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样骨瘤瘤巢直径一般不超过 A、0.5cmB、1.0cmC、1.5cmD、2.0cmE、2.5cm

骨样骨瘤瘤巢直径一般不超过

A、0.5cm

B、1.0cm

C、1.5cm

D、2.0cm

E、2.5cm


相关考题:

骨样骨瘤典型X线特征是 A、直径不超过2cm瘤巢及伴有周围硬化B、好发于胫股骨C、发生于松质骨,很少出现钙化D、起源于骨膜下者为紧贴骨质的软组织肿块E、好发于尺桡骨

"皂泡影"见于A、骨巨细胞瘤B、软骨瘤C、骨瘤D、软骨母细胞瘤E、骨样骨瘤

MR影像上常可见到液-液平面的病变是( ) A、骨母细胞瘤B、骨样骨瘤C、内生软骨瘤D、骨软骨瘤E、动脉瘤样骨囊肿

骨样骨瘤特征性X线、CT表现为A、好发于胫骨和股骨干骺端B、骨质破坏形成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透亮瘤巢,直径不超过2cm,周围有反应性骨硬化,其中央常见斑点状钙化或骨化影C、发生于松质骨,很少出现钙化D、起源于骨膜下者表现为紧贴骨皮质的软组织肿块E、好发于颅骨

对骨样骨瘤描述不正确的是( )A、骨样骨瘤起病隐匿,初起为局限性固定疼痛与压痛。疼痛可因劳累加重,休息后缓解或消失。经半年以上发展为持续性剧痛,可影响睡眠B、位于长骨骨干皮质部的骨样骨瘤可引起显著的皮质骨反应性增生,部位浅表者可触及骨干的局限性膨胀C、常可触及皮下骨性硬度肿块,肿块不与皮肤粘连,无压痛,表面可以光滑也可呈分叶状表现为凹凸不平。形成表面滑囊炎时有疼痛与囊状感D、X线病损为圆形或椭圆形阴影,直径一般在1cm左右。位于骨干者,骨皮质上可见致密阴影,整段骨干变粗,致密,其间有小透亮区,中央可见小死骨,构成形似鸟眼的“瘤巢”E、“瘤巢”为低密度CT值,巢内可见钙化,巢周围有CT值高低不等的高密度区

骨样骨瘤由以下哪两部分组成 ( ) A、瘤巢和周围骨质硬化区B、瘤巢和周围骨质破坏区C、砂粒样物质和周围骨质破坏区D、砂粒样物质和周围骨质硬化区E、瘤巢和砂粒样物质

与骨样骨瘤的CT表现不符的是 ( ) A、圆形或类圆形的境界清晰的低密度灶B、瘤巢中可有不规则钙化周围环绕低密度晕环C、瘤巢增强后中度强化D、瘤巢周不同程度的反应性骨增生可致瘤巢被隐匿E、邻近骨膜增生

骨样骨瘤由以下哪两部分组成A.瘤巢和周围骨质硬化区B.瘤巢和周围骨质破坏区C.沙粒样物质和周围骨质破坏区D.沙粒样物质和周围骨质硬化区E.瘤巢和沙粒样物质

下列骨肿瘤属于恶性的是 A、骨髓瘤B、骨巨细胞瘤C、骨样骨瘤D、骨软骨瘤E、骨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