍数过多

沥青路面用基层材料中粗集料用()法确定针片状含量。A、游标卡尺B、针状规准仪C、直尺D、片状规准仪

试述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的试验检测方法。

水泥混凝土和沥青路面基层用碎石的针片状颗粒含量采用规准仪法测定;沥青路面面层用碎石的针片状颗粒含量采用游标卡尺法测定。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采用()测定,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采用()测定。

下列关于针片状颗粒含量表述错误的是()。A、针状颗粒是指颗粒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5倍者B、片状颗粒是指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5倍者C、针片状颗粒本身容易折断D、针片状颗粒含量会增加骨料的空隙率E、针片状颗粒含量使拌合物和易性变差,强度降低

针、片状颗粒测定时应分粒级分别通过针状和片状规准仪,远出针、片状颗粒,()即为针片状颗粒含量。A、最后称取针、片状颗粒总重量,石子总质量与其比值B、最后称取针、片状颗粒总重量C、最后称取针、片状颗粒总重量,石子总质量与其差值D、最后称取针、片状颗粒总重量,其与石子总质量比值

单选题对()规格的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可不予要求。AS10BS12CS13DS14

问答题试述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的试验检测方法。

判断题水泥混凝土和沥青路面基层用碎石的针片状颗粒含量采用规准仪法测定;沥青路面面层用碎石的针片状颗粒含量采用游标卡尺法测定。A对B错

填空题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采用()测定,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采用()测定。

判断题集料中针片状颗粒对沥青黏附性会造成不利影响。A对B错

判断题在沥青混合料中,如一个粗集料颗粒在某一方向的尺寸小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0.4倍时,该颗粒判定为片状颗粒。A对B错

判断题卵石、碎石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对混凝土的质量不会造成影响。A对B错

多选题限制混凝土用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的原因有()A针、片状颗粒表面积大、不宜滚动,会増加骨料的空隙率对混凝土和易性不利B针、片状颗粒受力时易折断,对强度不利C针、片状颗粒倾向于一个方向排列,对耐久性不利D针、片状颗粒受力时易折断,对耐久性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