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意义上的宪法肇始于()。A、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B、19、20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C、20世纪的新民主主义革命D、20世纪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近现代意义上的宪法肇始于()。

  • A、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
  • B、19、20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
  • C、20世纪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 D、20世纪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相关考题:

近现代财产保险制度始于海上保险。A.错误B.正确

简述字面意义上的、规范意义上的宪法与客观现实的紧密联系。

下列关于古代与近代“宪法”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中国将“宪法”一词作为国家根本法始于19世纪80年代,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首次使用了该种意义上的宪法一词B.古代西方“宪法”是指规定城邦组织和权限方面的法律,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里即在此种意义上使用宪法一词C.古罗马的立法和法学著作中使用的宪法是指皇帝的诏书、谕旨,以区别于市民会议制定的普通法律D.在西方,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是在12、13世纪确认教会、城市行会势力以及它们与国王的相互关系的法律出现后才形成的

()是近现代宪法的策源地。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

宪法本身的特点所决定了其具有最高权威,因为宪法是()。A.社会共同体基本价值体系的宪法B.规范法律的“法律的法律”C.授权规范意义上的宪法D.限权规范意义上的宪法

英国具有A.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B.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C.形式意义上的宪法D.实质意义上的宪法

下列关于“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历史典籍中的“宪法”特指根本法B.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泛指典章法度,是“法律的法律”C.古代意义上的“宪法”与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没有本质区别D.近代意义上的“宪法”不仅是法的表现形式,而且是一国法律体系的核心

()是近现代宪法的策源地。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

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

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清帝逊位诏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临时约法》是完备意义上的宪法,《清帝逊位诏书》仅具有宪法性法律文件的意义B、《清帝逊位诏书》是完备意义上的宪法,《临时约法》仅具有宪法性法律文件的意义C、《临时约法》和《清帝逊位诏书》都是完备意义上的宪法D、《临时约法》和《清帝逊位诏书》都仅具有宪法性法律文件的意义

在我国近现代,()提出宪法就是限权之法。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李大钊

宪法本身的特点所决定了其具有最高权威,因为宪法是()。A、社会共同体基本价值体系的宪法B、规范法律的“法律的法律”C、授权规范意义上的宪法D、限权规范意义上的宪法

从真正意义上进行设计和营造的公园始于()。

从真正意义上进行设计和营造的公园始于意大利台地园。

现代意义上的海上保险始于14世纪的()。

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

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早的改革始于()。A、1978年B、1949年C、甲午中日战争D、鸦片战争

我国近现代小学改革始于()的建立。A、上海正蒙书院B、三等公学堂C、南洋公学D、小学堂

宪法本身的特点所决定了其具有最高权威,因为宪法是()。A、社会共同体基本价值体系的宪法B、规范法律的“法律的法律”C、授权规范意义上的宪法D、限权规范意义上的宪法E、以人权保障为最终价值的宪法

西方近现代高等教育始于()。A、古希腊学园B、中世纪大学C、赠地学院D、红砖大学

宪法关系亦称宪法法律关系。关于宪法法律关系的性质和特征,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近现代社会法制体系中最为基本的法律关系

单选题近现代意义上的宪法肇始于()。A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B19、20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C20世纪的新民主主义革命D20世纪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单选题1946年的《日本国宪法》属于( )A原始意义上的宪法B立宪主义意义上的宪法C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D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

问答题宪法有占代和近现代之分,就近代宪法来说,都是资本主义宪法。请对这句话加以辨析。

单选题()是近现代宪法的策源地。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

单选题我们通常所说的“宪法”指的是( )A原始意义上的宪法B立宪主义意义上的宪法C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D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

单选题实质意义上的宪法指的是 ( )A原始意义上的宪法B立宪主义意义上的宪法C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D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