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伯远,号小山,庆元(今浙江宁波)人。他与马致远被誉为“元曲双璧”。有散曲集《小山乐府》。

(),字伯远,号小山,庆元(今浙江宁波)人。他与马致远被誉为“元曲双璧”。有散曲集《小山乐府》。


相关考题:

黄宗羲,字太冲,号梨洲,浙江余姚人。()

王国维(1877-1927)浙江海宁人。字静安(庵),又字伯隅,号观堂,永观。与罗振玉、董作宾、郭沫若并称“()”。主要成果有《观堂集林》、《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等。

赵孟頫,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元初著名的()。A.书法家B.画家C.诗人D.剧作家E.经学大师

高明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他的《琵琶记》标志着南戏的成熟,被称为“()”。

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曹不兴被誉为我国的“佛画之祖”。

周邦彦字美成,号(),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曾因献《汴都赋》而为宋神宗赏识,他的词被陈廷焯、王国维称为是北宋词的集大成者。

袁枚,字子才,号(),钱塘人(今浙江杭州),清代诗人、诗论家。在诗歌创作上,他提出了“()说”,即主张诗歌应抒写胸臆,辞贵自然。

朱载堉(1536—1612),字伯勤,号“句曲山人”,今安徽凤阳人,他是明代著名的()、()、()。

洪昇,字昉思,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他创作的传奇()问世。他另撰写有《四婵娟》杂剧。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的词收在《六一词》和()中的有二百多首。

贞观宫廷中艺术成就最高的诗人是()(558—638)。字伯玉,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

()字锡鬯,号竹斋,秀水(今浙江嘉兴)人。著有《曝书亭集》,并编选《词综》表明其词学观,大力推举南宋姜夔、张炎一派的词人。

()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辞官在南京小仓山下筑“随园”,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和《随园诗话》等。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属江苏)人,为“()”之一。他的代表作有《竹石》等。

赵孟颊,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元初著名的()。A、书法家B、画家C、诗人D、剧作家E、经学大师

填空题洪昇,字昉思,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他创作的传奇()问世。他另撰写有《四婵娟》杂剧。

填空题贞观宫廷中艺术成就最高的诗人是()(558—638)。字伯玉,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

填空题高明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他的《琵琶记》标志着南戏的成熟,被称为“()”。

填空题()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辞官在南京小仓山下筑“随园”,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和《随园诗话》等。

判断题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曹不兴被誉为我国的“佛画之祖”。A对B错

多选题赵孟颊,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元初著名的()。A书法家B画家C诗人D剧作家E经学大师

填空题()字锡鬯,号竹斋,秀水(今浙江嘉兴)人。著有《曝书亭集》,并编选《词综》表明其词学观,大力推举南宋姜夔、张炎一派的词人。

填空题(),字伯远,号小山,庆元(今浙江宁波)人。他与马致远被誉为“元曲双璧”。有散曲集《小山乐府》。

填空题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属江苏)人,为“()”之一。他的代表作有《竹石》等。

填空题周邦彦字美成,号(),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曾因献《汴都赋》而为宋神宗赏识,他的词被陈廷焯、王国维称为是北宋词的集大成者。

填空题王国维(1877-1927)浙江海宁人。字静安(庵),又字伯隅,号观堂,永观。与罗振玉、董作宾、郭沫若并称“()”。主要成果有《观堂集林》、《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等。

填空题袁枚,字子才,号(),钱塘人(今浙江杭州),清代诗人、诗论家。在诗歌创作上,他提出了“()说”,即主张诗歌应抒写胸臆,辞贵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