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22岁,右眼连续戴角膜接触镜2周,出现眼红、眼痛、视力下降11天。眼部检查:右眼视力F.C./30mm,眼睑红肿(+++),睑痉挛(+++),混合充血(+++),角膜中央部见7mm×7mm环形浸润,角膜后弹力层皱折和2mm黄白色前房积脓。为明确诊断,下述哪项检查最有意义 A、病灶刮片镜检、培养或组织活检B、共焦显微镜检测C、PCR技术等免疫学检测D、眼部B型超声波检查E、使用敏感抗生素试验性治疗,观察对治疗的反应

患者,女性,22岁,右眼连续戴角膜接触镜2周,出现眼红、眼痛、视力下降11天。眼部检查:右眼视力F.C./30mm,眼睑红肿(+++),睑痉挛(+++),混合充血(+++),角膜中央部见7mm×7mm环形浸润,角膜后弹力层皱折和2mm黄白色前房积脓。为明确诊断,下述哪项检查最有意义

A、病灶刮片镜检、培养或组织活检

B、共焦显微镜检测

C、PCR技术等免疫学检测

D、眼部B型超声波检查

E、使用敏感抗生素试验性治疗,观察对治疗的反应


相关考题:

患者左眼戴角膜接触镜后,红痛3天,查:左眼矫正视力0.8,结膜混合充血,角膜上有直径2mm的灰白色浸润灶,荧光素染色阳性,前房Tyndall阳性但无积脓,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B、匍行性角膜溃疡C、真菌性角膜溃疡D、病毒性角膜溃疡E、蚕蚀性角膜溃疡

患者男,32岁,打羽毛球时被同伴的球拍击中右眼,右眼红痛、视力下降。6小时后右眼视力下降更明显,眼痛加剧伴同侧头痛,自觉恶心,呕吐一次。VodFC/30cm,加镜不能矫正视力,Vos 1.5。眼部检查:右眼睑红肿、皮下淤血,结膜混合充血(++),未见巩膜创口,角膜上皮雾样水肿、基质层水肿、后弹力层皱折(++),前房轴深约3CT、房水呈血性、下方血性液平3mm,瞳孔圆形、直径5mm,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消失,晶状体透明,眼底检查隐见视盘,未能看清黄斑和视网膜细节。左眼眼部检查未见异常。目前最有必要做的辅助检查是A、眼压测量B、房角镜检查C、三面镜检查D、UBME、B超测得患眼眼压50mmHg,最适当的处理是A、给予降眼压药物B、前房穿刺C、前房冲洗D、抗青光眼手术E、睫状体光凝若前房积血不能吸收,高眼压持续,最常出现的并发症是A、继发性出血B、玻璃体积血C、溶血性青光眼D、血影细胞性青光眼E、角膜血染

男,15岁,左眼视力手动。曾戴接触镜2年,发病2天,患者自述眼剧烈疼痛,畏光流泪,眼睑红肿,球结膜混合充血水肿,角膜浸润,前房积脓2mm,角膜溃疡直径4mm。此时确诊病原首先选择的检查是( )A、真菌培养B、细菌培养C、阿米巴培养D、病毒学检查E、以上都不是

患者,男性,45岁,左眼被谷粒射伤后红、痛、视力下降一月余。眼部检查:左眼视力0.04,眼睑轻度红肿,睑痉挛(±),混合充血(+++),角膜中央偏下方见菊花团样灰白色病灶,大小约5mm×6mm,略高于角膜表面,病灶中央部溃疡,前房下方见黄白色积脓,高2mm,瞳孔7mm×7mm(曾用过1%阿托品)。根据上述表现,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细菌性角膜溃疡B、真菌性角膜炎C、坏死型角膜基质炎D、棘阿米巴角膜炎E、盘状角膜炎

患者右眼戴接触镜后,红痛5d,检查右眼矫正视力为0.8,结膜混合充血,角膜上有直径为1mm的灰白色浸润灶,荧光素染色阳性,前房Tyndall阳性但无积脓。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溃疡B、病毒性角膜溃疡C、真菌性角膜溃疡D、匐行性角膜溃疡E、蚕食性角膜溃疡最重要的治疗方法首选 ( )A、两性霉素滴眼液B、地塞米松滴眼液C、高浓度抗生素滴眼液频繁点眼D、抗病毒滴眼液E、全身应用抗生素

患者,男性,19岁,双眼"近视"9年。曾戴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良好。最近2年发现近视度数加深较快。眼部检查:右眼0.2,戴镜矫正视力1.0;左眼0.1,矫正视力0.4。双眼均无充血,右眼角膜透明,角膜中央向前隆起,呈锥状,中央变薄。左眼角膜向前锥状突起、变薄更明显,中央部出现明显的全层角膜混浊。验光结果:右眼-5.75DS-3.75DC×170°→1.0左眼-6.50DS-5.65DC×150°→0.4。患者最可能的诊断及对诊断最有帮助的辅助检查是A、超角膜中央厚度测量B、复合性近视散光OUC、圆锥角膜OU角膜地形图检查D、圆锥角膜OUE、复合性近视散光OU屈光不正性弱视OS同视机检查患者左眼角膜中央部混浊,最可能的原因是A、长期戴角膜接触镜引起的角膜创伤B、圆锥角膜并发的先天性角膜混浊C、急性圆锥角膜D、急性圆锥角膜消退后残留的角膜混浊E、大泡性角膜病变

患者男,45岁,左眼被谷粒射伤后红、痛、视力下降一月余。眼部检查:左眼视力0.04,眼睑轻度红肿,睑痉挛(±),混合充血(+++),角膜中央偏下方见菊花团样灰白色病灶,大小约5mm×6mm,略高于角膜表面,病灶中央部溃疡,前房下方见黄白色积脓,高2mm,瞳孔7mm×7mm(曾用过1%阿托品)。根据上述表现,最可能的诊断是A、细菌性角膜溃疡B、真菌性角膜炎C、坏死型角膜基质炎D、棘阿米巴角膜炎E、盘状角膜炎

患者男,19岁,双眼“近视”9年。曾戴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良好。最近2年发现近视度数加深较快。眼部检查:右眼0.2,戴镜矫正视力1.0;左眼0.1,矫正视力0.4。双眼均无充血,右眼角膜透明,角膜中央向前隆起,呈锥状,中央变薄。左眼角膜向前锥状突起、变薄更明显,中央部出现明显的全层角膜混浊。验光结果:右眼-5.75DS-3.75DCX170°→1.0左眼-6.50DS-5.65DCX150°→0.4。患者最可能的诊断及对诊断最有帮助的辅助检查是A、复合性近视散光OU角膜地形图检查B、复合性近视散光OUA超角膜中央厚度测量C、圆锥角膜OU角膜地形图检查D、圆锥角膜OUA超角膜中央厚度测量E、复合性近视散光OU屈光不正性弱视OS同视机检查患者左眼角膜中央部混浊,最可能的原因是A、长期戴角膜接触镜引起的角膜创伤B、圆锥角膜并发的先天性角膜混浊C、急性圆锥角膜D、急性圆锥角膜消退后残留的角膜混浊E、大泡性角膜病变

患者女,22岁,右眼连续戴角膜接触镜2周,出现眼红、眼痛、视力下降11天。眼部检查:右眼视力F.C./30mm,眼睑红肿(+++),睑痉挛(+++),混合充血(+++),角膜中央部见7mm×7mm环形浸润,角膜后弹力层皱褶和2mm黄白色前房积脓。为明确诊断,下述检查最有意义的是A、病灶刮片镜检、培养或组织活检B、共焦显微镜检测C、PCR技术等免疫学检测D、眼部B型超声波检查E、使用敏感抗生素试验性治疗,观察对治疗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