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高规抗震设计要求,一般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墙肢总高度的()和底部两层二者的较大值。A、1/6;B、1/7;C、1/8;D、1/10。

按高规抗震设计要求,一般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墙肢总高度的()和底部两层二者的较大值。

  • A、1/6;
  • B、1/7;
  • C、1/8;
  • D、1/10。

相关考题:

抗震设计时,一般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总高度二者的( )。 A.较大值B.较小值C.平均值D.差值

框架-剪力墙结构或者短肢墙-筒体结构抗震设计时,剪力墙或者筒体承受的第一阵型底部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以限制框架或者短肢剪力墙的数量。 A.30%B.40%C.50%D.60%

关于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范围,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B.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其底部加强中位的高度,可取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两层的高度及落地抗震墙总高度的1/10二者的较大值C.部分框支抗震墙以外的抗震墙,根据情况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比部分框支抗震墙的加强高度略大D.当结构计算嵌固端位于地下一层的底板或以下时,底部加强部位尚宜向下延伸到计算嵌固端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抗震设计时,抗震墙结构和框架一抗震墙结构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是指( )。A.底部二层B.墙段总高度的1/8和底部二层二者的较大值C.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二层二者的较大值,且不大于15mD.底部三层,且不大于15m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抗震设计时,24m以上的抗震墙结构和框架一抗震墙结构,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是指下列哪一种情况?( )A.底部二层B.墙肢总高度的1/10和底部二层二者的较大值C.墙肢总高度的1/10和底部二层二者的较小值D.底部三层,且不大于15m

【试题要求】 1.任务描述 图 1 为 12 层复式住宅建筑平面图,图 2 为结构平面布置图。该地区为 7 度抗震设防,结构形式为剪力墙体系,剪力墙厚 240mm。体系中有短肢剪力墙(备注①),一般剪力墙(备注②)、连梁等结构构件。平面中有凹凸不规则和楼板局部不连续等现象,应按抗震规范的要求对平面进行完善,做到设计合理,并接任务要求进行标注。 2.任务要求 在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完成下列任务要求: (1)根据抗震设计要求,对平面结构不符合要求的部位,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允许加楼板)。 (2)在梁柱连接有偏心的地方标注偏心距。 (3)将平面中须按结构柱设计的剪力墙墙肢涂黑(当矩形截面剪力墙墙肢的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大于 3 时,宜按柱进行计算)。 (4)将部分暗柱予以涂黑(此部分暗柱是当剪力墙墙肢的中间与平面外方向的楼面梁连接时,为减少梁端弯矩对墙的不利影响所加的暗柱)。 (5)为使平面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能尽量重合,在外墙的某合理位置处,按图例开洞。 (6)按剪力墙连梁的定义,剪力墙开洞形成的跨高比小于 5 的连梁(编者加注:连梁最小高度按照 300mm 计算),应按连梁设计,在平面中画出剪力墙连梁(两边为短肢和一般剪力墙,编者加注:本题需要画出的剪力墙连梁,仅限于一字形剪力墙,L 形、T 形剪力墙不计算在内)。 (7)按结构设计的概念,标出一字形的短肢剪力墙。 3.图例(见下表) 4.备注 (1)注①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截面厚度之比为 5~8 的剪力墙。 (2)注②一般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截面厚度之比大于 8 的剪力墙。

任务说明 ①根据抗震要求,对平面不符合要求处采取措施(不许加楼板)。 ②梁柱偏心标出偏心距。 ③在平面图上,将需要按结构柱设计的剪力墙涂黑(当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比≯3时,按柱考虑)。 ④将部分暗柱涂黑(此部分暗柱是当剪力墙墙肢中间与平面外方向楼面梁连接时,为减少梁端弯矩不利影响所加)。 ⑤使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尽量重合,在外墙合理位置处,按图例所示符号表示开洞。 ⑥按剪力墙定义,开洞跨高比≯5时应设连梁,画出剪力墙连梁(两边为短肢墙和一般剪力墙)。 ⑦按结构设计概念标出一字形短肢剪力墙。 注:短肢剪力墙指截面高度与厚度比为5~8的剪力墙;一般剪力墙指截面高度与厚度比大于8的剪力墙。

下列关于高层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的观点,哪一项不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要求?(  )A.剪力墙墙肢宜尽量减小轴压比,以提高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B.楼面梁与剪力墙平面外相交时,对梁截面高度与墙肢厚度之比小于2的楼面梁,可通过支座弯矩调幅实现梁端半刚接设计,减少剪力墙平面外弯矩C.进行墙体稳定验算时,对翼缘截面高度小于截面厚度2倍的剪力墙,考虑翼墙的作用,但应满足整体稳定的要求D.剪力墙结构存在较多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时,只要墙肢厚度大于300mm,在规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下,该部分较短剪力墙承担的底部倾覆力矩可大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

下列关于高层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的观点,哪一项不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 — 2010的要求?(A) 剪力墙墙肢宜尽量减小轴压比,以提高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B) 楼面梁与剪力墙平面外相交时,对梁截面高度与墙肢厚度之比小于2的楼面梁,可通过支座弯矩调幅实现梁端半刚接设计,减少剪力墙平面外弯矩(C) 进行墙体稳定验算时,对翼缘截面高度小于截面厚度2倍的剪力墙,考虑翼墙的作用,但应满足整体稳定的要求(D) 剪力墙结构存在较多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时,只要墙肢厚度大于300mm,在规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下,该部分较短剪力墙承担的底部总覆力矩可大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

高度不超过150m的一般剪力墙结构,其底部加强部位高度为()A、底部两层的高度B、墙肢总高度的1/8C、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高度二者的较大值D、墙肢总高度的1/10,并不小于底层层高

一般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高度,下列何项符合规定()A、剪力墙高度的1/10,并不小于底层层高B、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二者的较大值C、不步于两层层高D、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A级高度乙类建筑,8度设防,转换层位置设在3层,按《混凝土高规》第4.8.1条规定其抗震措施应提高一度采用,单在表4.8.2中无法查到抗震等级;按《混凝土高规》第10.2.5条规定,其框支层、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抗震等级尚宜按规程表4.8.2的规定提高一级采用。如何确定其抗震等级?

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一些主张,其中何项是正确的?()[2009年真题]A、对竖向荷载沿平面均匀分布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宜均匀布置在平面中部B、对一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各墙肢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应按墙底截面组合弯矩计算值乘以大于1.0的增大系数采用C、由短肢剪力墙和一般剪力墙构成的某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时,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D、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当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仍应按框架-剪力墙结构采用

按高规要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单片剪力墙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不应超过结构底部总水平剪力的()A、20%;B、30%;C、40%;D、50%。

剪力墙结构设置底部加强部位的主要原因是()A、侧向力作用下,墙肢的塑性铰一般会在结构底部一定高度范围内形成B、剪力墙底部弯矩较大C、剪力墙底部剪力较大D、剪力墙底部轴力较大

抗震设计时,一般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总高度二者的()。A、较大值B、较小值C、平均值D、差值

按高规抗震要求,一、二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不应小于()A、160mm;B、180mm;C、200mm;D、240mm。

《混凝土高规》第7.1.2条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如何界定?

单选题按高规抗震要求,一、二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不应小于()A160mm;B180mm;C200mm;D240mm。

单选题高度不超过150m的一般剪力墙结构,其底部加强部位高度为()A底部两层的高度B墙肢总高度的1/8C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高度二者的较大值D墙肢总高度的1/10,并不小于底层层高

单选题下列关于剪力墙的抗震设计原则,错误的一项是()。A连梁应先于墙肢屈服B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一般指剪力墙底部可能出现塑性铰的部位C设置约束边缘构架是提高剪力墙抗震性能的有效措施之一D连梁的线刚度越大,其延性就越好

问答题《高规》的7.2.2条规定了对剪力墙受剪截面的要求,公式中使用了VW,对其的解释是"剪力墙截面剪力设计值,应符合本规程第7.2.10条的规定"。而7.2.10条对VW的解释却是"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墙墙肢底部加强部位截面的剪力计算值"。如何理解?

单选题一般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高度,下列何项符合规定()A剪力墙高度的1/10,并不小于底层层高B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二者的较大值C不步于两层层高D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单选题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一些主张,其中何项是正确的?()[2009年真题]A对竖向荷载沿平面均匀分布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宜均匀布置在平面中部B对一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各墙肢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应按墙底截面组合弯矩计算值乘以大于1.0的增大系数采用C由短肢剪力墙和一般剪力墙构成的某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时,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D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当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仍应按框架-剪力墙结构采用

问答题A级高度乙类建筑,8度设防,转换层位置设在3层,按《混凝土高规》第4.8.1条规定其抗震措施应提高一度采用,单在表4.8.2中无法查到抗震等级;按《混凝土高规》第10.2.5条规定,其框支层、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抗震等级尚宜按规程表4.8.2的规定提高一级采用。如何确定其抗震等级?

单选题按高规要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单片剪力墙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不应超过结构底部总水平剪力的()A20%;B30%;C40%;D50%。

单选题按高规抗震设计要求,一般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墙肢总高度的()和底部两层二者的较大值。A1/6;B1/7;C1/8;D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