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为了判断强度均值为38kg/cm2的金属材料在经改进后的强度是否提高,随机抽取了20个样品,测得强度平均值为39.2kg/cm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0年真题]A只提高1.2kg/cm2,强度提高肯定不显著B需要使用单总体t检验来判断改进后的强度是否比原来有显著提高C改进后强度平均值为39.2kg/cm2,确实比原来有所提高D因为没有提供总体标准差的信息,因而无法做出判断

单选题
为了判断强度均值为38kg/cm2的金属材料在经改进后的强度是否提高,随机抽取了20个样品,测得强度平均值为39.2kg/cm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0年真题]
A

只提高1.2kg/cm2,强度提高肯定不显著

B

需要使用单总体t检验来判断改进后的强度是否比原来有显著提高

C

改进后强度平均值为39.2kg/cm2,确实比原来有所提高

D

因为没有提供总体标准差的信息,因而无法做出判断


参考解析

解析:
强度是否有显著提高需使用假设检验进行判断,因没有提供总体标准差,所以应使用单总体t检验。

相关考题:

砖砌体的强度一般为砖的强度与砂浆强度的平均值。()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为了判断强度均值为38kg/cm2的金属材料在经改进后的强度是否提高,随机抽取了20个样品,测得强度平均值为39.2kg/cm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提高1.2kg/cm2,强度提高肯定不显著B.需要使用单总体t检验来判断改进后的强度是否比原来有显著提高C.改进后强度平均值为39. 2kg/cm2,确实比原来有所提高 D.因为没有提供总体标准差的信息,因而无法做出判断

为了判断强度均值为35 kg/cm2的金属材料在经改进后的强度是否提高,随机抽取了 20个样品,测得强度平均值为36. 2 kg/cm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提高1.2 kg/cm2,强度提高肯定不显著B.需要使用单总体t检验来判断改进后的强度是否比原来有显著提高C.改进后强度平均值为36.2 kg/cm2,确实比原来有所提高D.因为没有提供总体标准差的信息,因而无法做出判断

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是由通过标准试验方法测得边长为70.7mm立方体的28d龄期抗压强度平均值确定。( )

抗折强度以一组三个棱柱体抗折结果的平均值为实验结果。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出平均值()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的试验结果。

为了判断改进后的烟丝整丝率是否比原来的87%有所提高,抽取了20天的整丝率数据,发现整丝率的平均值为88%,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只提高了1%,整丝率的提高肯定是不显著的B、平均值为88%,确实比原来有所提高C、需要使用t检验来判断改进后的整丝率是否有显著提高D、因为没有提供总体标准偏差的信息,不能做出判断

某种纤维原有的平均强度不超过6克,现通过改进工艺来提高其平均强度。研究人员测得了100个关于新纤维的强度数据,发现其均值为6.35。假定纤维强度的标准差仍保持为1.19不变,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该问题进行假设检验。检验的拒绝规则是什么?

水泥抗折强度以三个棱柱体的抗折强度平均值为试验结果,三个强度中超出平均值()的值应剔除,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结果A、±5%B、±10%C、±15%D、±20%

混凝土抗压强度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为标准试件,取()作为每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A、3个试件强度的加权平均值B、3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C、6个试件强度的加权平均值

某质量改进小组对生产过程进行了工艺优化以提高产品的抗拉强度,为了验证改进效果,他们收集了改进后的20个样件,测试了抗拉强度的数据。小组计算了抗拉强度的样本均值,改样本均值显示改进后的抗拉强度有所提高。那么,下面的陈述中正确的是()A、改进有效,优化的工艺方案可以确定下来B、不能做出判断,需经专家确认C、不能做出判断,需做技术分析D、需经假设检验,判断样本代表的总体均值是否有显著提高

某金属材料抗拉强度的要求不得少于x=32kg/cm2,抽样后测得:(x)=38kg/cm2,s=1.8kg/cm2,试求工序能力指数Cpl。

在砂浆强度等级M5.0中,5.0表示()。A、抗压强度平均值大于5.0MPaB、抗压强度平均值小于5.0MPaC、抗折强度平均值大于5.0MPaD、抗折强度平均值小于5.0MPa

水泥抗折强度测定结果判断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抗折强度:当三个试件的强度值中有一个超过平均值的±10%时,应取中间值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B、抗折强度:当三个试件的强度值中有一个超过平均值的±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C、抗折强度:当三个试件的强度值中有一个超过平均值的±15%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D、抗折强度:当三个试件的强度值中有两个都超过平均值的±10%时,应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E、抗折强度:当三个试件的强度值中有两个都超过平均值的±10%时,应重做试验

烧结空心砖的强度等级为MU7.5表示()。A、抗压强度平均值大于等于7.5MPaB、抗拉强度平均值大于等于7.5MPaC、抗折强度平均值大于等于7.5MPaD、抗压强度最小值大于等于7.5MPa

利用超声会谈综合法检测某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测得某测区的回弹平均值为38.0,声速平均值为4.80km/s,回弹测试面为浇筑底面,超声波的对测得两测试面为浇筑底面和顶面,试计算该测区的混凝土强度的代表值。

水泥抗折强度以一组三个试件抗折结果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当3个强度中有超出平均值()的,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A、±5%B、±10%C、±15%D、±20%

砖砌体的强度一般为砖的强度与砂浆强度的平均值。

在同样条件下,木材的顺纹受压极限强度要比顺纹受拉极限强度(),平均值约为4500N/cm2。

单选题水泥抗折强度以一组三个试件抗折结果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当3个强度中有超出平均值()的,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A±5%B±10%C±15%D±20%

多选题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哪些批不能按批进行强度推定()。A抗压强度平均值为16.8MPa,标准差为4.56MPaB抗压强度平均值为25.0MPa,标准差为5.50MPaC抗压强度平均值为50.0MPa,标准差为5.55MPaD抗压强度平均值为66.8MPa,标准差为6.50MPa

单选题混凝土抗压强度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为标准试件,取( )作为每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A3个试件强度的加权平均值B3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C6个试件强度的加权平均值D6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

单选题水泥抗折强度以三个棱柱体的抗折强度平均值为试验结果,三个强度中超出平均值()的值应剔除,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结果。A±5%B±10%C±15%D±20%

判断题砖砌体的强度一般为砖的强度与砂浆强度的平均值。A对B错

问答题利用超声会谈综合法检测某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测得某测区的回弹平均值为38.0,声速平均值为4.80km/s,回弹测试面为浇筑底面,超声波的对测得两测试面为浇筑底面和顶面,试计算该测区的混凝土强度的代表值。

问答题某金属材料抗拉强度的要求不得少于x=32kg/cm2,抽样后测得:(x)=38kg/cm2,s=1.8kg/cm2,试求工序能力指数Cpl。

单选题为了判断强度均值为38kg/cm2的金属材料在经改进后的强度是否提高,随机抽取了20个样品,测得强度平均值为39.2kg/cm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0年真题]A只提高1.2kg/cm2,强度提高肯定不显著B需要使用单总体t检验来判断改进后的强度是否比原来有显著提高C改进后强度平均值为39.2kg/cm2,确实比原来有所提高D因为没有提供总体标准差的信息,因而无法做出判断

多选题水泥抗折强度测定结果判断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抗折强度:当三个试件的强度值中有一个超过平均值的±10%时,应取中间值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B抗折强度:当三个试件的强度值中有一个超过平均值的±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C抗折强度:当三个试件的强度值中有一个超过平均值的±15%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D抗折强度:当三个试件的强度值中有两个都超过平均值的±10%时,应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E抗折强度:当三个试件的强度值中有两个都超过平均值的±10%时,应重做试验

单选题混凝土抗压强度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为标准试件,取()作为每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A3个试件强度的加权平均值B3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C6个试件强度的加权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