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55岁。发现血压升高7年,间断发作心前区疼痛半年。诊断为高血压病、冠心痛。一直服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今晨购物时,突感胸闷、气急,咳泡沫痰。急诊入院查体:端坐体位,心率42次/分,双肺满布湿啰音,双下肢无水肿。目前该病的诱发因素可能为()。A、急性呼吸道感染B、心动过缓C、体力过劳D、电解质紊乱E、应用抑制心肌收缩的药物

患者,女性,55岁。发现血压升高7年,间断发作心前区疼痛半年。诊断为高血压病、冠心痛。一直服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今晨购物时,突感胸闷、气急,咳泡沫痰。急诊入院查体:端坐体位,心率42次/分,双肺满布湿啰音,双下肢无水肿。目前该病的诱发因素可能为()。

  • A、急性呼吸道感染
  • B、心动过缓
  • C、体力过劳
  • D、电解质紊乱
  • E、应用抑制心肌收缩的药物

相关考题:

患者,女性,55岁,血压升高1年。患者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心前区疼痛,休息可缓解。查体:血压160/100mmHg,心电图示T波倒置。诊断冠心病。患者对血压持续升高有些紧张,护士对其的健康指导,不正确的内容是A、嘱患者注意休息B、避免情绪激动C、嘱患者避免剧烈运动D、注意安慰患者E、选择低脂、高盐饮食有关患者病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患者为高血压B、患者为1级高血压C、患者有心绞痛D、患者可能有冠状动脉狭窄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

患者男性,56岁。高血压病3年,心前区阵发性疼痛半年,活动后发作。每次发作3~5分钟,发作时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治疗应首选的药物是( )A、硝酸酯类B、β受体阻滞剂C、钙离子拮抗剂D、洋地黄类E、乙胺碘呋酮

患者既往高血压10余年,未持续治疗,平时血压180/110mmHg,1d前患者突感心前区剧烈疼痛,大汗。入院检查为急性广泛前壁心梗。此时患者血压变化最可能的是A.血压升高B.血压不变C.血压降低D.可升高也可降低E.原因不明

患者既往高血压10余年,未持续治疗,平时血压180/110mmHg,一天前突感心前区剧烈疼痛,大汗。入院检查为急性广泛前壁心梗。此时患者血压变化最可能的是A、血压升高B、血压不变C、血压降低D、可升高也可降低E、不明

患者,女性,55岁,血压升高1年。患者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心前区疼痛,休息可缓解。查体:血压160/90mmHg,心电图示T波倒置。诊断冠心病。为患者测量血压时,血压计袖带下缘距肘窝的距离应该是A.1cmB.2cmC.2~3cmD.3.5~4cmE.4.5cm

急性渗出性心包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 )A. 心前区疼痛B. 呼吸困难C. 吞咽困难D. 血压升高脉短绌

急性渗出性心包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A.心前区疼痛B.呼吸困难C.吞咽困难SXB 急性渗出性心包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A.心前区疼痛B.呼吸困难C.吞咽困难D.血压升高脉短绌E.心悸

患者既往高血压10余年,未持续治疗,平时BP180/110mmHg,1d前患者突感心前区剧烈疼痛,大汗。入院检查为急性广泛前壁心梗。此时患者血压变化最可能的是A.血压升高B.血压不变C.血压降低D.可升高也可降低E.不明

患者,女性,55岁。发现血压升高7年,间断发作心前区疼痛半年。诊断为高血压病、冠心病。一直服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今晨购物时,突感胸闷、气急,咳泡沫痰。急诊入院查体:端坐体位,心率42次/分,双肺满布湿啰音,双下肢无水肿。目前该病的诱发因素可能为A、急性呼吸道感染B、心动过缓C、体力过劳D、电解质紊乱E、应用抑制心肌收缩的药物对该患者的护理,下列哪项不宜A、注意保暖,避免受凉B、给予高流量吸氧C、平卧位,头偏向一侧D、给予少盐、易消化饮食E、保持大便通畅

急性渗出性心包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A、呼吸困难B、吞咽困难C、血压升高D、脉短绌E、心前区疼痛

病人既往高血压10余年,未持续治疗,平时血压180/110mmHg,一天前患者突感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大汗。入院检查为急性广泛前壁心梗。此时患者血压变化最可能的是A.血压先升高后下降B.血压不变C.血压降低D.血压升高E.血压先下降后升高

患者男性,58岁。患者半年前登山时出现心前区疼痛,为压迫样,持续1~2分钟并向左肩、左背放射,停止活动自行缓解。以后每当劳累和工作紧张均可诱发,含硝酸甘油可缓解。一月前心前区疼痛发作频繁并加重,发作时间较前延长,轻微活动就可诱发,含硝酸甘油效果欠佳。发现高血压史五年,服药治疗效果不理想,无糖尿病史。查体BP 200/120mmHg,心肺没发现异常,心电图ST段下移0.1mm。父母有高血压史。本病例的诊断依据是A.有心绞痛发作病史半年,劳累和工作紧张均可诱发,停止活动或含硝酸甘油能缓解B.月前心前区疼痛发作频繁并加重,发作时间较前延长,轻微活动就可诱发,含硝酸甘油效果欠佳C.心电图ST段下移0.1mmD.有高血压史五年,查体BP 200/120mmHgE.以上都是

男性,65岁,因间断发作心前区疼痛1个月来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糖尿病病史10年。下列哪项检查是诊断患者有无冠心病的最准确的方法A.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B.平板运动试验C.超声心动图D.201TI-心肌显像E.心电图

患者,女性,55岁,血压升高1年。患者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心前区疼痛,休息可缓解。查体:血压160/100mmHg,心电图示T波倒置。诊断冠心病。有关患者病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患者为高血压B.患者为1级高血压C.患者有心绞痛D.患者可能有冠状动脉狭窄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

患者,女性,55岁,血压升高1年。患者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心前区疼痛,休息可缓解。查体:血压160/100mmHg,心电图示T波倒置。诊断冠心病。患者对血压持续升高有些紧张,护士对其的健康指导,不正确的内容是A.嘱患者注意休息B.避免情绪激动C.嘱患者避免剧烈运动D.注意安慰患者E.选择低脂、高盐饮食

患者,男性,58岁。因心前区反复发作性疼痛1年就诊。典型心绞痛的特点应是()A、左胸孔头部发作性疼痛B、持续左胸疼C、短暂压榨样疼痛伴手指发麻D、心前区针刺样疼痛伴手指发麻E、持续性压榨性胸骨后疼痛

患者,女性,65岁。血压160/95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示T波低平。下列病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患者有高血脂B、患者血压为临界高血压C、患者脉压增大D、患者可能有动脉硬化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

病人既往高血压10余年,未持续治疗,平时血压180/110mmHg,1天前突感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大汗。入院检查为急性广泛前壁心梗。此时病人血压变化最可能的是()。A、血压升高B、血压不变C、血压降低D、血压先升高后下降E、血压先下降后升高

高血压病患者出现下列哪些情况应及时转诊()A、剧烈头痛或头晕B、视力模糊C、心前区疼痛D、喘憋不能平卧E、恶心呕吐

女性,56岁,间断发作心前区疼痛2周,查体无异常发现,拟诊"冠心病心绞痛"。为明确诊断哪项检查最适宜()A、超声心动图B、心电图C、24小时动态心电图D、心脏放射性核素检查E、冠状动脉造影

单选题患者男性,58岁。患者半年前登山时出现心前区疼痛,为压迫样,持续1~2分钟并向左肩、左背放射,停止活动自行缓解。以后每当劳累和工作紧张均可诱发,含硝酸甘油可缓解。一月前心前区疼痛发作频繁并加重,发作时间较前延长,轻微活动就可诱发,含硝酸甘油效果欠佳。发现高血压史五年,服药治疗效果不理想,无糖尿病史。查体BP200/120mmHg,心肺没发现异常,心电图ST段下移0.1mm。父母有高血压史。本病例的诊断依据是()。A有心绞痛发作病史半年,劳累和工作紧张均可诱发,停止活动或含硝酸甘油能缓解B一月前心前区疼痛发作频繁并加重,发作时间较前延长,轻微活动就可诱发,含硝酸甘油效果欠佳C心电图ST段下移0.1mmD有高血压史五年,查体BP200/120mmHgE以上都是

单选题病人既往高血压10余年,未持续治疗,平时血压180/110mmHg,1天前突感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大汗。入院检查为急性广泛前壁心梗。此时病人血压变化最可能的是()。A血压升高B血压不变C血压降低D血压先升高后下降E血压先下降后升高

单选题女性,56岁,间断发作心前区疼痛2周,查体无异常发现,拟诊"冠心病心绞痛"。为明确诊断哪项检查最适宜()A超声心动图B心电图C24小时动态心电图D心脏放射性核素检查E冠状动脉造影

单选题患者,女性,55岁。发现血压升高7年,间断发作心前区疼痛半年。诊断为高血压病、冠心痛。一直服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今晨购物时,突感胸闷、气急,咳泡沫痰。急诊入院查体:端坐体位,心率42次/分,双肺满布湿啰音,双下肢无水肿。目前该病的诱发因素可能为()。A急性呼吸道感染B心动过缓C体力过劳D电解质紊乱E应用抑制心肌收缩的药物

单选题患者,女性,55岁。发现血压升高7年,间断发作心前区疼痛半年。诊断为高血压病、冠心病。一直服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今晨购物时,突感胸闷、气急,咳泡沫痰。急诊入院查体:端坐体位,心率42次/分,双肺满布湿啰音,双下肢无水肿。对该患者的护理,下列哪项不宜()A注意保暖,避免受凉B给予高流量吸氧C平卧位,头偏向一侧D给予少盐、易消化饮食E保持大便通畅

单选题患者既往高血压10余年,未持续治疗,平时血压180/110mmHg,一天前突感心前区剧烈疼痛,大汗。入院检查为急性广泛前壁心梗。此时患者血压变化最可能的是()A血压升高B血压不变C血压降低D可升高也可降低E不明

单选题患者,女性,65岁。血压160/95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示T波低平。下列病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患者有高血脂B患者血压为临界高血压C患者脉压增大D患者可能有动脉硬化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