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挖航道长 10km,宽200m,挖至水深 15m,沿航道宽度方向水深为 4~8m,高潮时潮高3m,低潮时潮高 1.0m,疏浚土上层为 2~4m 淤泥质土,下层为中密砂层。采用满载吃水 5.5m,舱容 5000m3 的耙吸挖泥船施工。问题:1、应当考虑怎样进行分条施工?2、在该开挖工程中,怎样选择耙头比较合理?3、在该工程中是否需要加高压冲水?4、如何调整波浪补偿器的压力?

某新挖航道长 10km,宽200m,挖至水深 15m,沿航道宽度方向水深为 4~8m,高潮时潮高3m,低潮时潮高 1.0m,疏浚土上层为 2~4m 淤泥质土,下层为中密砂层。采用满载吃水 5.5m,舱容 5000m3 的耙吸挖泥船施工。
问题:
1、应当考虑怎样进行分条施工?
2、在该开挖工程中,怎样选择耙头比较合理?
3、在该工程中是否需要加高压冲水?
4、如何调整波浪补偿器的压力?


参考解析

解析:
依题意该航道疏竣工程示意图如下:
1、如图所示,将航道沿长度方向水深< 5m 的地段,作为一条施工区,低潮时,基本无法施工,应在平均潮位以上时,乘潮施工。
这时
4m+2m=6m>5.5m 5m+2m=7m>5.5m 施工可以进行
分段的长度以能装满一舱泥为原则。
2、在挖上层 2~4m 淤泥层时,应选用 IHC 耙头,以挖下层中密砂层时,应选用冲刷型的加利福尼亚耙头。
3、开挖上层淤层时,要加大波浪补偿器的压力,以减小耙头时对淤泥层的压力,此时无采需用高压冲水;
开挖下层中密砂层时,要减小波补偿器的压力,以增大耙头的对地压力,并采用高压冲水,提高挖中密砂的效率。

相关考题:

背景资料国内某新建港区位于淤泥质海岸且附近有渔民养殖区,航道总长25.5km,疏浚工程量2500万m3,其中淤泥占20%、淤泥质粉土占55%、中等密实砂质粉土占25%,施工工期为330天,每天实行24h 作业,施工船舶选用13500m3 自航耙吸挖泥船,配备Φ900mm 排泥管线将疏浚土全部直接吹填到吹填区,施工期时间利用率70%,上述疏浚土质的施工期平均运转周期生产率见表5。问题施工中针对本工程三种土质各应选用何种耙头?

背景资料潮汐河口疏浚工程,落潮流强于涨潮流,采用耙吸式挖泥船(舱容10000m3)进行航道疏浚工程施工。在航道中间有1.2km 浅段,标高-7.8m 至-9.0m,其余标高在-10m 以下(高程全部以理论深度基准面起算),平均高潮位为2.8m,平均低潮位1.0m,平均潮位1.9m,河床顶标高-9.0m,疏浚至-20.0m,土质分别为2、3、8、9 级土,满载吃水为8.9m。在施工过程中,因操作人员的原因,发生了触礁事故,船长160m,宽68m,吃水8.9m,事故中无人员伤亡、重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40 万元。问题疏浚工程设计图纸比例1:10000,是否妥当?这里还有一问?

背景资料潮汐河口疏浚工程,落潮流强于涨潮流,采用耙吸式挖泥船(舱容10000m3)进行航道疏浚工程施工。在航道中间有1.2km 浅段,标高-7.8m 至-9.0m,其余标高在-10m 以下(高程全部以理论深度基准面起算),平均高潮位为2.8m,平均低潮位1.0m,平均潮位1.9m,河床顶标高-9.0m,疏浚至-20.0m,土质分别为2、3、8、9 级土,满载吃水为8.9m。在施工过程中,因操作人员的原因,发生了触礁事故,船长160m,宽68m,吃水8.9m,事故中无人员伤亡、重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40 万元。问题从河流上游往下游施工有利,还是从下游往上游施工有利?为什么?

背景资料某航道疏浚工程,长20km,工程量50 万m3,土质为淤泥,采用2500m3 耙吸式挖泥船施工,施工期间保持航道正常通航。施工中出现合同约定内容之外的硬土埂,耙吸式挖泥船仍可施工,但生产效率下降。问题:耙吸船挖泥时所用到的疏浚设备有哪些?

某施工单位用耙吸式挖泥船开挖航道施工,航道中心至抛泥区的距离为15kin,开挖航道长度3km,该船的舱容为5000m3,施工开挖的土质密度为1.85t/m3,耙吸船重载航速为9km/h,轻载航速为11km/h,挖泥时的航速为3km/h,上线、抛泥、调头等用时间45min,因突发大风、潮水不适停止作业1.5h,避让航船30min。一次挖槽长度满舱载重量7000t,作业情况如图所示。问题1.计算该船的泥舱装载土方量。2.如图所示,计算由A挖至B的抛泥施工循环运转生产率。3.计算该挖泥船的时间利用率。

背景资料某疏浚公司经过招投标成功承接某海港进港航道疏浚工程。该航道设计底标高-22.0m,设计底宽250m,设计边坡1:8,航道疏浚段长17km。疏浚土质为粘土,天然密度为1.84t/m3。当地海水天然密度为1.025t/m3。按照合同文件规定,疏浚土外抛到外海指定抛泥区,平均运距18km。施工开始前,施工单位和业主根据相同的航道浚前水深图计算出疏浚工程量,分别为1468.5 万m3和1445.7 万m3。施工单位选用带艏吹功能的舱容13000m3自航耙吸挖泥船进行挖、运、抛施工,在完成疏浚工程量550 万m3时,业主要求将部分疏浚土吹填到港区指定吹填区,平均运距15km,吹距1.3~2.0km。挖泥船施工期间的主要施工参数为:轻、重载平均航速30km/h,挖泥装舱时间1.6h,泥舱装载土方量8000m3;施工中挖泥转头及上线时间0.15h,挖泥及抛泥时转头时间0.1h,吹泥的接卡、解离时间0.25h;挖泥时泥泵流量25200m3/h,吹泥时泥泵流量16200m3/h,吹泥时泥浆平均密度1.23t/m3。疏浚施工期间的时间利用率为70%。问题1.绘制自航耙吸挖泥船挖、运、吹施工工艺流程图。2.耙吸挖泥船波浪补偿器压力调节应考虑哪些因素?如何根据土质情况调节波浪补偿器压力?3.针对本工程疏浚土质,耙吸挖泥船应选用哪种类型耙头?合理的挖泥对地航速应为多少?4.分别计算本工程耙吸挖泥船外抛和吹填的月(按30d计)生产能力。(计算结果保留整数)5.根据《疏浚与吹填工程施工规范》(JTS207-2012)的相关规定,计算本工程双方确认的疏浚工程量。

某港5万吨级航道疏浚工程长2km,采用1艘4500m3耙吸挖泥船施工。航道设计底标高-12.0m(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下同)。设计底宽150m,边坡1:5,计算超深0.5m,计算超宽5m,浚前平均高程-7.0m,疏浚土质为流动性淤泥和淤泥质土,疏浚土全部外抛至外海指定抛泥区,平均运距16.8km,施工参数如下:船舶平均航速8.6节,往返航行时间2.1h,调头和卸泥时间0.35h,挖泥装舱时间1.2h,装舱量2200m3,时间利用率70%。 问题: (1)针对本工程疏浚土质应如何选用耙头?(2)画出该耙吸挖泥船在本工程中施工工艺流程图。 (3)计算本工程疏浚工程量(不考虑回淤工程量和挖槽两端工程量)。 (4)计算该耙吸挖泥船的日疏浚工程量。

对于有舱容可调节的耙吸挖泥船在疏浚( )时宜采用大舱容。A.淤泥 B.粉细沙C.中粗沙 D.粉土E.卵石

某粑吸挖泥船用5000m3舱容挖抛施工,运距20km,挖泥时间50min,重载航速 9kn,轻载航速llkn,抛泥及掉头10min,泥舱载重量7500t,疏浚土密度1. 85t/m3,海 水密度1. 025t/m3,试计算:(1)泥舱的载泥量;(2)该船的生产率;(3)试述耙吸挖泥船的主要技术性能及优缺点。

背景资料国内某新建港区位于淤泥质海岸且附近有渔民养殖区,航道总长25.5km,疏浚工程量2500万m3,其中淤泥占20%、淤泥质粉土占55%、中等密实砂质粉土占25%,施工工期为330天,每天实行24h 作业,施工船舶选用13500m3 自航耙吸挖泥船,配备Φ900mm 排泥管线将疏浚土全部直接吹填到吹填区,施工期时间利用率70%,上述疏浚土质的施工期平均运转周期生产率见表5。问题满足本工程工期需配备几艘13500m3 自航耙吸挖泥船?(列出主要计算过程,结果取整数)

背景资料潮汐河口疏浚工程,落潮流强于涨潮流,采用耙吸式挖泥船(舱容10000m3)进行航道疏浚工程施工。在航道中间有1.2km 浅段,标高-7.8m 至-9.0m,其余标高在-10m 以下(高程全部以理论深度基准面起算),平均高潮位为2.8m,平均低潮位1.0m,平均潮位1.9m,河床顶标高-9.0m,疏浚至-20.0m,土质分别为2、3、8、9 级土,满载吃水为8.9m。在施工过程中,因操作人员的原因,发生了触礁事故,船长160m,宽68m,吃水8.9m,事故中无人员伤亡、重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40 万元。问题在平均潮位及以上时,能否全线施工?为了确保全潮全线施工,首选疏浚哪里?计算说明理由。

背景资料潮汐河口疏浚工程,落潮流强于涨潮流,采用耙吸式挖泥船(舱容10000m3)进行航道疏浚工程施工。在航道中间有1.2km 浅段,标高-7.8m 至-9.0m,其余标高在-10m 以下(高程全部以理论深度基准面起算),平均高潮位为2.8m,平均低潮位1.0m,平均潮位1.9m,河床顶标高-9.0m,疏浚至-20.0m,土质分别为2、3、8、9 级土,满载吃水为8.9m。在施工过程中,因操作人员的原因,发生了触礁事故,船长160m,宽68m,吃水8.9m,事故中无人员伤亡、重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40 万元。问题2、3、8、9 级土分别是什么土质?采用什么耙头?哪几类土需要加高压冲水?

背景资料某新挖航道长10km,宽200m,挖至水深15m,沿航道宽度方向水深为4~8m,高潮时潮高3m,低潮时潮高1.0m,疏浚土上层为2~4m淤泥质土,下层为中密砂层。采用满载吃水5.5m、舱容5000m3的耙吸挖泥船施工。问题1.应当考虑怎样进行分条施工2.在该开挖工程中,怎样选择耙头比较合理3.在该工程中是否需要加高压冲水4.如何调整波浪补偿器的压力

某耙吸挖泥船用5000m3舱容挖抛施工,测得满舱时泥与海水载重为7500t,该地区疏浚土密度为1. 85t/m3。(海水密度取1. 025)问题:(1)计算该船的泥舱装载土方量。(2)简述影响挖泥船时间利用率的客观影响因素。

自航耙吸挖泥船施工时应根据( )选择合理的挖泥对地航速。A.水深 B.疏浚量 C.舱容 D.土质

背景资料某航道局承担某港3 万吨级航道疏浚工程,采用1 艘4500m3 耙吸式挖泥船施工。航道设计底标高-12.0m,设计底宽150m,底质为淤泥质土,边坡1:5,计算超深0.7m,计算超宽9m,疏浚工程量计算断面如下图所示。设计疏浚工程量3178157m3(施工期回淤很小,不计)。开工前,施工单位按浚前测量的水深图计算并经监理确认的疏浚工程量为3200876m3。疏浚土全部外抛至外海指定抛泥区,平均运距16.8km。根据工程环境、施工经验和船机状况,预计的施工参数如下:船舶平均航速8.6 节,往返航行时间2.1h,调头和卸泥时间0.35h,挖泥装舱时间1.2h,装舱量2200m3,三班工作制,时间利用率75%。问题:列出耙吸式挖泥船在本工程中施工工艺流程。

某新挖航道长10km,宽200m,挖深至水深15m,沿航道宽度方向水深为4? 8m,高潮潮高3m,低潮潮高1. 0m,疏浚土上层为2?4m淤泥质土,下层为中密砂层。 采用满载吃水5. 5m,舱容5000m3的耙吸挖泥船施工,应怎样考虑分条施工?怎样选用耙头比较合理?是否需要高压冲水?如何调整波浪补偿器的压力?

某感潮河段航道疏浚工程,设计挖槽长10km、设计底宽250m、设计底标高-20.0m(按理论深度基准面起算,下同)、计算超深0.5m、计算超宽5m,边坡1:5,原泥面平均标高-9.0m。挖槽中段存在一片浅水区域长约1200m,泥面标高为-7.8~-9.0m。疏浚土质分布自上而下分别为:2级土占15%;3级土占35%;8级土占30%;9级土占20%。施工段平均高潮位2.8m,平均低潮位1.0m,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泥土处理为抛泥,卸泥区在挖槽下游一端外15km处。施工单位根据工程特点、现场条件和设备情况,经比选后采用10000m3耙吸挖泥船施工。该耙吸挖泥船长128m、宽25m,满载吃水8.9m。施工测图比例选用1:10000。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当班驾驶员操作失误,在航道外发生一宗触礁事故,事故中人员无死亡、重伤,船体和机械直接经济损失340万元人民币。【问题】1.为保证挖泥船全线、全潮施工,宜首选哪段进行作业计算回答在平均潮位以上时段乘潮进行全线、满载施工是否可行2.挖泥的起挖点从河段上游开始还是从下游开始较为有利说明理由。3.背景资料中不同级别的土分别属于疏浚土分类中的哪一类土针对本工程疏浚土质,挖泥船施工应怎样选用耙头比较合理哪级土需要使用高压冲水4.本工程中选取的测图比例是否合理如果施工合同对测图比例另有规定,又应如何处理5.根据交通部的《水上交通事故统计办法》,本次事故属哪一级水上交通事故并说明理由。

某施工单位用耙吸式控泥船开挖航道施工,航道中心至抛泥区的距离为 15km,开挖航道长3km,该船的舱容为 5000m3,施工开挖的土质密度为 1.85k/m3,耙吸船重载航速为9kn,轻载航速为11kn,挖泥时航速为3kn,调头挖泥用时间8min,一次挖槽长度满舱载重量7000t,作业情况如图所示。问题:1、计算该船的泥舱装载土方量2、如图所示,由A 挖至B 和由B 挖至A 哪一种安排生产率更高些?

某20万t级单向航道扩建3-程,是对原15万t级航道的扩建,航道长度为19.8km,航道设计底宽为270m,航道设计底标高为-20.5m,备淤深度为0.4m,边坡坡比为1:5,计划施工工期24个月。施工单位选用12000m3自航耙吸挖泥船采用单点定位方式将疏浚土全部吹填到码头后方的吹填区,挖泥船施工平均运距为17.0kin,水上吹填管线长度为300m、陆地吹填管线平均长度为1900m。疏浚土质自上而下分别为:淤泥质土、软塑黏土、松散中砂。12000m3自航耙吸挖泥船设计性能参数见表4,泥舱施工舱容可连续调节。本工程疏浚土质物理指标与12000m3自航耙吸挖泥船施工参数见表5(海水密度按1.025t/m3计)。本工程施工第一年正值交通运输部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督查组开展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综合督查。【问题】?1.计算本工程12000m3自航耙吸挖泥船疏挖三种疏浚土质的合理施工舱容和施工运转时间小时生产率。(列出主要计算过程,结果四舍五入取整数)?2.简述本工程施工中可采取哪些环保措施以降低施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3.写出本工程施工中应定期校核的仪器或系统以准确控制挖槽深度。?4.若对本工程进行质量安全督查,在督查施工单位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行为时,关于施工组织和安全管理的抽查指标项有哪些??5.根据《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 257—2008,写出本工程施工的平均超宽与超深控制值和最大超宽与超深控制值。并计算出本工程的单侧边缘水域宽度和中部水域宽度。(列出主要计算过程)

背景资料潮汐河口疏浚工程,落潮流强于涨潮流,采用耙吸式挖泥船(舱容10000m3)进行航道疏浚工程施工。在航道中间有1.2km 浅段,标高-7.8m 至-9.0m,其余标高在-10m 以下(高程全部以理论深度基准面起算),平均高潮位为2.8m,平均低潮位1.0m,平均潮位1.9m,河床顶标高-9.0m,疏浚至-20.0m,土质分别为2、3、8、9 级土,满载吃水为8.9m。在施工过程中,因操作人员的原因,发生了触礁事故,船长160m,宽68m,吃水8.9m,事故中无人员伤亡、重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40 万元。问题施工中发生触礁事故,属于什么事故等级?为什么?

某耙吸挖泥船用5000m舱容挖抛施工,测得满舱时泥与海水载重为7500t,该地区疏浚土密度为1.85t/m3。(海水密度取1.025)简述影响挖泥船时间利用率的客观影响因素。

对于有舱容可调节的耙吸挖泥船在疏浚()时宜采用大舱容。A、淤泥B、粉细沙C、中粗沙D、粉土E、卵石

问答题某耙吸挖泥船用5000m舱容挖抛施工,测得满舱时泥与海水载重为7500t,该地区疏浚土密度为1.85t/m3。(海水密度取1.025)简述影响挖泥船时间利用率的客观影响因素。

问答题某耙吸挖泥船用5000m3舱容挖抛施工,运距20km,挖泥时间50min,重载航速9kn,轻载航速11kn,抛泥及掉头l0min,泥舱载重量7500t,疏浚土密度1.85t/m3,海水密度1.025t/m3,试计算: (1)泥舱的载泥量; (2)该船的生产率; (3)试述耙吸挖泥船的主要技术性能及优缺点。

多选题对于有舱容可调节的耙吸挖泥船在疏浚( )时宜采用大舱容。A淤泥B粉细沙C中粗沙D粉土E卵石

问答题某耙吸挖泥船用5000m3舱容挖抛施工,测得满舱时泥与海水载重为7500t,该地区疏浚土密度为1.85t/m3。(海水密度取1.025t/m3) 问题: (1)计算该船的泥舱装载土方量。 (2)简述影响挖泥船时间利用率的客观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