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洋务运动》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1月5日 上午河北省保定市 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洋务运动2.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这部分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为代表。从19世纪60—90年代,他们掀起一场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打着“自强”的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其中,较为重要的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和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满洲贵族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由于财力不足,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又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其中,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10年之间,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为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还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军亊和科技人才,又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3.基本要求:(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2)设计相关活动探究洋务运动影响。(3)有必要的板书设计。答辩题目1.洋务运动中建立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自有哪些特点?2.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为什么大多集中在东南沿海?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法。教师播放电视剧《天仙配》插曲,并展示《耕织图》与陶渊明的田园诗《归园田居》。教师提出问题:这些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经济结构?学生听歌曲并回答问题:这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教师总结: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特征。自然经济有着较强的稳定性,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落后的而自然经济必将解体。那么,我国的自然经济是怎样逐步瓦解的?自然经济瓦解对我国经济结构变化有哪些有利因素?环节二:新课讲授过渡语:19世纪中期,经历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清政府面临内外交困的境地。外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动,也启发了部分封建统治者利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富国强兵,由此掀起了洋务运动。(一)洋务运动概述教师请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总结出洋务运动的时间、目的、代表、指导思想及口号,并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填写多媒体课件展示的空白表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表格,教师总结并出示参考答案。(2)思考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有什么特征?第二小组阅读材料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如下。民用工业的主要特点有:第一,都是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的近代化企业。第二,这些民用工业创办的形式大多为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属于官僚资本。第三,这些民用工业在客观上对外国经济侵略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3.第三小组:海军教师出示问题:洋务派共创办了哪几支海军?创办海军体现了洋务运动的什么目的?第三小组阅读材料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如下:洋务派共创办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洋务派发展海军同样体现了强兵的目的,这也是清政府对海防态度发生的重大转变。4.第四小组:教育教师出示问题:洋务派的教育举措有哪些具体做法?第四小组阅读材料讨论,师生交流时教师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和途径、目的发生了变化,开近代教育先河。(三)评价洋务运动过渡语:虽然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但是它对近代中国仍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教师出示相关材料,请学生结合PPT上展示的材料及教材,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进行5分钟的讨论,讨论该如何评价洋务运动?材料如下: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官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15万匹。卢汉铁路的铁轨不是进口的,而是由汉阳铁厂制造的。——《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年版)学生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但客观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主要有:(1)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2)洋务企业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自然经济的瓦解,刺激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因此,虽然洋务运动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落后局面,但仍被视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环节三:小结作业小结: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看出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下,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动: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洋务企业的创办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作业:课后查阅洋务派代表如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传记与日记,如《曾国藩日记》、《李鸿章回忆录》等,具体了解他们发起洋务运动的目的与洋务运动失败后的反思,撰写一篇历史学习小论文。【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洋务运动中建立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自有哪些特点?2.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为什么大多集中在东南沿海?

高中历史《洋务运动》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5日 上午河北省保定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洋务运动
2.内容: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这部分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为代表。从19世纪60—90年代,他们掀起一场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打着“自强”的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其中,较为重要的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和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满洲贵族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由于财力不足,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又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其中,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10年之间,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为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还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军亊和科技人才,又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2)设计相关活动探究洋务运动影响。
(3)有必要的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1.洋务运动中建立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自有哪些特点?
2.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为什么大多集中在东南沿海?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法。
教师播放电视剧《天仙配》插曲,并展示《耕织图》与陶渊明的田园诗《归园田居》。教师提出问题:这些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经济结构?
学生听歌曲并回答问题:这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教师总结: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特征。自然经济有着较强的稳定性,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落后的而自然经济必将解体。那么,我国的自然经济是怎样逐步瓦解的?自然经济瓦解对我国经济结构变化有哪些有利因素?
环节二:新课讲授
过渡语:19世纪中期,经历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清政府面临内外交困的境地。外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动,也启发了部分封建统治者利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富国强兵,由此掀起了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概述
教师请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总结出洋务运动的时间、目的、代表、指导思想及口号,并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填写多媒体课件展示的空白表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表格,教师总结并出示参考答案。




(2)思考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有什么特征?
第二小组阅读材料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如下。
民用工业的主要特点有:第一,都是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的近代化企业。第二,这些民用工业创办的形式大多为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属于官僚资本。第三,这些民用工业在客观上对外国经济侵略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第三小组:海军
教师出示问题:洋务派共创办了哪几支海军?创办海军体现了洋务运动的什么目的?
第三小组阅读材料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如下:
洋务派共创办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洋务派发展海军同样体现了强兵的目的,这也是清政府对海防态度发生的重大转变。
4.第四小组:教育
教师出示问题:洋务派的教育举措有哪些具体做法?
第四小组阅读材料讨论,师生交流时教师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和途径、目的发生了变化,开近代教育先河。
(三)评价洋务运动
过渡语:虽然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但是它对近代中国仍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教师出示相关材料,请学生结合PPT上展示的材料及教材,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进行5分钟的讨论,讨论该如何评价洋务运动?材料如下: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官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15万匹。卢汉铁路的铁轨不是进口的,而是由汉阳铁厂制造的。
——《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年版)
学生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但客观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主要有:(1)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2)洋务企业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自然经济的瓦解,刺激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因此,虽然洋务运动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落后局面,但仍被视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看出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下,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动: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洋务企业的创办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作业:课后查阅洋务派代表如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传记与日记,如《曾国藩日记》、《李鸿章回忆录》等,具体了解他们发起洋务运动的目的与洋务运动失败后的反思,撰写一篇历史学习小论文。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洋务运动中建立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自有哪些特点?
2.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为什么大多集中在东南沿海?


参考解析

解析:1.
军事工业的特点:(1)浓厚的封建性;(2)有一定的资本主义因素;(3)具有抵御侵略的性质;(4)对外国有依赖性。
民用企业的特点:(1)民用企业基本上是资本主义的,但仍有浓厚的封建性;(2)既有抵制外资扩张的民族性,又有对外资企业的依赖性;(3)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具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它们具有某种垄断性,因而又有压抑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消极作用。
2.
沿海和沿江地区最早受列强侵略,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自然经济解体较早。
外商企业最早在沿海沿江地区建立,刺激了中国近代企业的建立。
近代工业分布在沿海和沿江地区便于引进外来先进技术和引进机器设备。

相关考题:

试述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类型,以及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12分)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什么?(15分)

高中历史课程的突出特点是什么?(12分)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有()A.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B.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C.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D.洋务企业具有反动性

简述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10分)

某些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中设置了活动课,简述该类活动课的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高中历史《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一、考题回顾

高中历史《唐朝长安城》一、考题回顾

简要评价洋务运动。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洋务运动是一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B、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政府的统治D、洋务运动失败是必然的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内容中,涉及高中历史“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那么“体验性目标”是指()。①理解水平②感受水平③认同水平④内化水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我们认为洋务运动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依据主要是()A、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统治B、洋务运动学习了西方的科学技术C、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D、洋务运动吸收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A、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B、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C、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D、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A、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B、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C、洋务企业管理具有腐朽性D、顽固势力多方阻挠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有()A、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B、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C、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D、洋务企业具有反动性

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B、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C、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洋务运动的目的是自强、求富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不包括()A、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B、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C、洋务运动的管理具有腐朽性D、封建统治者不支持

有关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A、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B、对外国具有依赖性C、始终都得到西太后的支持D、洋务运动抛弃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简述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所遵循的原则。

简评洋务运动

问答题简述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所遵循的原则。

名词解释题洋务运动

多选题关于“洋务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是以学习外国的政府管理制度而兴起的B洋务运动一开始的目标巩固国防创办“自强新政”,以“自强”为旗号C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奕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D洋务运动自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开始,历时30余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单选题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发生了洋务运动。以下对洋务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自强”“求富”B洋务运动的目标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洋务运动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加强海防、边防D洋务运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单选题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洋务运动是一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B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政府的统治D洋务运动失败是必然的

单选题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内容中,涉及高中历史“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那么“体验性目标”是指()。①理解水平②感受水平③认同水平④内化水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不包括()A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B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C洋务运动的管理具有腐朽性D封建统治者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