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纤维原有的平均强度不超过6克,现通过改进工艺来提高其平均强度。研究人员测得了100个关于新纤维的强度数据,发现其均值为6.35。假定纤维强度的标准差仍保持为1.19不变,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该问题进行假设检验。检验的拒绝规则是什么?

某种纤维原有的平均强度不超过6克,现通过改进工艺来提高其平均强度。研究人员测得了100个关于新纤维的强度数据,发现其均值为6.35。假定纤维强度的标准差仍保持为1.19不变,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该问题进行假设检验。检验的拒绝规则是什么?


相关考题:

设对生产某型号电池进行电流强度检验,据以往正常生产经验,电流强度的标准差为0.4安培,而合格率为90%。现用重复抽样方式,要求在95.45%的概率保证下,抽样平均电流强度的极限误差不超过0.08安培,抽样合格的极限误差不超过5%,问必要的抽样数目应为多少?

为了判断强度均值为38kg/cm2的金属材料在经改进后的强度是否提高,随机抽取了20个样品,测得强度平均值为39.2kg/cm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提高1.2kg/cm2,强度提高肯定不显著B.需要使用单总体t检验来判断改进后的强度是否比原来有显著提高C.改进后强度平均值为39. 2kg/cm2,确实比原来有所提高 D.因为没有提供总体标准差的信息,因而无法做出判断

为了判断强度均值为35 kg/cm2的金属材料在经改进后的强度是否提高,随机抽取了 20个样品,测得强度平均值为36. 2 kg/cm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提高1.2 kg/cm2,强度提高肯定不显著B.需要使用单总体t检验来判断改进后的强度是否比原来有显著提高C.改进后强度平均值为36.2 kg/cm2,确实比原来有所提高D.因为没有提供总体标准差的信息,因而无法做出判断

纤维混凝土是以混凝土为基体,外掺各种纤维材料而成,掺入纤维的目的是( )。 A、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脆性 B、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脆性 C、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降低其脆性 D、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降低其脆性

某纺织厂生产人造纤维,已知其平均拉力强度为1.56公斤,标准差为0.22公斤。现在进行某种工艺改革试验,改革后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若改革后质量没有明显下降,则可进行全面改革,否则就不准备改革。现抽取了50个样本,测得样本的平均拉力强度为1.46公斤,人造纤维的拉力强度服从正态分布。试利用样本的观察结果,对是否进行这项工艺改革作出决策。(a=0.05)

桥梁结构混凝土材质强度的评定标度,是根据( )的取值范围确定的。A.推定强度匀质系数Kbt和平均强度匀质系数KbmB.强度推定值?cu,eC.强度标准差D.测区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

某种纤维原有的平均强度不超过6克,现通过改进工艺来提高其平均强度。研究人员测得了100个关于新纤维的强度数据,发现其均值为6.35。假定纤维强度的标准差仍保持为1.19不变,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该问题进行假设检验。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你的结论是什么?

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哪些批不能按批进行强度推定()。A、抗压强度平均值为16.8MPa,标准差为4.56MPaB、抗压强度平均值为25.0MPa,标准差为5.50MPaC、抗压强度平均值为50.0MPa,标准差为5.55MPaD、抗压强度平均值为66.8MPa,标准差为6.50MPa

对于按批抽样检测的构件,当全部测点的强度标准差出现()情况时,该批构件应全部按单个构件检测。A、当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小于或等于25MPa时,其标准差大于5.0MPaB、当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大于25MPa时,其标准差大于6.0MPaC、当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小于或等于25MPa时,其标准差大于4.5MPaD、当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大于25MPa时,其标准差大于5.5MPa

某质量改进小组对生产过程进行了工艺优化以提高产品的抗拉强度,为了验证改进效果,他们收集了改进后的20个样件,测试了抗拉强度的数据。小组计算了抗拉强度的样本均值,改样本均值显示改进后的抗拉强度有所提高。那么,下面的陈述中正确的是()A、改进有效,优化的工艺方案可以确定下来B、不能做出判断,需经专家确认C、不能做出判断,需做技术分析D、需经假设检验,判断样本代表的总体均值是否有显著提高

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GB13544-2011)标准中强度标准值是具有95%保证概率的强度。本标准中,样本容量为(),强度标准值等于()。A、10.平均值减去1.83倍标准差B、10.平均值减去1.80倍标准差C、5.平均值减去1.83倍标准差D、5.平均值减去1.80倍标准差

某纤维的强力服从N(μ,1.192)。原设计的平均强力为6克。现改进工艺后,测得100个强力数据的均值为6.35,假定标准差不变。如果要检验均值的提高是否工艺改进的结果,则合理的零假设与备择假设应为()A、H0:μ>6H1:μ<6B、H0:μ<6H1:μ>6C、H0:μ≤6H1:μ>6D、H0:μ=6H1:μ≠6

工艺上要求棉纤维的断裂强度为5.5g,现对一新品系的断裂强度测定8次,得结果为:5.5,4.4,4.9,5.4,5.3,5.3,5.6,5.1(g)。问此新品系的断裂强度是否符合工艺要求?试用符号检验法进行检验。

纤维吸湿后,其强度一般会()。A、提高B、降低C、不变

水泥抗折强度测定结果判断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抗折强度:当三个试件的强度值中有一个超过平均值的±10%时,应取中间值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B、抗折强度:当三个试件的强度值中有一个超过平均值的±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C、抗折强度:当三个试件的强度值中有一个超过平均值的±15%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D、抗折强度:当三个试件的强度值中有两个都超过平均值的±10%时,应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E、抗折强度:当三个试件的强度值中有两个都超过平均值的±10%时,应重做试验

某混凝土工程,采用拔出法按批检测混凝土强度,15个测点的强度换算值平均值为43.5Mpa,标准差为3.0Mpa,则该批构件的强度推定值为38.6Mpa。

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GB13544-2011)标准中强度标准值是具有95%保证概率的强度。本标准中,样本容量为(),强度标准值等于()。A、10;平均值减去1.83倍标准差B、10;平均值减去1.80倍标准差C、5;平均值减去1.83倍标准差D、5;平均值减去1.80倍标准差

对按批检测的构件,当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出现下列哪些情况时,该批构件应全部按单个构件检测()A、混凝土强度平均值小于25MPa,标准差大于5MPa时。B、混凝土强度平均值小于25MPa,标准差大于4.5MPa时。C、混凝土强度平均值不小于25MPa且不大于60MPa,标准差大于5.5MPa时。D、混凝土强度平均值不小于25MPa且不大于50MPa,标准差大于5.5MPa时。

200根棉纤维的束纤维强度为600cN,用单纤维测定法测得粘胶纤维的平均单强为3cN,则两种纤维的单纤维强度相等。

问答题工艺上要求棉纤维的断裂强度为5.5g,现对一新品系的断裂强度测定8次,得结果为:5.5,4.4,4.9,5.4,5.3,5.3,5.6,5.1(g)。问此新品系的断裂强度是否符合工艺要求?试用符号检验法进行检验。

问答题某种纤维原有的平均强度不超过6克,现通过改进工艺来提高其平均强度。研究人员测得了100个关于新纤维的强度数据,发现其均值为6.35。假定纤维强度的标准差仍保持为1.19不变,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该问题进行假设检验。检验的拒绝规则是什么?

判断题200根棉纤维的束纤维强度为600cN,用单纤维测定法测得粘胶纤维的平均单强为3cN,则两种纤维的单纤维强度相等。A对B错

判断题某混凝土工程,采用拔出法按批检测混凝土强度,15个测点的强度换算值平均值为43.5Mpa,标准差为3.0Mpa,则该批构件的强度推定值为38.6Mpa。A对B错

单选题当木材的含水率少于纤维饱和点,继续干燥木材时,则其()。A强度提高,干缩增大B强度提高,干缩不变C强度不变,干缩增大D强度下降,干缩不变

单选题某工程师声称其新发现的工艺技术可使产品的平均抗拉强度至少增加20kg,为了检验他的说法,某黑带在现有工艺条件下和新工艺条件下各抽取20件产品,并采用双样本t检验,假定数据正态且两种工艺条件下的方差相等,得到结果如下:现有工艺条件下的抗拉强度均值为200kg,新工艺下的抗拉强度均值为225kg,均值之差(新工艺减现有工艺)的95%的单侧置信区间下限为15kg。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认为工程师的说法正确,即新工艺比现有工艺生产的产品平均抗拉强度至少增加20kgB没有足够的理由认为工程师的说法正确,即不能断言新工艺比现有工艺的产品平均抗拉强度至少增加20kgC可以认为新工艺比现有工艺生产的产品平均抗拉强度增加了25kgD信息不全,根据上述信息无法得出结论

问答题某种纤维原有的平均强度不超过6克,现通过改进工艺来提高其平均强度。研究人员测得了100个关于新纤维的强度数据,发现其均值为6.35。假定纤维强度的标准差仍保持为1.19不变,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该问题进行假设检验。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你的结论是什么?

单选题某厂生产的一种合金线,长期以来其抗拉强度服从正态分布,总体均值为1035.6,今用新工艺,从中随机抽取10根进行试验,测得了抗拉强度的数据。试问在显著性水平0.05时,能否认为抗拉强度的均值有显著提高?请问应采用何假设检验?()A1-SampleZB1-SampleTC2-SampleTD2-Propor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