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cm,摆球直径为2.0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99.9s,则该摆摆长为()cm。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cm,摆球直径为2.0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99.9s,则该摆摆长为()cm。


相关考题:

在下列情况下,能使做简谐运动的单摆振动周期变小的是( ) A. 将摆的振幅减为原来的一半B. 将摆从平地移到高山上C. 将摆从赤道移到两极D. 用一个装满砂的漏斗做成单摆,在摆动过程中让砂逐渐漏出

做简谐振动的单摆摆长不变,若摆球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减小为原来的1/2,则单摆振动的( )(A)频率、振幅都不变 (B)频率、振幅都改变(C)频率不变、振幅改变 (D)频率改变、振幅不变

一位同学用单摆做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他将摆挂起后,按如下步骤进行:

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需测量摆长和周期,其中__________的测量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出单摆悬线的长度为95.6 cm,摆球的直径为1.6 cm,此摆的摆长是 (  )A.95.6 cmB.96.4 cmC.97.2 cmD.96.8 cm

图1所示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描述的一个测定反应时间的小实验。若测得直尺下落的高度为h,重力加速度为g,则反应时间为()。

一、考题回顾题目:《单摆》内容3.基本要求:(1)有实验的要讲清楚实验过程。(2)试讲过程中要有设问环节。(3) 10 分钟内完成试讲。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教师讲述18岁时伽利略在教堂观察吊灯振动,发现吊灯振动周期相同,惠更斯根据这一原理制作出第一个摆钟的历史故事进行导入。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单摆的认识教师在铁架台上利用细线悬挂一小铁球,摆动小铁球,学生结合教材明确什么是单摆。单摆: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绳,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如果细线的质量与小球相比可以忽略,求的直径与线的长度相比可以忽略,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这样的装置叫单摆。根据单摆的定义,让学生区别单摆与实际摆间的区别,讲解单摆是一种理想化模型,介绍理想化模型能够简化所物理问题的研究。教师展示几幅图片,让学生判断是否属于单摆模型。通过此活动,学生更加理解单摆这一理想模型的构成条件。(二)单摆的运动教师提问:单摆小角度摆动时摆球在做振动,但它是不是在做简谐振动呢?教师通过视频演示实验:细线下悬挂一除去了柱塞的注射器,注射器向下喷出一细束墨水。沿着与摆振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匀速托动一张白纸,白纸上的墨迹便会画出单摆的振动图像。利用得到的振动图像,先分析这一实验中为什么要匀速拉动白纸,引导学生知道匀速拉动白纸能使可以保证得到的单摆图像的时间轴的间隔均匀分布。明确这一点之后,学生分析振动图象,先粗略地感知单摆振动时简谐运动。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如何通过理论分析单摆振动是否是简谐运动?根据这一问题,引出单摆回复力的探究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明确只要满足回复力就可以把振动看做简谐运动。教师出示单摆的受力分析图:环节三:巩固提高习题:求解单摆从平衡位置开始运动一个周期的过程中摆球的位移、速度、回复力、加速度的变化?环节四:小结作业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作业:思考单摆周期与什么因素有关,如何就实验进行探究?

客车摆门可以分为()等形式。A、内摆式B、双摆式C、单扇内摆D、外摆式E、单摆式F、双扇外摆

秋千近似单摆运动,运动周期T和摆动幅度只与单摆的摆长L和重力加速度g有关。

关于单摆正确的说法是()。A、单摆的运动周期与重力加速度有关B、单摆运动周期与单摆的摆长无关C、同一个单摆如果放在月球上,其运动周期与地球的一样D、单摆等时性是说所有的单摆运动周期相等

重力勘探法就是利用在地表附近测得的重力加速度随地点不同的变化来寻找矿体和地质构造。()

下列情况中,哪些会使单摆周期变大()A、用一装沙的轻质漏斗做成单摆,在摆动过程中,沙从漏斗中慢慢漏出B、将摆的振幅增大C、将摆放在竖直向下的电场中,且让摆球带负电D、将摆从北极移到赤道上

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确定了单摆周期公式。周期是2s的单摆叫秒摆。

某同学在做低电阻实验时所得的数据如下,他是用螺旋测微计测量电阻丝的直径,用分度值为厘米的米尺来测电阻丝的长度

在用三线摆测刚体的转动惯量实验中调节三根悬线长度等长的目的是使在上圆盘调好()的情况下,下圆盘也处于()。A、水平;水平B、垂直;垂直C、垂直;水平D、水平;垂直

某同学做荧光灯电路实验时,测得灯管两端电压为110V,镇流器两端电压为190V,两电压之和大于电源电压,说明该同学测量数据错误。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cm,摆球直径为2.0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99.9s,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C、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以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单摆摆到平衡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摆球所受的合力为零B、摆球的速度为零C、摆球的回复力为零D、摆球的位移为零

有一单摆,在山脚下测得周期为T1,移到山顶测得周期为了T2,设地球半径为R,则山的高度为()。

利用超声会谈综合法检测某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测得某测区的回弹平均值为38.0,声速平均值为4.80km/s,回弹测试面为浇筑底面,超声波的对测得两测试面为浇筑底面和顶面,试计算该测区的混凝土强度的代表值。

简述单摆实验中应注意什么?

多选题客车摆门可以分为()等形式。A内摆式B双摆式C单扇内摆D外摆式E单摆式F双扇外摆

单选题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试验中用到了()A比较法B转换法C伏安法D放大法

填空题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确定了单摆周期公式。周期是2s的单摆叫秒摆。

问答题利用超声会谈综合法检测某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测得某测区的回弹平均值为38.0,声速平均值为4.80km/s,回弹测试面为浇筑底面,超声波的对测得两测试面为浇筑底面和顶面,试计算该测区的混凝土强度的代表值。

填空题如图甲、乙所示,某小组同学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该小组同学是在做“探究____”实验.按图甲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应在硬纸板处于____状态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按图乙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放开硬纸板前,应使两测力计的示数____,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____.

单选题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摆长为(  ).A悬线长度B悬线长度加摆球直径C悬线长度加摆球半径D以上三种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