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受扭,在扭矩不变的情况下,为使扭转最大切应力减小一半,圆轴的直径应改为(  )。

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受扭,在扭矩不变的情况下,为使扭转最大切应力减小一半,圆轴的直径应改为(  )。



参考解析

解析:设改变后圆轴的直径为d1,则



解得:



相关考题:

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两端受扭转力矩作用,轴内最大剪应力为τ,若轴的直径改为D/2,则轴内最大剪应力变为8τ。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受扭,若使扭转角减小一半,圆轴的直径需变为:

把直径为8cm的实心受扭圆杆的直径改为4cm,其他条件不变,则直径改小后的最大切应力是原来的( )。A、2倍B、4倍C、8倍D、16倍

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受扭,若使扭转角减小一半,圆轴的直径需变为: A.dB. dC. 0.5dD.2d

实心圆轴受扭,若将轴的直径减小一半,则扭转角是原来的(  )。 A. 2倍 B. 4倍 C. 8倍 D. 16倍

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两端受扭转力矩作用,轴内最大剪应力为τ。若轴的直径D/2,则轴内的最大剪应力应为:改为A. 2τB. 4τC. 8τD. 16τ

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受扭,在扭矩不变的情况下,为使扭转最大切应力减小一半,圆轴的直径应改为(  )。

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受扭,为使扭转最大切应力减小一半,圆轴的直径应改为:

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受扭,若使扭转角减小半,圆轴的直径需变为:

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两端授扭转力矩作用,轴内最大剪应力为τ,若轴的直径改为D/2,则轴内的最大剪应力变为:(A)2 τ (B) 4τ (C) 8τ (D)16τ

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受扭,为使扭转最大切应力减小一半。圆轴的直径应改为( )。A.2dB.0.5dC.D.

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受扭,若使扭转角减小一半,圆轴的直径需变为: A.d B. d C. 0.5d D.2d

受扭圆轴,若横截面上的扭矩T不变,而直径减小一半时, 则该轴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与原来的最大切应力之比为( )倍。A. 2 B. 4 C. 6 D. 8

受扭实心等直圆轴,当直径增大一倍时,其最大切应力τ2max和两端相对扭转角 φ2与原来的τ1max和 φ1的比值为( )。

实心圆轴受扭,若将轴的直径减小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圆轴两端截面的相对扭转角是原来的多少倍?( )。A. 2 倍 B. 4 倍 C. 8 倍 D. 16 倍

一实心圆轴,两端受扭转力矩作用,若将轴的直径减小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轴内的最大切应力将为原来的()。A、2倍B、4倍C、8倍D、16倍

两根圆轴承受相同的扭矩。一根为实心,另一根为内外径之比为0.6的空心圆轴,两轴横截面积相等。实心圆轴最大切应力与空心圆轴最大切应力之比为()。

材料不同的两根受扭圆轴,其直径和长度均相同,在扭矩相同的情况下,它们的最大切应力和相对扭转角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最大切应力相等,相对扭转角相等B、最大切应力相等,相对扭转角不相等C、最大切应力不相等,相对扭转角相等D、最大切应力不相等,相对扭转角不相等

实心圆轴受扭,当轴的直径d减小一半时,其扭转角φ则为原来轴扭转角的()。A、2倍B、4倍C、8倍D、16倍

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最大容许扭矩为MT,若将轴的直径D增加一倍,则其最大容许扭矩为MT的()倍 。

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两端受扭转力矩作用,轴内最大剪应力为τ。若轴的直径改为D/2,则轴内的最大剪应力变为:()A、2τB、4τC、8τD、16τ

实心圆轴受扭,若将轴的直径减小一半时,则圆轴的扭转角是原来的多少倍,有四种答案:()A、2倍B、4倍C、8倍D、16倍

单选题实心圆轴受扭,若将轴的直径减小一半,则扭转角是原来的(  )。[2018年真题]A2倍B4倍C8倍D16倍

单选题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两端受扭转力矩作用,轴内最大剪应力为r。若轴的直径改为D/2,则轴内的最大剪应力应为()。A2τB4τC8τD16τ

单选题实心圆轴受扭,若将轴的直径减小一半时,则圆轴的扭转角是原来的多少倍,有四种答案:()A2倍B4倍C8倍D16倍

单选题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两端受扭转力矩作用,轴内最大剪应力为τ。若轴的直径改为D/2,则轴内的最大剪应力变为:()A2τB4τC8τD16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