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35岁,因乳房肿块就诊。查体;右侧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一卵圆形的实性肿块,质较硬。患者术后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降低,建议1年内的监测频率为A.每月2次B.每月1次C.每2个月1次D.每半年1次E.每周1次

患者,女性,35岁,因乳房肿块就诊。查体;右侧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一卵圆形的实性肿块,质较硬。

患者术后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降低,建议1年内的监测频率为
A.每月2次
B.每月1次
C.每2个月1次
D.每半年1次
E.每周1次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患者女性,45岁,发现右乳房无痛性肿块6天,对侧乳房正常;体检发现右乳外上象限可扪及2.5cm×2.0cm肿块,质硬、活动度不大,可能的诊断为()。 A、乳房纤维腺瘤B、乳癌C、乳房囊性增生病D、乳腺结核

(82~84题共用题干)患者,女性,35岁,因乳房肿块就诊。查体;右侧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一卵圆形的实性肿块,质较硬。82.建议医生检测的肿瘤标志物是A.CAl5-3B.CAl25C.CAl9-9D.CA72-4E.CA50

患者女性,43岁。发现右乳房无痛性肿块6天,对侧乳房正常。体格检查发现右乳房外上象限可扪及2.5cm×2.0cm肿块,质硬,活动度不大。可能的诊断是A、乳房纤维腺瘤B、乳癌C、乳房囊性增生病D、乳房结核E、乳管内乳头状瘤

女性患者,45岁。右侧外上象限乳癌,肿块直径4cm,和皮肤粘连,右侧腋窝可触及1活动淋巴结,对该患者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是A.改良乳癌根治术B.单纯乳房切除术C.乳房肿块切除术D.姑息性切除术E.乳癌扩大根治术

患者,女性,35岁,因乳房肿块就诊。查体;右侧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一卵圆形的实性肿块,质较硬。建议医生检测的肿瘤标志物是A、CA15-3B、CA125C、CA19-9D、CA72-4E、CA50术后随访,跟踪观察的肿瘤标志物是A、CA15-3、CEAB、CA125、AFPC、CA19-9、CEAD、CA72-4、CA125E、CA50、CEA患者术后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降低,建议1年内的监测频率为A、每周1次B、每月2次C、每月1次D、每2个月1次E、每半年1次

患者,女性,45岁。发现右乳房无痛性肿块6天,对侧乳房正常;体格检查发现右乳房外上象限可扪及2.5cm×2.0cm肿块,质硬、活动度不大,可能的诊断是 A、乳房纤维腺瘤B、乳癌C、乳房囊性增生病D、乳腺结核E、乳管内乳头状瘤

共用题干患者,女性,45岁。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侧乳房有一小指头大小的无痛性肿块,近1个月来肿块逐渐增大,故来院就诊。体检:左侧乳房可扪及一3cm*2cm大小的肿块,边界不清,表面不甚光滑,活动度尚可。患侧乳头内陷(为近期出现)。同侧腋窝可扪及2个散在、可推动的淋巴结。初步怀疑为乳癌。该病的好发部位在A:乳房外上象限B:乳房外下象限C:乳房内上象限D:乳房内下象限E:乳管近乳头开口处

患者女性,45岁。发现右乳房无痛性肿块6天,对侧乳房正常;体格检查发现右乳房外上象限可扪及2.5Cm×2.0Cm肿块,质硬、活动度不大,可能的诊断是A、乳腺癌B、乳房囊性增生病C、乳腺结核D、乳管内乳头状瘤E、乳房纤维腺瘤

患者女性,35岁。2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侧乳房有一小指头大小的无痛性肿块,近1个月来肿块逐渐增大,故来院就诊。体检:左侧乳房可扪及一3cm×2cm大小的肿块,边界不清,表面不甚光滑,活动度尚可;患侧乳头内陷(为近期出现);同侧腋窝可扪及两个散在、可推动的淋巴结。初步怀疑为乳癌。上述疾病的的好发部位为A.乳房外上象限B.乳房外下象限C.乳房内上象限D.乳房内下象限E.乳管近乳头开口处

患者,女性,35岁,因乳房肿块就诊。查体;右侧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一卵圆形的实性肿块,质较硬。建议医生检测的肿瘤标志物是A.CA72-4B.CA15-3C.CA19-9D.CA50E.CA125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2岁。一周前洗澡时无意发现左乳房外上方有一蚕豆大小的肿块,无任何自觉症状,亦未经处理即来院就诊。查体:两侧乳房大小对称,无外形改变,无乳头溢液,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个2.5cm×3cm质硬肿块,边缘不清,表面不光滑,活动度一般,同侧腋窝扪及两个可推动的淋巴结。初步诊断主要考虑什么疾病?()A、急性乳房炎B、乳腺囊性增生C、乳房纤维腺瘤D、乳管内乳头状瘤E、乳房癌F、炎性乳房癌G、乳头湿疹样乳房癌

女性,55岁,发现左乳房肿块3个月,无明显疼痛,查体:左乳房外上象限有4cm×3cm肿块,质硬,不光滑,无压痛,左腋窝可触及1个淋巴结肿大。此病人应首先考虑为( )A、乳腺癌B、乳腺纤维腺瘤C、乳房囊性增生病D、乳管内乳头状瘤E、乳房结核

患者女性,45岁,因“发现左乳房肿块10个月,近日发现左腋下淋巴结肿大”来诊。查体:左乳房外上象限可扪及一5cm×5cm×4cm肿块,质硬,推不动,乳房皮肤表面呈橘皮样,左侧腋窝肿大淋巴结融合成块,固定。首先应考虑的疾病是()A、乳房纤维腺瘤B、乳腺癌C、乳腺囊性增生病D、乳房结核E、Paget病

患者,女性,25岁,右乳房外上象限内有一约2cm光滑肿块半年,质韧,活动可。诊断考虑为()A、乳房囊性增生病B、结核C、早期乳癌D、纤维腺瘤E、Paget病

女性,28岁,右乳肿块2个月,无不适。检查:右乳外上象限有肿块,直径3cm,质硬,于皮肤有粘连,同侧腋窝触及可活动的肿块,直径2cm,最可能的是()A、乳房纤维腺瘤B、乳房囊性增生病C、乳腺癌D、乳房肉瘤E、乳房结核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2岁。一周前洗澡时无意发现左乳房外上方有一蚕豆大小的肿块,无任何自觉症状,亦未经处理即来院就诊。查体:两侧乳房大小对称,无外形改变,无乳头溢液,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个2.5cm×3cm质硬肿块,边缘不清,表面不光滑,活动度一般,同侧腋窝扪及两个可推动的淋巴结。Ⅱb期乳房癌适宜采用的手术方式有()提示:该病人准备接受手术治疗A、乳房肿块切除术B、单纯乳房切除术C、乳房癌改良根治术D、保留乳房的乳房癌切除术E、乳房癌根治术F、乳房癌扩大根治术

女性,45岁,发现左乳房肿块10个月,近日发现左腋下淋巴结肿大而来就诊,查体:左乳房外上象限可扪及一5cm×5cm×4cm大小的肿块,质硬,推不动,乳房皮肤表面呈橘皮样,左侧腋窝肿大淋巴结融合成块,固定首先应考虑哪种疾病()。A、乳房纤维腺瘤B、乳腺癌C、乳腺囊性增生病D、乳房结核E、Paget病

女性,60岁,查体发现右侧外上象限肿块半月,雌酮含量明显升高,应首先考虑()。A、乳房纤维腺瘤B、乳房肉瘤C、乳腺癌D、乳房结核E、乳房囊性增生病

单选题患者,女性,55岁。右侧乳房外上象限无痛性肿块。肿块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不易推动,肿块表面有“橘皮样”改变,右侧腋窝可触及多个散在肿大的淋巴结。该患者做哪种检查可确定诊断()ACTBB超C核素检查DX线造影E病理检查

单选题女性,55岁,发现左乳房肿块3个月,无明显疼痛,查体:左乳房外上象限有4cm×3cm肿块,质硬,不光滑,无压痛,左腋窝可触及1个淋巴结肿大。此病人应首先考虑为( )A乳腺癌B乳腺纤维腺瘤C乳房囊性增生病D乳管内乳头状瘤E乳房结核

单选题某患者,女性,55岁。右侧乳房外上象限无痛性肿块。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不易推动,表面有“橘皮样”改变,右侧腋窝可触及多个散在肿大的淋巴结。该患者做哪种检查可确定诊断()ACTBB超C核素检查DX线造影E病理检查

单选题女性,28岁,右乳肿块2个月,无不适。检查:右乳外上象限有肿块,直径3cm,质硬,于皮肤有粘连,同侧腋窝触及可活动的肿块,直径2cm,最可能的是()A乳房纤维腺瘤B乳房囊性增生病C乳腺癌D乳房肉瘤E乳房结核

单选题女性,58岁。发现左乳房无痛性肿块。体格检查: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2cm×1cm大小的肿块,质硬,活动度小,应考虑为( )A乳房纤维腺瘤B乳房囊性增生病C乳管内乳头状瘤D乳腺癌E乳房炎性肿块

单选题患者,女性,55岁。右侧乳房外上象限无痛性肿块。肿块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不易推动,肿块表面有“橘皮样”改变,右侧腋窝可触及多个散在肿大的淋巴结。该患者手术后,配合全身化疗。化疗期间最重要的观察项目是()A脱发程度B食欲不振C恶心呕吐D腹痛腹泻E白细胞计数

单选题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2岁。一周前洗澡时无意发现左乳房外上方有一蚕豆大小的肿块,无任何自觉症状,亦未经处理即来院就诊。查体:两侧乳房大小对称,无外形改变,无乳头溢液,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个2.5cm×3cm质硬肿块,边缘不清,表面不光滑,活动度一般,同侧腋窝扪及两个可推动的淋巴结。初步诊断主要考虑什么疾病?()A急性乳房炎B乳腺囊性增生C乳房纤维腺瘤D乳管内乳头状瘤E乳房癌F炎性乳房癌G乳头湿疹样乳房癌

单选题患者女性,45岁。发现右乳房无痛性肿块6天,对侧乳房正常。体格检查发现右乳房外上象限可扪及2.5cm×2.0cm肿块,质硬,活动度不大,可能是下列哪项诊断?(  )A乳房结核B乳房纤维腺瘤C乳房囊性增生病D乳癌E乳管内乳头状瘤

单选题女性,60岁,查体发现右侧外上象限肿块半月,雌酮含量明显升高,应首先考虑()。A乳房纤维腺瘤B乳房肉瘤C乳腺癌D乳房结核E乳房囊性增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