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堉(1536—1612),字伯勤,号“句曲山人”,今安徽凤阳人,他是明代著名的()、()、()。

朱载堉(1536—1612),字伯勤,号“句曲山人”,今安徽凤阳人,他是明代著名的()、()、()。


相关考题:

下列对邓石如的介绍,错误的是( )。 A、出身贵族,博学史书B、原名琰,号顽伯、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古浣子C、怀宁人,今属安徽D、1743年至1805年

邓石如,字顽伯,号()。A.完白山人B.香光居士C.雅宜山人D.衡山庐主

朱载堉(1536年——1611年)

被世人称为“律圣”,更成功复原了华夏的雅乐舞蹈并深刻影响至今,他的名字是()。A、朱舜水B、朱载堉C、朱厚烷D、朱载垕

邓石如,字顽伯,号()。A、完白山人B、香光居士C、雅宜山人D、衡山庐主

朱载堉

世界上第一个创立了十二平均律学说的是()A、朱权B、朱载堉C、梅尔生D、巴赫

琴曲《梅花三弄》最早出现于:()A、嵇康的《琴赋》B、朱载堉的《率吕经义》C、朱权的《神奇密谱》

“十二平均律”是朱载堉对世界文化的最大贡献。

简述朱载堉的乐律学成就。

(),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新城(今山东桓台)人。著有《带经堂集》等。其成名作是()诗。

朱载堉的音乐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古琴记谱法有文字谱发展为减字谱应归功于下列哪位音乐家()。A、陈坚B、曹柔C、朱载堉D、曹纲

在朱载堉的《人舞谱》中“五常”的基本动作的象征意义。

简述朱载堉及十二平均律。

()(1701-1754),字敏轩,晚号文木山人。全椒(今属安徽)人。

单选题琴曲《梅花三弄》最早出现于:()A嵇康的《琴赋》B朱载堉的《率吕经义》C朱权的《神奇密谱》

名词解释题朱载堉

问答题简述朱载堉及十二平均律。

填空题()(1701-1754),字敏轩,晚号文木山人。全椒(今属安徽)人。

单选题古琴记谱法有文字谱发展为减字谱应归功于下列哪位音乐家()。A陈坚B曹柔C朱载堉D曹纲

问答题简述朱载堉的乐律学成就。

单选题邓石如,字顽伯,号()。A完白山人B香光居士C雅宜山人D衡山庐主

判断题“十二平均律”是朱载堉对世界文化的最大贡献。A对B错

名词解释题朱载堉(1536年——1611年)

问答题朱载堉的音乐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单选题被世人称为“律圣”,更成功复原了华夏的雅乐舞蹈并深刻影响至今,他的名字是()。A朱舜水B朱载堉C朱厚烷D朱载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