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20岁。患者右下腹疼痛15天。查体:扪及右下腹包块约10cm×8cm大小,压痛。诊断:阑尾周围脓肿。手术切开引流出100ml有恶臭的脓液,考虑感染的致病菌为()。A、大肠杆菌感染B、绿脓杆菌感染C、大肠杆菌和粪链球菌混合感染D、绿脓杆菌和类杆菌混合感染E、变形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男性,20岁。患者右下腹疼痛15天。查体:扪及右下腹包块约10cm×8cm大小,压痛。诊断:阑尾周围脓肿。手术切开引流出100ml有恶臭的脓液,考虑感染的致病菌为()。
- A、大肠杆菌感染
- B、绿脓杆菌感染
- C、大肠杆菌和粪链球菌混合感染
- D、绿脓杆菌和类杆菌混合感染
- E、变形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相关考题:
患者,女,31岁,已婚。停经2个月余,反复少量阴道流血18天,10天前曾下腹剧痛。现下腹坠胀。妇科盆腔及B型超声波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右附件包块约7cm×6cm×5cm大小,尿妊娠试验可疑(+)。应首先考虑的是A.宫外孕未破损型B.宫外孕不稳定型C.宫外孕包块型D.子宫内膜异位症E.右附件炎性包块
患者男性,56岁。主诉: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病史:患者于20余年前出现右下腹包块,呈可复性,行走时包块出现,有下坠感,有时包块在久站后可坠入右侧阴囊,平卧后可消失,无其他不适感。院外未曾系统治疗。查体:T 36.5℃,P 75次/分,R 21次/分,BP 115/76mmHg,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呈梨形,远端达右耻骨结节处。平卧时,右腹股沟仍较饱满,有包块感,外环口扩大并有冲击感,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肿块坠入阴囊行透光实验(-)。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56岁。主诉: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病史:患者于20余年前出现右下腹包块,呈可复性,行走时包块出现,有下坠感,有时包块在久站后可坠入右侧阴囊,平卧后可消失,无其他不适感。院外未曾系统治疗。查体:T36.5℃,P75次/分,R21次/分,BP115/76mmHg,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呈梨形,远端达右耻骨结节处。平卧时,右腹股沟仍较饱满,有包块感,外环口扩大并有冲击感,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肿块坠入阴囊行透光实验(-)。
共用题干女,27岁。扪及右下腹有一块物。今晨排便后突然发生右下腹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体温37.3℃,查体:右下腹肿块,压痛明显。该患者最可能的情况是A:腹壁脂肪瘤B:盆腔炎症包块C:阑尾周围脓肿D:卵巢囊肿合并感染E:卵巢囊肿蒂扭转
患者男性,左下腹隐痛伴脓血便1年,外院钡灌肠检查示“慢性结肠炎”。查体:腹平软,左下腹轻压痛,未扪及包块。肛查见肛瘘和肛裂。治疗可选药物是A、黄连素 B、美沙拉嗪 C、SASP D、异烟肼 E、5-FU
男性,29岁。因右眶区包块29年入院,患者自出生时,其家人即发现其右眶区有一蚕豆大小的包块,包块随着年纪的增长而逐渐增长,入院查体见包块面积约10cm×10cm,明显突出皮肤表面,表面有多处暗红色斑块,温度高于周围正常的皮肤,可扪及持续的震颤及血管搏动。为指导治疗,首选的检查是()。A、颅脑CTB、DSAC、核素扫描D、X线E、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男性,29岁。因右眶区包块29年入院,患者自出生时,其家人即发现其右眶区有一蚕豆大小的包块,包块随着年纪的增长而逐渐增长,入院查体见包块面积约10cm×10cm,明显突出皮肤表面,表面有多处暗红色斑块,温度高于周围正常的皮肤,可扪及持续的震颤及血管搏动。该患者最理想的治疗方案是()。A、激光B、硬化剂注射C、栓塞血管D、合理的手术治疗E、铜针留置法
男性,29岁。右眶区包块29年入院。患者自出生时,家人即发现其右眶区有一蚕豆大小的包块,包块随着年纪的增长而逐渐增长。查体:包块面积约10cm×10cm,明显突出皮肤表面,表面有多处暗红色斑块,温度高于周围正常的皮肤,可扪及持续的震颤及血管搏动。该患者最理想的治疗方案是()A、激光B、硬化剂注射C、栓塞血管D、合理的手术治疗E、铜针留置法
单选题患者,女,31岁,已婚。停经2个月余,反复少量阴道流血18天,10天前曾下腹剧痛。现下腹坠胀。妇科盆腔及B型超声波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右附件包块约7 cm×6 cm×5 cm大小,尿妊娠试验可疑(+)。应首先考虑的是( )。A宫外孕未破损型B宫外孕不稳定型C宫外孕包块型D子宫内膜异位症E右附件炎性包块
问答题什么情况下可扪及下腹部包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