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2岁,因“面部红斑、丘疹、斑块伴发热5 d”来诊。皮肤科查体:面部见散在的椭圆形红色斑块,表面有颗粒状假性水疱。最可能的诊断是A、结节性红斑B、过敏性紫癜C、硬红斑D、红斑性肢痛病E、变应性皮肤血管炎F、脂膜炎G、Sweet综合征治疗药物为(提示 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核左移。)A、青霉素B、红霉素C、四环素D、糖皮质激素E、美满霉素F、阿奇霉素G、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采取的治疗措施是(提示 尿常规:蛋白质(++),并见颗粒管型。)A、低蛋白饮食B、糖皮质激素C、应用氨苯砜D、口服雷公藤E、口服非甾体消炎药F、口服碘化钾G、应用青霉素

患者女,42岁,因“面部红斑、丘疹、斑块伴发热5 d”来诊。皮肤科查体:面部见散在的椭圆形红色斑块,表面有颗粒状假性水疱。最可能的诊断是A、结节性红斑

B、过敏性紫癜

C、硬红斑

D、红斑性肢痛病

E、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F、脂膜炎

G、Sweet综合征

治疗药物为(提示 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核左移。)A、青霉素

B、红霉素

C、四环素

D、糖皮质激素

E、美满霉素

F、阿奇霉素

G、β-内酰胺酶抑制剂

可采取的治疗措施是(提示 尿常规:蛋白质(++),并见颗粒管型。)A、低蛋白饮食

B、糖皮质激素

C、应用氨苯砜

D、口服雷公藤

E、口服非甾体消炎药

F、口服碘化钾

G、应用青霉素


相关考题:

脂溢性皮炎典型损害为( )A.暗黄红色丘疹或斑片,边缘清楚,表面被覆油腻性鳞屑B.红色丘疹或斑块,边缘不清楚,表面有黄色厚痂C.红色丘疹或斑块,边缘不清楚,表面有灰色鳞屑D.暗黄红色丘疼或斑片,边缘清楚,表面被覆干燥灰白色鳞屑E.红斑和丘疹,边缘清楚,表面被覆银白色鳞屑

患者女性,48岁。因“面、颈部及双手丘疹伴痒8年,复发加重3个月”就诊。患者分别于2001年6月和2003年5月两次类似发病住院。外用激素药物和口服维生素C等后逐渐好转。本次入院前3个月自手背和面部起疹,逐渐泛发至双手臂及背部,瘙痒明显。自发病以来患者烦躁不安,睡眠差,食欲可,无发热。皮肤科检查:面部、双手背可见大片状红斑块,部分肥厚、苔藓化,较多抓痕。背部及双上肢散在米粒大小红色丘疹。本病的发病机制一般认为属于A、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B、细菌疹C、结缔组织病D、皮肤急性日光损伤性反应E、迟发型变态反应最可能的诊断A、系统性红斑狼疮B、异位性皮炎C、多形红斑型药疹D、多形性日光疹E、日光性皮炎

患者女,30岁,因右面部灰蓝色斑块20余年入院。查体见右面部斑块分布于右前额、眼周、颧部、颊部皮肤及右眼结膜,由呈蓝色、灰色的斑点所构成。诊断首先要考虑A、黑色素细胞痣B、蓝痣C、蒙古斑D、太田痣E、伊藤痣

肿胀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是()。 A、境界清楚的盘状红色斑块、粘着性鳞屑、毛囊角栓B、境界清楚的皮下结节或斑块C、面颊部、鼻背、耳廓、手足和膝肘部紫红色斑块D、多环状隆起性红斑或风团样斑块E、暴露部位红斑,可分为丘疹鳞屑型和环形红斑型

扁平苔藓典型皮损特点是() A、红色到紫罗兰色多角形的丘疹、斑块B、圆形、椭圆形的玫瑰色斑疹C、黄红色斑片D、毛囊角化性丘疹E、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淡红色斑片或很薄的斑块,边缘清楚

脂溢性皮炎典型损害为( ) A、暗黄红色丘疹或斑片,边缘清楚,表面被覆油腻性鳞屑B、红色丘疹或斑块,边缘不清楚,表面有黄色厚痂C、红色丘疹或斑块,边缘不清楚,表面有灰白色鳞屑D、暗黄红色丘疹或斑片,边缘清楚,表面被覆干燥灰白色鳞屑

患者女,2岁,因“面部红斑、小丘疹1个月,高热伴口周、下颌、颈部及上胸部绿豆至黄豆大小水疱、脓疱2 d”来诊。诊断首先考虑 A、单纯疱疹B、Kaposi水痘样疹C、水痘D、脓疱疮E、带状疱疹

患者女,48岁,因“反复面部皮疹伴瘙痒2年”来诊。查体:面中央区域红斑,散在直径2~5 mm的红色丘疹,部分有小脓疱,鼻翼周围有毛细血管扩张。首选的检查是A、真菌镜检B、真菌培养C、毛囊蠕形螨镜检D、Wood灯E、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临床首先应当考虑的疾病是A、多形性日光疹B、湿疹C、玫瑰痤疮D、颜面再发性皮炎E、脂溢性皮炎

患者女,32岁,因“面部出现淡红斑丘疹伴瘙痒3 d”来诊。下列药物中建议选用的是 A、0.1%氯氟舒松霜B、0.1%糠酸莫米松霜C、1%氢化可的松霜D、0.1%糠酸莫米松软膏E、醋酸氟轻松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