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60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AAI起搏器,下限起搏频率设定为800ms(频率为75次/分)。近来有心悸症状就诊,心电图检查见图4-8-19。心电图上可见长、短两种心房起搏间期,最可能的原因是A、起搏器电池耗竭B、频率滞后功能C、感知过度D、感知不良E、电极脱位避免发生上述现象的简单而可行的解决方法是A、更换起搏器B、关闭频率滞后功能C、提高感知阈值D、降低心房起搏输出电压E、重新放置电极避免发生上述现象的另一种解决方法是A、缩短心房不应期B、调整滞后功能参数C、降低心房起搏输出电压D、将起搏器心房感知电极极性设置为双极E、增加心房起搏脉冲宽度
患者女性,60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AAI起搏器,下限起搏频率设定为800ms(频率为75次/分)。近来有心悸症状就诊,心电图检查见图4-8-19。
心电图上可见长、短两种心房起搏间期,最可能的原因是A、起搏器电池耗竭
B、频率滞后功能
C、感知过度
D、感知不良
E、电极脱位
避免发生上述现象的简单而可行的解决方法是A、更换起搏器
B、关闭频率滞后功能
C、提高感知阈值
D、降低心房起搏输出电压
E、重新放置电极
避免发生上述现象的另一种解决方法是A、缩短心房不应期
B、调整滞后功能参数
C、降低心房起搏输出电压
D、将起搏器心房感知电极极性设置为双极
E、增加心房起搏脉冲宽度
相关考题:
关于起搏器的工作参数的表述,正确的是A、AV间期通常不能被程控调整B、起搏器的输出电压通常设定为起搏阈值的2~3倍C、感知电极的极性设定为单极时可减少外界电磁干扰D、当起搏器输出电压固定时,脉宽越宽输出能量越小E、通常将起搏设定为双极,感知设定为单极
DDD起搏器置入患者,基础起搏间期设定为660ms,PAV间期设定为180ms,心电图如图4-8-9所示(走纸速度为25mm/s),根据该心电图显示的起搏现象,应判断为A、起搏功能异常B、感知不良C、频率滞后功能开启D、起搏器非竞争性心房起搏(NCAP)功能开启E、心室安全起搏(VSP)功能开启
患者男性,63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而植入DDD起搏器,为了解起搏器功能而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当自身心房率低于起搏器下限频率,而自身的PR间期短于起搏器的AV间期时,心电图表现为A、DDD模式B、AAI模式C、VVI模式D、VAT模式E、自身心律当自身心房率快于起搏器下限频率,而自身的PR间期长于起搏器的AV间期时,心电图表现为A、DDD模式B、AAI模式C、VVI模式D、VAT模式E、自身心律当自身心房率快于起搏器下限频率,而自身的PR间期短于起搏器的AV间期时,心电图表现为A、DDD模式B、AAI模式C、VVI模式D、VAT模式E、自身心律如果心房电极感知经心室逆传的心房波后出现心动过速,频率和起搏器的上限频率相近,最可能的心动过速为A、房性心动过速B、室性心动过速C、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D、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E、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终止上述心动过速最有效的方法为A、静注维拉帕米B、静注普罗帕酮C、静注利多卡因D、静注胺碘酮E、磁铁试验
患者女性,67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AAI起搏器5年。近1周来反复出现头晕、乏力、黑朦。活动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如图4-8-14所示。图4-8-14提示A、起搏器故障B、电极导线断裂C、磁铁试验D、肌电干扰E、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图4-8-14出现长间距的原因为A、感知不良B、感知过度C、起搏功能障碍D、感知过度+起搏功能障碍E、感知不良+起搏功能障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是A、降低感知灵敏度B、增加感知灵敏度C、增加起搏电压D、降低起搏电压E、以上都不是
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起搏下限频率设定为1000ms(频率为60次/分),AV间期设定为200ms,心电图如图4-8-20所示。该心电图的正确诊断是A、心房感知不良B、心室感知不良C、心室起搏功能异常D、心房感知不良+心室起搏功能异常E、心房感知不良+心室感知不良图中产生短AV间期的原因是A、心室安全起搏(VSP)B、非竞争性心房起搏(NCAP)C、心室自动阈值夺获功能D、AV间期自动搜索功能E、起搏器功能障碍关于心室安全起搏(VSP)的描述,错误的是A、VSP的特征性AV间期为110msB、VSP仅在心房起搏事件后启动,心房感知事件不能启动C、心房起搏脉冲后触发AV间期,包括心室空白期、交叉感知窗及正常感知窗,只有落入正常感知窗的电信号才能触发VSPD、引发VSP的电信号包括自主心房波、心室波,也可以是肌电信号、电磁干扰信号等E、VSP可防止心室感知器交叉感知其他电信号而抑制心室起搏脉冲的输出,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患者女性,57岁,因房室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图4-8-17A为植入起搏器后3个月复查的心电图,图4-8-17B为植入起搏器后6个月复查的心电图。图4-8-17A提示A、右心房起搏B、右心室起搏C、左心房起搏D、左心室起搏E、双腔起搏图4-8-17B提示A、右心房起搏B、右心室起搏C、左心房起搏D、左心室起搏E、双腔起搏该患者心电图发生改变的原因可能是A、起搏功能异常B、感知功能异常C、电极脱落D、电极移位E、电池耗竭
患者女,67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SSI起搏器,术后3个月程控,患者诉活动时起搏器植入部位肌肉跳动,查体:心率70次/min,心电图示心室起搏心律,此时可尝试程控的内容()A降低感知灵敏性B延长不应期C将起搏模式改变为AOOD提高起搏频率E关闭滞后功能
患者男性,63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而植入DDD起搏器,为了解起搏器功能而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当自身心房率快于起搏器下限频率,而自身的PR间期长于起搏器的AV间期时,心电图表现为()。A、DDD模式B、AAI模式C、VVI模式D、VAT模式E、自身心律
患者男性,63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而植入DDD起搏器,为了解起搏器功能而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如果心房电极感知经心室逆传的心房波后出现心动过速,频率和起搏器的上限频率相近,最可能的心动过速为()。A、房性心动过速B、室性心动过速C、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D、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E、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
患者男性,63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而植入DDD起搏器,为了解起搏器功能而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当自身心房率低于起搏器下限频率,而自身的PR间期短于起搏器的AV间期时,心电图表现为()。A、DDD模式B、AAI模式C、VVI模式D、VAT模式E、自身心律
患者女性,65岁,冠心病,下壁心肌梗死。10年前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置入VVI起搏器,起搏频率设置在72次/分。患者起搏频率由初始72次/分下降至目前的40次/分,应考虑()A、起搏器功能障碍B、起搏器电池耗竭C、起搏器感知障碍D、起搏器功能正常E、起搏器频率降低
单选题患者女性,60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AAI起搏器,下限起搏频率设定为800ms(频率为75次/分)。近来有心悸症状就诊,心电图检查见图4-8-19。 避免发生上述现象的另一种解决方法是()。A 缩短心房不应期B 调整滞后功能参数C 降低心房起搏输出电压D 将起搏器心房感知电极极性设置为双极E 增加心房起搏脉冲宽度
单选题患者女性,57岁,因房室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图4-8-17A为植入起搏器后3个月复查的心电图,图4-8-17B为植入起搏器后6个月复查的心电图。 该患者心电图发生改变的原因可能是()。A 起搏功能异常B 感知功能异常C 电极脱落D 电极移位E 电池耗竭
单选题患者男性,65岁,植入起搏器4年。复查心电图如图4-8-8所示,提示()。A 起搏器起搏功能异常,感知功能正常B 起搏器起搏功能异常,感知功能异常C 起搏器起搏功能正常,感知功能不良D 起搏器起搏功能正常,感知过度E 起搏器起搏功能正常,感知功能正常
单选题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起搏下限频率设定为1000ms(频率为60次/分),AV间期设定为200ms,心电图如图4-8-20所示。 图中产生短AV间期的原因是()。A 心室安全起搏(VSP)B 非竞争性心房起搏(NCAP)C 心室自动阈值夺获功能D AV间期自动搜索功能E 起搏器功能障碍
单选题患者女性,65岁,冠心病,下壁心肌梗死。10年前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置入VVI起搏器,起搏频率设置在72次/分。患者起搏频率由初始72次/分下降至目前的40次/分,应考虑()A起搏器功能障碍B起搏器电池耗竭C起搏器感知障碍D起搏器功能正常E起搏器频率降低
单选题患者女性,60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AAI起搏器,下限起搏频率设定为800ms(频率为75次/分)。近来有心悸症状就诊,心电图检查见图4-8-19。 心电图上可见长、短两种心房起搏间期,最可能的原因是()。A 起搏器电池耗竭B 频率滞后功能C 感知过度D 感知不良E 电极脱位
单选题患者女性,60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AAI起搏器,下限起搏频率设定为800ms(频率为75次/分)。近来有心悸症状就诊,心电图检查见图4-8-19。 避免发生上述现象的简单而可行的解决方法是()。A 更换起搏器B 关闭频率滞后功能C 提高感知阈值D 降低心房起搏输出电压E 重新放置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