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A.≤10cfu/件B.≤20cfu/件C.≤30cfu/件D.≤100cfu/件E.≤200cfu/件

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

A.≤10cfu/件
B.≤20cfu/件
C.≤30cfu/件
D.≤100cfu/件
E.≤200cfu/件

参考解析

解析:消毒后的内镜细菌总数不能超过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菌。灭菌后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相关考题:

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A、≤10cfu/每件B、≤20cfu/每件C、≤30cfu/每件D、≤100cfu/每件E、≤200cfu/每件

内镜清洗消毒纯化水合格标准为() A.细菌总数B.细菌总数C.细菌总数D.无菌检测合格

内镜消毒合格标准为() A.细菌总数B.细菌总数C.细菌总数D.无菌检测合格

消毒后的内镜必须A.细菌菌落总数<200CFU/mlB.细菌菌落总数<2000CFU/mlC.细菌菌落总数<2000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D.细菌菌落总数<20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E.细菌菌落总数<2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中规定的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不正确的是A、消毒剂浓度必须每日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B、消毒剂使用的时间不得超过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期限C、消毒后的内镜应当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D、灭菌后的内镜应当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E、消毒后的内镜,细菌总数

灭菌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 A.细菌总数≤10cfu/件B.细菌总数≤20cfu/件C.细菌总数≤40cfu/件D.无菌检测合格

消毒后的内镜应每季度生物学监测,合格标准为()

消毒灭菌效果合格的物品是A.化学消毒剂的细菌含量为200cfu/mlB.使用中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强度为80uW/mlC.消毒后的气管镜细菌菌落数为50cfu/件D.透析器入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为500cfu/mlE.透析器出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为2 500cfu/ml

消毒灭菌效果合格的是A.化学消毒剂的细菌含量为200cfu/mlB.使用中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强度为809W/cm2C.消毒后的气管镜细菌菌落数为50cfu/件D.透析器入V1液的细菌菌落总数为500cfu/mlE.透析器出V1液的细菌菌落总数为2 500cfu/ml

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 A.细菌总数B.细菌总数C.细菌总数D.不能检出致病菌E.细菌总数

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A.≤10cfu/件B.≤20cfu/件C.≤30cfu/件D.≤100cfu/件E.≤200cfu/件

急诊抢救室空气消毒后监测标准值为( )A.细菌,总数≤5cfu/cm2B.细菌,总数≤10cfu/cm2C.细菌总数≤15Cfu/cmD.细菌,总数≤200cfu/mE.细菌总数≤500cfu/m

消毒灭菌效果合格的是A:化学消毒剂的细菌含量为200cfu/mlB:使用中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强度为80μW/cm2C:消毒后的气管镜细菌菌落数为50cfu/件D:透析器入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为500cfu/mlE:透析器出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为2500cfu/ml

消毒灭菌效果合格的是A:化学消毒剂的细菌含量为200cfu/mlB:使用中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强度为80μW/cm2C:消毒后的喉镜细菌菌落数为50cfu/件D:透析器入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为500cfu/mlE:透析器出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为2500cfu/ml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中规定的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不正确的是()A、消毒剂浓度必须每日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B、消毒剂使用的时间不得超过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期限C、消毒后的内镜应当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D、灭菌后的内镜应当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E、消毒后的内镜,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灭菌后内镜,细菌总数为OCFU/件

各种消毒后的内镜(如胃镜、肠镜、喉镜、气管镜等)及其消毒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其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不能检出致病菌。凡穿破黏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灭菌物品必须每月进行生物监测;其合格标准为()检测合格。

内镜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中,消毒内镜的细菌学标准为菌落数(),();灭菌内镜的标准为()。

消毒内镜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监测采用轮换抽检的方式,每次按()%的比例抽检。内镜数量少于等于5条的,应每次全部监测;多于5条的,每次监测数量应不低于5条。消毒合格标准:菌落总数≤()CFU/件。

消毒内镜清洗用水微生物学监测要求是()A、保证细菌总数10CFU/100mLB、保证细菌总数10CFU/mLC、保证细菌总数20CFU/mLD、保证细菌总数100CFU/100mL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中规定的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不正确的是()。A、消毒剂浓度必须每日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B、消毒剂使用的时间不得超过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期限C、消毒后的内镜应当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D、灭菌后的内镜应当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E、消毒后的内镜,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灭菌后内镜,细菌总数为0cfu/件

医院空气净化消毒后Ⅲ类区域应达到的标准是()A、细菌总数≤10CFU/m3,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B、细菌总数≤100CFU/m3,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C、细菌总数≤200CFU/m3,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D、细菌总数≤300CFU/m3,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E、细菌总数≤500CFU/m3,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

内镜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中,内镜消毒标准为(),灭菌内镜的标准为()。

灭菌后内镜合格标准为()A、无菌检测合格B、细菌总数10cfu/件C、细菌总数20cfu/件D、细菌总数100cfu/件E、以上均不对

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是什么?

填空题内镜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中,消毒内镜的细菌学标准为菌落数(),();灭菌内镜的标准为()。

单选题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A≤10cfu/件B≤20cfu/件C≤30cfu/件D≤100cfu/件E≤200cfu/件

单选题医院空气净化消毒后Ⅲ类区域应达到的标准是()A细菌总数≤10CFU/m3,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B细菌总数≤100CFU/m3,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C细菌总数≤200CFU/m3,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D细菌总数≤300CFU/m3,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E细菌总数≤500CFU/m3,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

单选题灭菌后内镜合格标准为()A无菌检测合格B细菌总数10cfu/件C细菌总数20cfu/件D细菌总数100cfu/件E以上均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