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范围,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B.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其底部加强中位的高度,可取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两层的高度及落地抗震墙总高度的1/10二者的较大值C.部分框支抗震墙以外的抗震墙,根据情况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比部分框支抗震墙的加强高度略大D.当结构计算嵌固端位于地下一层的底板或以下时,底部加强部位尚宜向下延伸到计算嵌固端

关于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范围,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
B.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其底部加强中位的高度,可取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两层的高度及落地抗震墙总高度的1/10二者的较大值
C.部分框支抗震墙以外的抗震墙,根据情况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比部分框支抗震墙的加强高度略大
D.当结构计算嵌固端位于地下一层的底板或以下时,底部加强部位尚宜向下延伸到计算嵌固端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抗震设计时,一般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总高度二者的( )。 A.较大值B.较小值C.平均值D.差值

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 )。 A. 0.3%B. 0.5%C. 0.7%D. 0.9%

抗震墙结构中,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和横向分布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 A、0.20%B、0.25%C、0.30%D、0.40%

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置,说法正确的是()A.双排分布钢筋间拉筋的间距不宜大于500mmB.抗震墙厚度大于120mm时,其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应双排布置C.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直径,均不宜大于墙厚的1/10且不应小于8mmD.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问距不宜大于240mm

关于框架一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厚度和边框设置,下列( )要求是错误的。A.抗震墙的厚度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B.底部加强部位的抗震厚度不应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2C.有端柱时,墙体在楼盖处宜设置暗梁D.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端柱和紧靠抗震墙洞口的端柱宜按柱箍筋加密区的要求沿全高加密箍筋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抗震设计时,抗震墙结构和框架一抗震墙结构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是指( )。A.底部二层B.墙段总高度的1/8和底部二层二者的较大值C.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二层二者的较大值,且不大于15mD.底部三层,且不大于15m

关于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置,下列( )要求是错误的。A.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300mmB.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应双排布置C.双排分布钢筋间拉筋的间距不宜大于600mmD.钢筋直径,均不宜大于墙厚的1/10且不应小于8mm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抗震设计时,24m以上的抗震墙结构和框架一抗震墙结构,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是指下列哪一种情况?( )A.底部二层B.墙肢总高度的1/10和底部二层二者的较大值C.墙肢总高度的1/10和底部二层二者的较小值D.底部三层,且不大于15m

当抗震等级为一、二级时,关于抗震墙结构的墙厚,下列所述的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一般部位的墙厚不应小于层高的1/25B.一般部位的墙厚不应小于160mmC.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不宜小于层高的1/16D.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当无翼墙时不应小于层高的1/12

抗震设计时,框架-抗震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抗震墙的厚度是下列哪一个数值?( )A.不应小于16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20B.不应小于20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16C.不应小于250mmD.不应小于层高的1/12

一、二级抗震等级剪力墙非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分布筋可在同一部位搭接。()

剪力墙设置底部加强部位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下述错误的是()A、控制塑性铰出现的部位;B、保证出现塑性铰后剪力墙具有足够的延性;C、提高其抗剪切破坏的能力;D、不允许底部加强部位出现塑性铰。

剪力墙抗震设计的原则有哪些?为什么要设置剪力墙的加强部位?试说明剪力墙加强部位的范围。

剪力墙结构设置底部加强部位的主要原因是()A、侧向力作用下,墙肢的塑性铰一般会在结构底部一定高度范围内形成B、剪力墙底部弯矩较大C、剪力墙底部剪力较大D、剪力墙底部轴力较大

抗震设计时,一般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总高度二者的()。A、较大值B、较小值C、平均值D、差值

按高规抗震设计要求,一般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墙肢总高度的()和底部两层二者的较大值。A、1/6;B、1/7;C、1/8;D、1/10。

按高规抗震要求,一、二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不应小于()A、160mm;B、180mm;C、200mm;D、240mm。

以下是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和抗震构造措施的描述,错误的是()。A、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形式基础等整体性好的基础B、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个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C、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过渡层的底板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板厚不应小于l00mm,并应少开洞,当洞口尺寸大于800mm时,洞口周边应设置边梁D、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框架柱的截面不应小于400mm×400mm,圆柱直径不应小于450mm

问答题剪力墙抗震设计的原则有哪些?为什么要设置剪力墙的加强部位?试说明剪力墙加强部位的范围。

多选题依据16G101-1,73页,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可在同一部位搭接的情况是()。A一、二级抗震等级底部加强部位B一、二级抗震等级底部非加强部位C三、四级抗震等级D非抗震

单选题关于框架-抗震墙结构和板柱-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设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A抗震墙宜贯通房屋全高B楼梯间宜设置抗震墙,但不宜造成较大的扭转效应C抗震墙洞口宜上下对齐;洞边距端柱不宜小于400mmD抗震墙的两端(不包括洞口两侧)宜设置端柱或与另一方向的抗震墙相连

单选题以下是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和抗震构造措施的描述,错误的是()。A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形式基础等整体性好的基础B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个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C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过渡层的底板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板厚不应小于l00mm,并应少开洞,当洞口尺寸大于800mm时,洞口周边应设置边梁D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框架柱的截面不应小于400mm×400mm,圆柱直径不应小于450mm

单选题按高规抗震要求,一、二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不应小于()A160mm;B180mm;C200mm;D240mm。

单选题下列关于剪力墙的抗震设计原则,错误的一项是()。A连梁应先于墙肢屈服B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一般指剪力墙底部可能出现塑性铰的部位C设置约束边缘构架是提高剪力墙抗震性能的有效措施之一D连梁的线刚度越大,其延性就越好

单选题关于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置,下列哪一项要求是错误的?(  )A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300mmB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应双排布置C双排分布钢筋间拉筋的间距不宜大于600mmD钢筋直径,均不宜大于墙厚的1/10且不应小于8mm

判断题一、二级抗震等级剪力墙非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分布筋可在同一部位搭接。()A对B错

单选题关于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厚度和边框设置,下列哪一项要求是错误的?(  )A抗震墙的厚度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B底部加强部位的抗震墙厚度不应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2C有端柱时,墙体在楼盖处宜设置暗梁D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端柱和紧靠抗震墙洞口的端柱宜按柱箍筋加密区的要求沿全高加密箍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