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组观测结果中出现极端值时,常用()作为观测结果的代表值。A.标准差B.平均数C.众数D.中数

当一组观测结果中出现极端值时,常用()作为观测结果的代表值。

A.标准差
B.平均数
C.众数
D.中数

参考解析

解析:描述统计;集中量数。 当一组观测结果中出现极端值时,常用中数作为观测值。

相关考题: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进行一组观测,得到的观测值为等精确度观测值。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关于中位数,下列理解正确的有()。A:将资料内所有观测值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或两个观测值,决定该组数据的中位数B:某个数据的变动对它的中位数影响不大C:当观测值个数n为奇数时,则位于n/2和(n/2+1)位置的两个观测值之和的1/2为中位数D:当观测值个数为偶数时,则位于(n+1)/2位置的观测值即为中位数E:当一组数据中出现个别异常值时,算术平均数比中位数更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集中位置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中数才能得到重视,这些特殊情况是()A.当一组数据不同质的时候B.当一个观测结果中出现两个极端数目时C.当次数分布的两端数据或个别数据不清楚时D.当需要快速估计一组数据的代表值时

关于中位数,下列理解正确的有()。A:将资料内所有观测值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位于中间的那个观测值,称为中位数B:某个数据的变动对它的中位数影响不大C:当观测值个数n为奇数时,n/2和(n/2+1)位置的两个观测值之和的1/2为中位数D:当观测值个数n为偶数时,(n+1)/2位置的观测值,即n(n+1)/2为中位数E:当一组数据中出现个别异常值时,算术平均数比中位数更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集中位置

每期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处理观测数据,当处理结果出现()中情况之一时刻通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采取相应措施。A变形量达到预警值或接近允许值B数据处理超限C变形量出现异常变化D建(构)筑物的裂缝或地表的裂缝

对某一量进行观测后得到一组观测值,则该量的最或然值为这组观测值的 ()。A、最大值B、最小值C、算术平均值D、中间值

一组观测值的标准得分是指:()A、(观测值-均值)/方差B、(均值-观测值)/方差C、(均值-观测值)/标准误差D、(观测值-均值)/标准差

抗折强度以一组()试件结果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出平均值()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观测值的中误差,其概念是()A、代表一组观测值取平均后的误差B、代表一组观测值的平均误差C、每个观测值平均水平的误差D、代表一组观测值中各观测值的误差

在角度观测中,为了消除仪器的某些误差,需要用盘左和盘右两个位置进行观测,取角值()作为角值的观测结果。A、盘右值B、盘左值C、平均值D、瞬时值

用同一测量设备对同一量进行多次观测,出现的每次结果均相同却总是和实际值不符的现象属于以下哪一种情况?()A、观测中存在偶然误差B、观测中存在系统误差C、观测中存在粗差D、观测中存在标准差

用经纬仪对某角观测四次,由观测结果算得观测值中误差为±20″,则该角的算术平均值中误差为±5″。

如果是左侧检验,P值是当原假设成立时,样本可能的结果不高于实际观测结果的概率。

在不等精度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多次观测,取其()作为观测结果。A、加权平均值B、算术平均值C、最大观测值D、最小观测值

对某边往、返观测,得观测值分别为87.213米和87.226米。则观测结果为()米,相对误差为()。

测试混凝土抗压强度时,将一组试件的测试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其代表值。

关于中位数,下列理解错误的有()。A、当所获得的数据资料呈偏态分布时,中位数的代表性优于算术平均数B、当观测值个数n为奇数时,n/2和(n/2+1)位置的两个观测值之和的1/2为中位数C、当观测值个数为偶数时,(n+1)/2位置的观测值,即x(n+1)/2为中位数D、将资料内所有观测值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位于中间的那个观测值,称为中位数E、以上说法都正确

在一定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行次观测,得一组观测值的真误差,则各个观测值的真误差平方的平均数的(),叫做这组观测值的中误差。()A、平方根B、立方根C、平方D、立方

研究测量误差的目的是从多次观测的结果中求得观测两重性的最可靠值。()

资料中出现最多的那个观测值或最多一组的中点值,称为众数。

单选题观测值的中误差,其概念是()A代表一组观测值取平均后的误差B代表一组观测值的平均误差C每个观测值平均水平的误差D代表一组观测值中各观测值的误差

多选题下面有关P值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A在H0:μ=μ0,H1:μ<μ0情况下,P值是当H0为真时,样本可能结果不低于实际观测结果的概率B在H0:μ=μ0,H1:μ<μ0情况下,P值是当H0为真时,样本可能结果不高于实际观测结果的概率C在H0:μ=μ0,H1:μ>μ0情况下,P值是当H0为真时,样本可能结果不低于实际观测结果的概率D在H0:μ=μ0,H1:μ>μ0情况下,P值是当H0为真时,样本可能结果不高于实际观测结果的概率E若P<α,接受H0;若P>α,接受H1

多选题反映一组观测结果分布的统计量包括()。A平均值B误差C均方差D方差E近似值

多选题下面有关P值的叙述,不正确的有()。A在H0:μ≥μ0,H1:μμ0情况下,P值是当H0为真时,样本可能结果不低于实际观测结果的概率B在H0:μ≥μ0,H1:μμ0情况下,P值是当H0为真时,样本可能结果不高于实际观测结果的概率C在H0:μ≤μ0,H1:μμ0情况下,P值是当H0为真时,样本可能结果不低于实际观测结果的概率D在H0:μ≤μ0,H1:μμ0情况下,P值是当H0为真时,样本可能结果不高于实际观测结果的概率E若Pa,接受H1

单选题在角度观测中,为了消除仪器的某些误差,需要用盘左和盘右两个位置进行观测,取角值()作为角值的观测结果。A盘右值B盘左值C平均值D瞬时值

多选题关于中位数,下列理解错误的有()。A当所获得的数据资料呈偏态分布时,中位数的代表性优于算术平均数B当观测值个数n为奇数时,n/2和(n/2+1)位置的两个观测值之和的1/2为中位数C当观测值个数为偶数时,(n+1)/2位置的观测值,即x(n+1)/2为中位数D将资料内所有观测值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位于中间的那个观测值,称为中位数E以上说法都正确

单选题一组观测值的标准得分是指:()A(观测值-均值)/方差B(均值-观测值)/方差C(均值-观测值)/标准误差D(观测值-均值)/标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