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摘要】患者男性,56岁。主诉: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病史:患者于20余年前出现右下腹包块,呈可复性,行走时包块出现,有下坠感,有时包块在久站后可坠入右侧阴囊,平卧后可消失,无其他不适感。院外未曾系统治疗。查体:T36.5℃,P75次/分,R21次/分,BP115/76mmHg,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呈梨形,远端达右耻骨结节处。平卧时,右腹股沟仍较饱满,有包块感,外环口扩大并有冲击感,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肿块坠入阴囊行透光实验(-)。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56岁。主诉: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病史:患者于20余年前出现右下腹包块,呈可复性,行走时包块出现,有下坠感,有时包块在久站后可坠入右侧阴囊,平卧后可消失,无其他不适感。院外未曾系统治疗。查体:T36.5℃,P75次/分,R21次/分,BP115/76mmHg,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呈梨形,远端达右耻骨结节处。平卧时,右腹股沟仍较饱满,有包块感,外环口扩大并有冲击感,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肿块坠入阴囊行透光实验(-)。
相关考题:
患者男性,56岁。主诉: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病史:患者于20余年前出现右下腹包块,呈可复性,行走时包块出现,有下坠感,有时包块在久站后可坠入右侧阴囊,平卧后可消失,无其他不适感。院外未曾系统治疗。查体:T 36.5℃,P 75次/分,R 21次/分,BP 115/76mmHg,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呈梨形,远端达右耻骨结节处。平卧时,右腹股沟仍较饱满,有包块感,外环口扩大并有冲击感,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肿块坠入阴囊行透光实验(-)。
患者男,65岁。右腹股沟可复性球形包块3年。查体:站立时右耻骨结节外上方可见一球形包块,未进入阴囊,平卧时可自行回纳,压迫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cm处,站立时包块复出。应诊断为A、右侧股疝B、右侧腹股沟直疝C、右腹股沟斜疝D、右侧精索鞘膜积液E、交通性鞘膜积液
男性,65岁。右腹股沟可复性球形包块3年。查体:站立时右耻骨结节外上方可见一球形包块,未进入阴囊,平卧时可自行回纳。压迫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cm处站立时包块复出。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右侧股疝B、右侧腹股沟直疝C、右腹股沟斜疝D、右侧精索鞘膜积液E、交通性鞘膜积液
患者,31岁,已婚。停经2月余,反复少量阴道流血18天,10天前曾下腹剧痛,现下腹坠胀。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双合诊附件可触及界限不清的包块约7cm×6cm×5cm大小,尿妊娠试验可疑阳性。应首先考虑的是A.宫外孕包块型B.宫外孕未破损型C.宫外孕不稳定型D.子宫内膜异位症E.右附件炎性包块
患者男,65岁。发现右腹股沟内侧包块3年余。3天前腹股沟包块增大变硬,不能还纳,伴剧烈疼痛,8小时前疼痛有所缓解,但出现发热。患者最可能出现了A、易复性疝B、难复性疝C、嵌顿性疝D、绞窄性疝E、急性阑尾炎
病例摘要:男性,50岁,食欲减退伴反酸、嗳气2年,进行性消瘦、黑便2个月。体格检查:左锁骨上触及1.2cm×0.8cm×0.8cm包块,质硬。若体格检查时触及腹部包块,则包块最可能出现的位置是()。A脐周B中上腹部C下腹部D右下腹部E左下腹部
患者男性,56岁。主诉: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病史:患者于20余年前出现右下腹包块,呈可复性,行走时包块出现,有下坠感,有时包块在久站后可坠入右侧阴囊,平卧后可消失,无其他不适感。院外未曾系统治疗。查体:T36.5℃,P75次/分,R21次/分,BP115/76mmHg,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呈梨形,远端达右耻骨结节处。平卧时,右腹股沟仍较饱满,有包块感,外环口扩大并有冲击感,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肿块坠入阴囊行透光实验(-)。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主诉:男性,56岁,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病史:患者于20余年前出现右下腹包块,呈可复性,行走时包块出现,有下坠感,有时包块在久站后可坠入右侧阴囊,平卧后可消失,无其他不适感。院外未曾系统治疗。查体:T36.5℃,P75次/分,R21次/分,BP115/76mmHg,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呈梨形,远端达右耻骨结节处。平卧时,右腹股沟仍较饱满,有包块感,外环口扩大并有冲击感,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肿块坠入阴囊行透光实验(-)。
男性学龄儿童,因腹痛腹泻伴腹部包块20余天就诊。患儿20天来出现发热、畏寒、纳差。腹痛呈右下腹隐痛,腹泻2~4次/日,呈黄绿色稀便。在腹部、左下肢有活动包块。有时双膝关节酸痛。患儿有生食溪蟹习惯。体检:T38.3℃,痛苦面容,心肺正常。腹软,于下腹部可触及3个成串,每个约2cm移动性包块。右下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肝肋下2cm可及。其他未见异常。白细胞:21乘以十的九次方/L,中性粒细胞4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8%。淋巴细胞19%。如需确诊,最可靠的检查是()A、做包块病理检查B、肝脏超声C、免疫学检查D、腹部X线检查E、肝功能检查
问答题【病例摘要】患者男性,56岁 。主诉: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 。病史:患者于20余年前出现右下腹包块,呈可复性,行走时包块出现,有下坠感,有时包块在久站后可坠入右侧阴囊,平卧后可消失,无其他不适感 。院外未曾系统治疗 。查体:T36 .5℃,P75次/分,R21次/分,BP115/76mmHg,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呈梨形,远端达右耻骨结节处 。平卧时,右腹股沟仍较饱满,有包块感,外环口扩大并有冲击感,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 。肿块坠入阴囊行透光实验(-) 。
单选题患者男,65岁。发现右腹股沟内侧包块3年余。3天前腹股沟包块突然增大,变硬,不能还纳,伴剧烈疼痛。8小时前疼痛有所缓解,但出现发热。患者最有可能出现了( )A易复性疝B难复性疝C嵌顿性疝D绞窄性疝E急性阑尾炎
单选题患者,男,72岁。右腹股沟包块1天。剧烈咳嗽后包块出现,伴腹痛,平卧位包块不能消失。查体:有腹股沟下端可触及6cm×5cm包块,质韧,叩诊呈浊音。诊断为腹股沟疝,行手法复位,可缓慢还纳,未闻及咕噜声。疝出的内容物最可能是( )。A乙状结肠B大网膜C膀胱壁D直肠E盲肠
单选题病例摘要:男性,50岁,食欲减退伴反酸、嗳气2年,进行性消瘦、黑便2个月。体格检查:左锁骨上触及1.2cm×0.8cm×0.8cm包块,质硬。若体格检查时触及腹部包块,则包块最可能出现的位置是()。A脐周B中上腹部C下腹部D右下腹部E左下腹部
单选题患者男,65岁。右腹股沟可复性球形包块3年。查体:站立时右耻骨结节外上方可见一球形包块,未进入阴囊,平卧时可自行回纳,压迫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cm处,站立时包块复出。应诊断为()A右侧股疝B右侧腹股沟直疝C右腹股沟斜疝D右侧精索鞘膜积液E交通性鞘膜积液
单选题患者31岁,已婚。停经2月余,反复少量阴道流血18天,10天前曾下腹剧痛,现下腹坠胀。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双合诊附件可触及界限不清的包块约7cm×6cm×5cm大小,尿妊娠试验可疑阳性。应首先考虑的是( )。A宫外孕包块型B宫外孕未破损型C宫外孕不稳定型D子宫内膜异位症E右附件炎性包块
单选题男性学龄儿童,因腹痛腹泻伴腹部包块20余天就诊。患儿20天来出现发热、畏寒、纳差。腹痛呈右下腹隐痛,腹泻2~4次/日,呈黄绿色稀便。在腹部、左下肢有活动包块。有时双膝关节酸痛。患儿有生食溪蟹习惯。体检:T38.3℃,痛苦面容,心肺正常。腹软,于下腹部可触及3个成串,每个约2cm移动性包块。右下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肝肋下2cm可及。其他未见异常。白细胞:21乘以十的九次方/L,中性粒细胞4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8%。淋巴细胞19%。本案例主要的临床特征是()A腹痛呈右下腹隐痛B腹泻呈黄绿色稀便C有生食溪蟹史D肝肿大E可移动包块并且成串
问答题甲状腺肿瘤案例:病例摘要:患者,女性,46岁。发现右颈部包块1个月。1个月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右颈部有一无痛性包块,随吞咽上下活动,无声嘶及饮水呛咳。查体:右颈前直径3cm类圆形包块,光滑,界清,无压痛,随吞咽上下活动。超声检查示右甲状腺直径3cm包块伴囊性变。
单选题患者,女,31岁,已婚。停经2个月余,反复少量阴道流血18天,10天前曾下腹剧痛。现下腹坠胀。妇科盆腔及B型超声波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右附件包块约7 cm×6 cm×5 cm大小,尿妊娠试验可疑(+)。应首先考虑的是( )。A宫外孕未破损型B宫外孕不稳定型C宫外孕包块型D子宫内膜异位症E右附件炎性包块
单选题男性,30岁,三年来右腹股沟部出现可复性包块,突然右下腹痛伴呕吐1天,腹痛阵发性加重,发病后无排便排气。检查:全腹不胀,无肠型,右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稍亢进,偶可闻及气过水声,右腹股沟可扪及2cm×2cm×3cm质韧、压痛的包块,局部皮肤正常,阴囊正常。最可能诊断为( )A肠管壁疝B精索鞘膜积液C单纯性阑尾炎D腹股沟部淋巴结炎E难复性腹股沟斜疝
问答题张某65岁,右股干骨折术后8小时未排尿,主诉下腹部胀痛难忍,有尿意,但排尿困难,患者烦躁不安,检查耻骨联合上方膨隆,可触囊性包块,请分析:患者病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