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两条单色的X射线的谱线时注意到,谱线A在一个晶体的光滑面成30°的掠射角处给出第一级反射极大。已知谱线B的波长为0.097nm。谱线B在与同一晶体的同一光滑面成60°的掠射角处,给出第三级的反射极大,则谱线A的波长为()nm。A、0.148B、0.158C、0.168D、0.178
比较两条单色的X射线的谱线时注意到,谱线A在一个晶体的光滑面成30°的掠射角处给出第一级反射极大。已知谱线B的波长为0.097nm。谱线B在与同一晶体的同一光滑面成60°的掠射角处,给出第三级的反射极大,则谱线A的波长为()nm。
- A、0.148
- B、0.158
- C、0.168
- D、0.178
相关考题:
比较两条单色的X射线的谱线时注意到,谱线A在一个晶体的光滑面成30°的掠射角处给出第一级反射极大。已知谱线B的波长为0.097nm。谱线B在与同一晶体的同一光滑面成60°的掠射角处,给出第三级的反射极大,则谱线A的波长为( )nm。A.0.148B.0.158C.0.168D.0.178
波长分别为λ1=450nm和λ2=750nm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射入到光栅上,在光栅光谱中,这两种波长的谱线有重叠现象,重叠处波长为λ2谱线的级数为:A.2,3,4,5,…B. 5,10,15,20,…C.2,4,6,8,…D.3,6,9,12,…
波长分别为λ1=450nm和λ2=750nm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光栅上,在光栅光谱中,这两种波长的谱线有重叠现象,重叠处波长为λ2谱线的级数为:A.2,3,4,5,…B.5,10,15,20,…C.2,4,6,8,…D.3,6,9,12,…
波长为0.168nm (1nm=10-9m)的X射线以入射角θ射向某晶体表面时,在反射方向出现第一级极大,已知晶体的晶格常数为0.168nm,则θ角为( )。A. 30° B. 45° C. 60° D. 90°
以波长λ1=0.11nm的X射线照射某晶面,其晶面间距为d,在入射掠射角为θ1=11.25°时获得第一级极大反射光;换用另一波长为λ2的X射线照射该晶面,测得第一 级极大反射光相应的入射掠射角为θ2=17.5°,则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d=3.55nm,λ2=2.14nmB.d=0.282nm,λ2=5.90nmC.d=3.55nm,λ2=0.170nmD.d=0.282nm,λ2=0.170nm
在光栅光谱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级次越高,各种波长谱线展得越开,谱线越宽B、级次越高,各种波长谱线展得越开,谱线越窄C、级次越高,各种波长谱线越展不开,谱线越窄D、级次越高,各种波长谱线越展不开,谱线越宽
某元素的特征光谱中含有波长λ1=450nm和λ2=750nm的光谱线,在光栅光谱中,这两种波长的谱线有重叠现象,重叠处的谱线λ2主极大的级数将是()A、2,3,4,5,…B、2,5,8,11,…C、2,4,6,8,…D、3,6,9,12,…
下列分析线描述错误的是()A、分析线在测定某元素的含量或浓度时,所指定的某一特征波长的谱线,一般是从第一激发态状态下跃迁到基态时,所发射的谱线。B、每一种元素都有一条或几条最强的谱线,即这几个能级间的跃迁最易发生,这样的谱线称为灵敏线,最后线也就是最灵敏线。C、电子从基态跃迁到能量最低的激发态时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它再跃迁回基态时,则发射出同样频率的光,叫共振发射线,简称共振线。D、每种元素均有数条谱线,由于在实际的光谱分析工作中不可能测量所有谱线,因此,应该从中选择灵敏度最高的共振原子线(也即最灵敏线)作为分析线。
单选题在光栅光谱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级次越高,各种波长谱线展得越开,谱线越宽B级次越高,各种波长谱线展得越开,谱线越窄C级次越高,各种波长谱线越展不开,谱线越窄D级次越高,各种波长谱线越展不开,谱线越宽
填空题X射线连续谱图形变化规律中,当管压增高。连续谱各波长的相对强度相应(),且()都向短波方向移动。随管电流.管电压的改变,特征X射线谱的谱线只改变()而特征X射线的波长取决于阳极靶的元素的(),每个特征谱线都对应一个特定的()。
单选题比较两条单色的X射线的谱线时注意到,谱线A在一个晶体的光滑面成30°的掠射角处给出第一级反射极大。已知谱线B的波长为0.097nm。谱线B在与同一晶体的同一光滑面成60°的掠射角处,给出第三级的反射极大,则谱线A的波长为()nm。A0.148B0.158C0.168D0.178
问答题怎样使光栅衍射的谱线的宽度变小和谱线间的距离变大?(光的波长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