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如图6是某初中物理教科书“功率”一节中的内容。任务:(1)简述什么是功率。(2)基于该图片内容,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

材料:如图6是某初中物理教科书“功率”一节中的内容。

任务:
(1)简述什么是功率。
(2)基于该图片内容,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


参考解析

解析:(1)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作功率,它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功,知道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
生: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师:非常好!看来上节课的内容大家都掌握得不错。那么大家想一想,如果爬同样高的楼梯,一个初中生快速跑上去和慢慢走上去。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爬同样高的楼梯,同一个人两次所做的功相同,但是快速跑上去和慢慢走上去所用的时间不同。跑上去感觉比较累。
师:如图所示,一个老人,一个初中生,一起爬相同的楼梯,他们做的功相同吗
生:爬相同的楼梯,大人比初中生质量大,他们移动的距离相同,两者做的功不一样,大人做的功比初中生多。
师:如果两个人在相同的时间内爬完。做功的快慢是怎样的呢
生:如果两个人在相同的时间内爬完,做功的快慢不相同,大人比小孩做功快。
师:如果两个人所用时间不同,那么又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呢
生:……
师:在这里,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之前速度概念建立的过程。
生:速度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是速度。我们可以用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值来表示做功的快慢。
师:非常好!这个比值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物理量——功率。

相关考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图10为初中物理某教科书“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一节中关于“保险丝的作用”的一个演示实验。 任务: (1)说明该演示实验“观察保险丝的作用”的设计意图。(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片段。(8分)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初中物理某教材“热机”一节中“能量转换”的演示实验如下:任务:(1)试举出3个生活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例子。(4分)(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8分)

如图所示为某高中物理教科书的一个实验,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用于学习的物理知识是( )。A.电磁振荡B.互感现象C.自感现象D.电磁感应

图1所示为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声音的特性”一节的演示实验。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用于学习的相关知识是()。A.响度B.音调C.音品D.音色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生活中的透镜”的内容标准为:“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中的应用。”材料二图7为初中物理某教科书“生活中的透镜”一节中的某一演示实验装置和原理图。材料三学生已经学习了光的折射定律和三条特殊光线的画法,知道生活中的透镜之一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任务:(1)简述投影仪成像特点。(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生活中的透镜”投影仪教学设计(不少于300字)。

某版本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演示实验栏目安排的内容如图 1 所示。 该内容最适宜帮助学生学习的物理知识是( )。A. 扩散 B. 分子间存在引力C. 对流 D. 分子间存在斥力

材料:如图8是某初中物理教科书“滑动变阻器”一节中的想想做做。任务:(1)说明实验中移动另一端的夹子的设计意图。(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

材料图9为初中物理某教科书“物体的浮与沉”一节中“浮沉条件的应用”的一个演示实验:任务:(1)说明教科书中演示实验“盐水选种”的设计意图。(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交流方案。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扩散”的内容标准为:“观察扩散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加以说明。” 材料二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有关“内能和能量”一节中关于“实验探究:温度对扩散的影响”如下所示。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三年级学生,已学习过分子动理论基本内容等知识。 任务: (1)简述扩散的含义。(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实验探究:温度对扩散的影响”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等)。(24分)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如图7所示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自感现象的应用”一节介绍的日光灯电路图。任务: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向学生介绍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如图所示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一节中水面上单分子油膜的示意图。任务: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向学生介绍如何估算油酸分子的大小。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某高中物理教科书“光的衍射”一节中介绍的单缝衍射示意图。任务:设计教学片段,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分析实验装置和实验现象。

如图所示为某高中物理教科书的一个实验,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用于学习的物理知识是()。A.干涉B.衍射C.折射D.偏振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速度”的内容要求为:“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材料二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有关“科学研究:速度的变化”一节中的实验探究如图10所示: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习过路程、速度等知识。任务:(1)简述速度的概念。(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探究速度的变化”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等)。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洛伦兹力”的内容标准为:(1)通过实验,认为洛伦兹力.知道影响洛伦兹力方向的因素。了解电子束的磁偏转原理及其在技术中的应用。(2)观察阴极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材料二某高中物理教科书“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一节部分教学内容如下:(1)简述左手定则的内容。(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实验:洛伦兹力的方向”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不少于300字)。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分子的热运动”的内容标准为:认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知道其实验依据。材料二某高中物理教科书“分子的热运动”一节部分教学内容如下: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等知识。任务:(1)简述布朗运动的内容。(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实验:布朗运动”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初中物理某教材“热机”一节中“能量转换”的演示实验如下: 如图14.1.1.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观察现泉。 讨论这个过程中不周形,式的能量之间转化的情况。 任务: (1)试举出3个生活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例子。(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8分)

许多版本的初中物理教科书中, 与“声音”相关章节都是我国古代建筑天坛回音壁的内容(见图 7)。 简要说明物理教学中运用该资源的意义。

阅读材料, 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 关于“焦耳定律” 的内容要求有:“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焦耳定律, 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 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材料二 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有关“焦耳定律” 一节中的演示实验如下所示:材料三 教学对象为初中三年级的学生, 已学习过电功、 电功率等知识。任务:(1) 简述焦耳定律的内容。(4 分)(2) 根据上述材料, 完成“探究电热的影响因素” 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要求包括: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等)。

材料:初中物理某教科书“光沿直线传播”一节中“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演示实验如下: 光在水中的传播 如图4.1-2所示。在盛水的玻璃水槽内滴几滴牛奶,用激光笔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径迹。 任务: (1)简述3个光沿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8分)

阅读材料, 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 图 7 所示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科学的转折: 光的粒子性” 一节中的一个演示实验。任务:(1) 这个演示实验可用于什么物理知识的教学? (4 分)(2) 用此实验设计一个教学片断, 帮助学生理解与该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8 分)

阅读材料, 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 图 10 为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光现象” 一章中的演示实验。任务:(1) 该演示实验最适合哪个物理知识点的教学? (4 分)(2) 基于该演示实验, 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互动的教学片段。(8 分)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图l所示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全反射”一节中的演示实验。任务: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向学生介绍全反射现象。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初中物理某教科书“电生磁”一节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演示实验如下: 演示 如图9.3-7所示,在螺线管的两端各放一个小磁针.并在硬纸板上均匀地撒满铁屑。通电后观察小磁针的指向。轻敲纸板.观察铁屑的排列情况。改变电流方向,再观察一次。 任务: (1)说明上述实验中“轻敲纸板”的操作意图。(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体现师生交流的教学片段。(8分)

单选题初中物理某版本教科书中演示实验栏目安排的内容如图所示。该内容最适宜帮助学生学习的物理知识是( )。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声速

问答题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如图6是某初中物理教科书“功率”一节中的内容。 任务:(1)简述什么是功率。(2)基于该图片内容,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

问答题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初中物理某教材“热机”一节中“能量转换”的演示实验如下.任务:(1)试举出3个生活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例子。(4分)(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