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2年,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达到43处,其中文化遗产占到30项、双重遗产4项。然而,遗产保护也经受着严峻考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活动加剧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大部分遗产都面临着自然与人为的双重影响。破坏和损毁正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这些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因此利用先进技术进行监测和保护不仅有必要,而且十分紧迫。现在除了要从管理制度、法律层面将遗产保护当做国家战略问题对待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利用现代先进技术科学开发和利用文化遗产。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A.目前我国遗产保护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走向B.利用现代先进技术保护、利用遗产的重要性C.自然与人为的双重影响使我国遗产面临灭失风险D.应从制度、法律、技术多个层面加强遗产的保护

截至2012年,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达到43处,其中文化遗产占到30项、双重遗产4项。然而,遗产保护也经受着严峻考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活动加剧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大部分遗产都面临着自然与人为的双重影响。破坏和损毁正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这些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因此利用先进技术进行监测和保护不仅有必要,而且十分紧迫。现在除了要从管理制度、法律层面将遗产保护当做国家战略问题对待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利用现代先进技术科学开发和利用文化遗产。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

A.目前我国遗产保护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走向
B.利用现代先进技术保护、利用遗产的重要性
C.自然与人为的双重影响使我国遗产面临灭失风险
D.应从制度、法律、技术多个层面加强遗产的保护

参考解析

解析:文段围绕目前我国遗产保护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用“因此”作结,指出当前利用先进技术进行监测和保护十分必要,同时也是当前遗产开发、利用工作中的重点。最后一句又通过“除了……更重要……”来加强这一结论,故本题答案选B。

相关考题: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清东陵、泰山、九寨沟、庐山分别属于( )。A.文化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遗产B.文化遗产、双重遗产、自然遗产、自然遗产C.文化遗产、双重遗产、自然遗产、文化景观遗产D.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遗产、文化遗产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清东陵、泰山、武陵源、庐山分别属于( ).A.文化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遗产B.文化遗产、双重遗产、自然遗产、自然遗产C.文化遗产、双重遗产、自然遗产、文化景观D.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遗产、文化遗产

截至2012年,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达到43处,其中文化遗产占到30项、双重遗产4项。然而,遗产保护也经受着严峻考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活动加剧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大部分遗产都面临着自然与人为的双重影响。破坏和损毁正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这些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因此利用先进技术进行监测和保护不仅有必要,而且十分紧迫。现在除了要从管理制度、法律层面将遗产保护当做国家战略问题对待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利用现代先进技术科学开发和利用文化遗产。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A.目前我国遗产保护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走向B.利用现代先进技术保护、利用遗产的重要性C.自然与人为的双重影响使我国遗产面临灭失风险D.应从制度、法律、技术多个层面加强遗产的保护

截至2012年,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达到43处,其中文化遗产占到30 项、双重遗产4项。然而,遗产保护也经受着严峻考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活动加剧及全球 气候变化的影响,大部分遗产都面临着自然与人为的双重影响。破坏和损毁正越来越严重地影 响着这些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因此利用先进技术进行监测和保护不仅有必要,而且十分紧 迫。现在除了要从管理制度、法律层面将遗产保护当做国家战略问题对待外,更重要的就是要 利用现代先进技术科学开发和利用文化遗产。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a.目前我国遗产保护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走向b.利用现代先进技术保护、利用遗产的重要性c.自然与人为的双重影响使我国遗产面临灭失风险d.应从制度、法律、技术多个层面加强遗产的保护

截止到2011年底,中国已有()处自然、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项,自然遗产()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项,文化景观()项。

()是世界遗产公约的标志,它象征着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A、《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B、《世界遗产名录》C、《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D、《文物保护法》

世界遗产委员会每年(6月-7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主要决定哪些遗产可以列入(),并对已列入名录的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指导。A、《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世界物质遗产名录》C、《世界遗产名录》D、《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世界遗产公约》的全称是()。A、《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B、《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公约》C、《保护世界自然遗产公约》D、《保护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公约》

截止到2011年底,中国已有()处自然、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项,自然遗产8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项,文化景观3项。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和丝绸之路项目被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47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基于()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趋同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将世界遗产划分的类型有()。A、文化遗产B、历史遗产C、自然遗产D、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E、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单选题世界遗产委员会每年(6月-7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主要决定哪些遗产可以列入(),并对已列入名录的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指导。A《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世界物质遗产名录》C《世界遗产名录》D《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单选题()是世界遗产公约的标志,它象征着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A《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B《世界遗产名录》C《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D《文物保护法》

多选题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世界遗产包括( )。A非物质文化遗产B文化遗产C自然遗产D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E文化景观

单选题《世界遗产公约》的全称是()。A《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B《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公约》C《保护世界自然遗产公约》D《保护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公约》

多选题中国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1项世界文化遗产。从广义的角度看,除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还包括:A世界自然遗产B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C世界文化景观D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填空题截止到2011年底,中国已有()处自然、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项,自然遗产()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项,文化景观()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