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CK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中CK浓度在急性心梗(AMI)发作后3~8h升高,达峰时间在10~36hB、AMI发病后8h内查血CK不高,不应轻易除外AMI的诊断C、肌肉损伤和肌肉疾病时,CK增高D、CK测定诊断AMI的灵敏度低,特异性最高E、某些AMI患者血中CK可正常

关于CK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中CK浓度在急性心梗(AMI)发作后3~8h升高,达峰时间在10~36h

B、AMI发病后8h内查血CK不高,不应轻易除外AMI的诊断

C、肌肉损伤和肌肉疾病时,CK增高

D、CK测定诊断AMI的灵敏度低,特异性最高

E、某些AMI患者血中CK可正常


相关考题:

根据CK及其同工酶诊断AMI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MI发病8小时内CK不高,则可排除AMIB.AMI发病24小时CK的测定意义最大C.发病24小时,CK小于参考值上限,可除外AMID.CK基础值极低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时,其CK升高后可在正常范围内E.心肌梗死范围小,CK可不升高

AMI发病时,关于外周血CK活性的变化说法不对的是()。 A、6-8小时升高B、峰值在10-36小时之间C、CK活性先于MYO升高D、3-4天后恢复到正常水平

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标志物浓度在AMI发作后升高时间正确的是A、MB-1~3小时B、CK-3~8小时C、LD-8~18小时D、CTnT-3~6小时E、CK-MB--9~30小时

根据CK及其同工酶诊断AMI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MI发病8小时内CK不高,则可排除AMIB、AMI发病24小时CK的测定意义最大C、发病24小时,CK小于参考值上限,可除外AMID、CK基础值极低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时,其CK升高后可在正常范围内E、心肌梗死范围小,CK可不升高

AMI发生后,CK-MB在血清中开始升高的时间为A.2~4hB.4~6hC.12~24hD.8~12hE.6~8h

在AMI发病3~8小时CK水平即明显增高,其峰值在10~36小时,3~4天恢复正常。如果在AMI病程中检测CK再次升高,提示再次发生心肌梗死。

44、CK增高临床意义 (1)心脏疾患:①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4~10小时开始增高,12~36小时达高峰(可高达正常上限的10~12倍),72~96小时后恢复正常,是AMI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之一。在AMI病程中,如CK再次升高,往往说明心肌再次梗死。②病毒性心肌炎:CK活性也明显升高。 (2)其他 ①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又称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患者血中,CK极度增高,而后随病程延长逐步下降;②各种原因的骨骼肌损伤、甚至在肌内注射及心导管术、电复律等时,均可引起CK活性升高。

下列关于CK及同工酶叙述正确的是A.CK-MB是目前公认的诊断AMI较有价值的生化指标B.血清CK活性水平有助于判断溶栓后再灌注情况C.病毒性心肌炎时,CK会升高D.适用于发病时间较长的AMI和亚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16、在AMI发病3~8小时CK水平即明显增高,其峰值在10~36小时,3~4天恢复正常。如果在AMI病程中检测CK再次升高,提示再次发生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