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隧道内的电缆沟跨越防火分区时,应在穿越处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h的不燃烧材料进行防火封堵。A、1.00B、1.50C、2.00D、3.00

当隧道内的电缆沟跨越防火分区时,应在穿越处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h的不燃烧材料进行防火封堵。

  • A、1.00
  • B、1.50
  • C、2.00
  • D、3.00

相关考题:

隧道内的水平防火分区应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用于车辆疏散的辅助通道、横向联络道与隧道连接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h的防火卷帘进行分隔。A.1.00B.2.00C.3.00D.4.00

隧道内的柴油发动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OOh的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 )h的楼板、顶板乙级防火门与隧道分开。A.1B.1.5C.2D.2.5

关于隧道建筑结构耐火要求的表述,错误的是( )A.隧道衬砌、疏散通道的建筑材料及其内装修材料,除施工缝嵌封材料外均应采用不燃烧材料B.用于安全疏散、紧急避难和灭火救援的平行导洞的承重结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隧道主体结构耐火极限要求.C.隧道结构防火隔热措施包括喷涂防火涂料或者防火材料、在衬砌中添加聚丙烯纤维或者安装防火板等D.隧道内附属构筑物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楼板与隧道分开

下列关于中庭与周围连通空间的防火分隔措施正确的是( )A、当采用防火隔墙时,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B、当采用防火玻璃时,防火玻璃与其固定部件整体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如果采用C类防火玻璃时,还需检查是否设臵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C、与中庭相连通的门、窗,均为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D、当采用防火卷帘时,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

为防止火灾通过消防用电设备供电线路传输,应在下列部位对消防用电设备供电线路采取防火封堵措施()。A.穿越不同的防火分区;B.沿竖井垂直敷设穿越楼板处;C.管线进出竖井处;D.电缆隧道、电缆沟、电缆间的隔墙处。

隧道内应采用防火墙或耐火极限不低于( )的耐火构件将隧道附属构筑物(用房)与隧道分隔开,形成相互独立的防火分区。A.1.00hB.1.50hC.2.00hD.3.00h

隧道内的通风机房与车行隧道之间,采取的分隔措施正确的是( )。A.必须采用甲级防火门B.采用乙级防火门C.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防火隔墙D.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

下列关于隧道内防火分区划分和防火分隔的说法,正确的是()。A.隧道内地下设备用房的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0m2B.隧道内的变电站应采取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等分隔措施与车行隧道分隔C.隧道内的专用疏散通道应采取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等分隔措施与车行隧道分隔D.隧道内的通风机房应采取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等分隔措施与车行隧道分隔

下列关于地铁防火分隔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铁车站两个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无门、窗、洞口且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墙分隔B.地铁车站两个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墙,防火墙设有观察窗时,应采用乙级防火窗C.地铁车站两个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墙分隔和乙级防火门分隔D.地铁车站两个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墙分隔,其楼板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

下列关于地铁防火分隔措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两个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 的防火墙和甲级防火门分隔B.防火分区的楼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 的楼板C.重要设备用房应以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 的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 50h 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D.防火卷帘与建筑物之间的缝隙,以及管道、电缆、风管等穿过防火墙、楼板及防火分隔物时,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将空隙填塞密实

多层民用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消防用电设备供电线路在电缆隧道、电缆桥架、电缆竖井、封闭式母线、线槽安装等处时,可以不采取防火封堵措施的是()。A、穿越相同的防火分区B、沿竖井垂直敷设穿越楼板处C、穿越建筑物的外墙处D、电缆隧道、电缆沟、电缆间的隔墙处

消防用电设备供电线路在()等情况下应采取防火封堵措施。A、穿越不同的防火分区B、沿竖井垂直敷设穿越楼板处C、穿越建筑物的外墙处D、管线进出竖井处E、电缆隧道、电缆沟、电缆间的隔墙处

隧道内的水平防火分区应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用于人员安全疏散的附属构筑物与隧道连通处宜设置前室或过渡通道,其开口部位应采用()平开防火门,用于车辆疏散的辅助通道、横向联络道与隧道连接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卷帘进行分隔。A、甲级B、乙级C、丙级D、丁级

隧道内应采用防火墙或耐火极限不低于()h的耐火构件将隧道附属构筑物(用房),如辅助坑道以及专用避难疏散通道、独立避难间等与隧道分隔开,形成相互独立的防火分区。A、1.00B、1.50C、2.00D、3.00

消防用电设备供电线路在电缆隧道、电缆桥架、电缆竖井、封闭式母线、线槽安装等处时,在下列情况下应采取防火封堵措施()。A、穿越建筑物的内墙处B、穿越不同的防火分区C、沿竖井垂直敷设穿越楼板处D、管线进出竖井处E、电缆隧道、电缆沟、电缆间的隔墙处

隧道内应采用防火墙或耐火极限不低于()的耐火构件将隧道附属构筑物与隧道分隔开,形成相互独立的防火分区。A、3.C0hB、3.50hC、4.C0hD、5.00h

隧道内的柴油发动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h的楼板、顶板乙级防火门与隧道分开。A、1B、1.5C、2D、2.5

在设置防火墙确有困难的场所,可采用防火卷帘作防火分区分隔。当采用包括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时,其耐火极限不低于( )h;当采用不包括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时,其卷帘两侧应设独立的闭式自动喷水系统保护,系统喷水延续时间不应小于( )h。A、3.00;3.00B、3.00;1.00C、3.00;1.00

穿越电缆沟、墙壁、楼板进入控制室、电缆夹层、控制保护屏等处()应采用耐火泥、防火隔墙等严密封堵。A、电缆沟B、洞C、竖井D、隧道

单选题隧道内应采用防火墙或耐火极限不低于()的耐火构件将隧道附属构筑物(用房)与隧道分隔开,形成相互独立的防火分区。A1.00hB1.50hC2.00hD3.00h

单选题消防用电设备供电线路在电缆隧道、电缆桥架、电缆竖井、封闭式母线、线槽安装等处时,可以不采取防火封堵措施的是()。A穿越相同的防火分区B沿竖井垂直敷设穿越楼板处C穿越建筑物的外墙处D电缆隧道、电缆沟、电缆间的隔墙处

单选题隧道内的柴油发动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h的楼板、顶板乙级防火门与隧道分开。A1B1.5C2D2.5

多选题下列哪些防火卷帘可用于分隔防火分区()A采用背火面温升判定条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的防火卷帘.B采用背火面温升判定条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的防火卷帘C采用背火面辐射热判定条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的防火卷帘D采用背火面辐射热判定条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的防火卷帘,且有水幕保护

单选题当隧道内的电缆沟跨越防火分区时,应在穿越处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h的不燃烧材料进行防火封堵。A1.00B1.50C2.00D3.00

单选题隧道内的水平防火分区应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用于人员安全疏散的附属构筑物与隧道连通处宜设置前室或过渡通道,其开口部位应采用甲级平开防火门,用于车辆疏散的辅助通道、横向联络道与隧道连接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的防火卷帘进行分隔。A1.00hB1.50hC2.00hD3.00h

单选题高层建筑在设置防火墙确有困难的场所,可采用防火卷帘作防火分区分隔,当采用()时,其耐火极限不低于()小时。A包括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3.00B包括背火面辐射热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3.00C包括背火面辐射热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4.00D喷淋系统保护的防火卷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