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率为17%)存货核算采用实际成本法计价, 2006年12月20日盘点存货时发现甲材料有20000元的毁损(无残值),属于非正常损失。2006年12月31日经批准后的处理意见是:由保管员赔偿2340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负担。企业为该项存货毁损业务在2006年12月份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A.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3400 贷:原材料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3400B.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0000 贷:原材料 20000C.借:其他应收款 2340 营业外支出 1766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0000D.借:其他应收款 2340 管理费用 2106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3400E.借:其他应收款 2340 营业外支出 2106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3400

某企业(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率为17%)存货核算采用实际成本法计价, 2006年12月20日盘点存货时发现甲材料有20000元的毁损(无残值),属于非正常损失。2006年12月31日经批准后的处理意见是:由保管员赔偿2340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负担。企业为该项存货毁损业务在2006年12月份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

A.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3400 贷:原材料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3400

B.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0000 贷:原材料 20000

C.借:其他应收款 2340 营业外支出 1766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0000

D.借:其他应收款 2340 管理费用 2106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3400

E.借:其他应收款 2340 营业外支出 2106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3400


相关考题:

按照我国现行制度规定,单位按照实际成本核算存货时,领用或发出存货可采用哪些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 A.先进先出法B.加权平均法C.后进先出法D.个别计价法

甲超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采用毛利率法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该超市2004年11月商品销售收入总额1000万元(其中包括当期实际发生的销售折让30万元)。当期实际发生现金折扣10万元。当期发生销售退回20万元。本期计划毛利率20%,则甲企业2004年11月份已销商品的实际成本是( )万元。A.760B.752C.784D.800

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当该企业在建工程领用自产的、实际成本为38000元,计税价格为46000元的水泥时,计入在建工程成本的金额应为44460元。( )A.正确B.错误

发出存货成本按实际成本核算时,采用哪种方法计算的存货实际成本接近于本期进货成本()。A、后进先出法B、先进先出法C、个别计价法D、加权平均法

存货的日常核算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进行。实际成本法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存货品种简单、采购业务不多的企业。()

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时,影响加权平均单价的因素有( )。 A.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B.月末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C.本月进货实际成本之和D.月初库存存货数量E.本月进货数量之和

某商业零售企业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零售的各种商品增值税适用税率均为17%,各种商品在购进时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均按规定进行抵扣。2016年度发生的存货损失及处置情况汇总如下:

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存货时,存货采购成本包括为采购存货所支付的所有款项。 ()

无论企业对存货采用实际成本核算还是计划成本核算,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存货项目反映的都是存货的实际成本。()

1、企业核算发出存货的成本时,可以采用多种实际成本核算方法,其中在物价持续上升时,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的成本核算方法是A.个别计价法B.先进先出法C.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D.移动加权平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