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碳量为0.7%的钢坯,最高加热温度为1180℃,则理论过烧温度为()℃。 A.1280B.1350C.1400D.1450

含碳量为0.7%的钢坯,最高加热温度为1180℃,则理论过烧温度为()℃。

A.1280

B.1350

C.1400

D.1450


相关考题:

铁碳合金相图中,共析点的温度为727℃,含碳量为0.77%。()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钢的最高加热温度是根据钢的含碳量确定的,主要是防止()。 A、过热、过烧B、变形C、脱碳D、氧化烧损

锻造加热温度过高会产生过热、过烧。以下不是过烧导致的有()。 A.晶粒急剧长大B.表层氧化C.含碳量下降D.晶界物质氧化

钢坯加热过程中表面形成氧化铁皮的原因是( )。 A、 加热温度高B、 炉气为还原性气氛C、 炉气为氧化性气氛D、 钢的含碳量高。

当钢坯处于( )时,可提高加热速度。 A、 钢坯断面较小B、 钢坯断面较大C、含碳量较少D、 含碳量较高

加热操作中,目测加热钢坯(锭)的温度,如钢坯(锭)金属颜色为黄白色,则温度大概在( )。A.530~580℃B.780~880℃C.1250~1300℃

根据不同钢种、不同规格钢坯制定的最高加热温度为钢加热的上限。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两个含碳量为1.2%碳钢薄试样,分别加热到780℃和900℃并保温相同的时间,奥氏体化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冷至室温。试分析: (1)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晶粒较粗大? (2)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含碳量较多? (3)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残余奥氏体较少? (4)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未溶碳化物较少? (5)你认为哪个温度淬火合适?为什么?

有两个含量碳量为1.2%的碳钢薄试样,分别加热到780℃和860℃并保温,使之达到平衡状态,然后以大于Vc的冷却速度冷至室温,试问: ①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晶粒较粗大?②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含碳量较多? ③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残余奥氏体较多?④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未溶碳化物较少? ⑤认为哪个温度淬火合适?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