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电路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左移动,电阻变大时,三个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是( )。A.L1变亮,L2变亮,L3变暗B.L1变亮,L2变暗,L3变暗C.L1变暗,L2变暗,L3变暗D.L1变暗,L2变暗,L3变亮

如图所示,电路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左移动,电阻变大时,三个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是( )。

A.L1变亮,L2变亮,L3变暗
B.L1变亮,L2变暗,L3变暗
C.L1变暗,L2变暗,L3变暗
D.L1变暗,L2变暗,L3变亮

参考解析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本题考查物理学中的电学问题。
第二步,根据串并联关系进行分析。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左移动时,变阻器电阻R变大,故总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干路电流会变小,故PL3变小,灯泡L3变暗,排除D项;并联电路的电压U并=U-IRL3,故并联电路电压U并变大,灯泡L1变亮,排除C项;干路电流减小,而通过灯泡L1的电流变大,故通过灯泡L2的电流减小,灯泡L2变暗,排除A项。
因此,选择B选项。

相关考题:

3)(2分)该同学连接好电路的最后一根导线时,小灯泡立刻发出微弱的光亮,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灯泡亮度不变。导致上述现象的两个操作错误是① ② 。

(2)在探究小灯泡的的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所用器材有灯泡I,量程恰当的电流表A和电压表V,直流电源的滑动变阻器R、电键S等,要求灯泡两端电压表V 开始变化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采用______ 接法(“分压”或“限流”)

图9—10中画了四个滑动变阻器的示意图,并表示出了连入电路的情形.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的变阻器是  (  )A.甲B.乙和丙C.丁D.都不变大

用图14—22所示的线路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在闭合开关测量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应置于 (  )A.中间一点B.任意一点C.左端D.右端

如图所示,电路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左移动,电阻变大时,三个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是( )。A.L1变亮,L2变亮,L3变暗B.L1变亮,L2变暗,L3变暗C.L1变暗,L2变暗,L3变暗D.L1变暗,L2变暗,L3变亮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1、L2,L3三个不同规格的灯泡恰能正常发光,已知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若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向左移动,则三个灯泡的亮度变化情况是( )。 A.都比原来亮B.都比原来暗C.L1、L2比原来亮,L3变暗D.L1、L2比原来暗,L3变亮

初中物理《变阻器-电阻》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学生,上节课学的影响电阻的阻值有哪些因素?改变阻值最简便的方法是什么?顺势引出课题——《变阻器-电阻》。环节二:新课讲授1.变阻器的原理教师根据学生对导入问题的回答,引导学生得出改变阻值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改变电阻丝接入电路的有效长度。教师展示一段镍铬合金线,演示改变另一端的接触点的位置,从而改变接入电路电阻丝的阻值。结合上述分析,教师给出滑动变阻器的概念及变阻器的原理。2.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教师展示一个实验室常用的滑动变阻器,介绍基本构造。陶瓷圆筒上缠绕有很长的漆包合金线,三个接线柱,一个滑头P。教师结合滑动变阻器的实物,说明结构示意图如何画,并给出电路图中的符号画法。3.变阻器的使用教师提供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灯泡及导线等器材。说明滑动变阻器的连接要求,“一上一下”原则;开关闭合前,需要把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以保护电路。教师让学生连接电路并画出电路图,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根据灯泡的亮暗程度来分析电路的电流大小。发现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有效电阻丝越长,灯泡越暗,说明电流越小,说明变阻器的电阻越大。环节三:巩固提高教师在大屏幕上呈现一道关于变阻器组成和使用注意事项的填空题,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环节四:小结作业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开放性作业:找一找变阻器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板书设计

一、考题回顾题目:《变阻器-电阻》3.基本要求:(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有实验要有教师演示、教学环节中要有师生互动:2)试讲过程中要有设问环节,(3)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学生,上节课学的影响电阻的阻值有哪些因素?改变阻值最简便的方法是什么?顺势引出课题——《变阻器-电阻》。环节二:新课讲授活动一:变阻器的原理(1)教师根据学生对导入问题的回答,引导学生得出改变阻值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改变电阻丝接入电路的有效长度。(2)教师展示一段镍铬合金线,演示改变另一端的接触点的位置,从而改变接入电路电阻丝的阻值,教师在电路中连接滑动变阻器,并滑动划片,使电阻增大。教师提问:小灯泡亮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小灯泡亮度变暗,说明电流变小。)(3)教师总结:教师给出滑动变阻器的概念及变阻器的原理(滑动变阻器是电路中的一个重要元件,它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活动二: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1)滑动变阻器的结构都有哪些呢?(2)教师展示一个实验室常用的滑动变阻器,介绍基本构造(滑片,金属棒,接线柱(四个),电阻丝(线圈),瓷筒)。陶瓷圆筒上缠绕有很长的漆包合金线,三个接线柱,一个滑头P。(3)教师结合滑动变阻器的实物,说明结构示意图如何画,并给出电路图中的符号画法。活动三:变阻器的使用(1)教师提供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灯泡及导线等器材。说明滑动变阻器的连接要求,“一上一下”原则;开关闭合前,需要把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以保护电路。(2)教师让学生连接电路并画出电路图,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根据灯泡的亮暗程度来分析电路的电流大小。(3)学生实验发现:发现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有效电阻丝越长,灯泡越暗,说明电流越小,说明变阻器的电阻越大。环节三:巩固提高教师在大屏幕上呈现一道关于变阻器组成和使用注意事项的填空题,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环节四:小结作业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开放性作业:找一找变阻器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在如图所示初中物理“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实验电路中,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端移动时( )。 A.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均增大B.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均减小C.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减小D.电流表的示数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在实验中,他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端匀速滑向右端,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始终在小角度偏转,而电压表的示数开始时变化很小.但当滑片接近右端时电压表的示数迅速变大。为了便于操作并减小误差,你认为应采取的措施是( )。A.换用最大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将导线a的M端移到电流表“3”接线柱上B.换用最大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将导线b的N端移到电流表“0.6”接线柱上C.换用最大阻值更小的滑动变阻器,将导线n的M端移到电流表“3”接线柱上D.换用最大阻值更小的滑动变阻器,将导线b的N端移到电流表“0.6”接线柱上

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源为恒流源.它能够提供持续的定值电流。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上滑动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读数减小.电流表的读数增大B.电压表读数增大.电流表的读数增大C.电压表的读数变化值与电流表的读数变化值之比不变D.电压表的读数变化值与电流表的读数变化值之比增大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为电源电动势,r为电源内阻,R1,和R3均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当R2的滑动触点在a端时合上开关S,此时A1、A2、V的示数分别为I1,I2,U,X现将R2的滑动触点向b端移动,则三个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I1增大,I2不变,U增大 B.I1减小,I2增大,U减小 C.I1增大,I2减小,U增大 D.I1减小,I2不变,U增大

案例: 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有如下器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两节干电池、定值电阻R(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导线若干。 师:同学们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时,要注意滑动变阻器保护电路的作用,不要连错了。 生1:恩,滑动变阻器要在最右端,差点忘了。 生2:我的这个电路闭合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怎么一直为零啊 师:肯定是哪个地方断路了。现在,大家让电压保持一定,看一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生:将R=10Ω的电阻接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的值,再换成R=15Ω的电阻,记下电流的值……师:你保持电压一定了吗,这样得出的数据肯定不正确。 生3:我保持电压一致,得到电流和电阻成反比的关系。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电阻成反比。 问题: (1)请对该教师的教学片段进行评述。 (2)针对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存在的问题,设计教学片段,帮助学生学习。

在如图所示的闭合电路中,闭合电键,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 )。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L1、L2、L3三个不同规格的灯泡恰能正常发光,已知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若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向左移动,则三个灯泡的亮度变化情况是(  )。

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学生,上节课学的影响电阻的阻值有哪些因素?改变阻值最简便的方法是什么?顺势引出课题——《变阻器-电阻》。环节二:新课讲授1.变阻器的原理教师根据学生对导入问题的回答,引导学生得出改变阻值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改变电阻丝接入电路的有效长度。教师展示一段镍铬合金线,演示改变另一端的接触点的位置,从而改变接入电路电阻丝的阻值。结合上述分析,教师给出滑动变阻器的概念及变阻器的原理。2.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教师展示一个实验室常用的滑动变阻器,介绍基本构造。陶瓷圆筒上缠绕有很长的漆包合金线,三个接线柱,一个滑头P。教师结合滑动变阻器的实物,说明结构示意图如何画,并给出电路图中的符号画法。3.变阻器的使用教师提供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灯泡及导线等器材。说明滑动变阻器的连接要求,“一上一下”原则;开关闭合前,需要把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以保护电路。教师让学生连接电路并画出电路图,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根据灯泡的亮暗程度来分析电路的电流大小。发现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有效电阻丝越长,灯泡越暗,说明电流越小,说明变阻器的电阻越大。环节三:巩固提高教师在大屏幕上呈现一道关于变阻器组成和使用注意事项的填空题,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环节四:小结作业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开放性作业:找一找变阻器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板书设计

图示电阻电路中,当滑线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A、"电流表读数减小,电压表读数不变"B、电流表和电压表读数都增大C、电流表和电压表读数都减小D、"电流表读数增大,电压表读数减小"

串联电路中,保持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加大电路中的电阻的阻值,则电路中的电流如何?()。A、不变B、变小C、变大D、不确定

串联电路中,保持电路中电流不变,加大电路中的电阻,电路两端电压会如何变化?()。A、不变B、变大C、变小D、不确定

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能起到的作用是()。A、改变电路中的电流B、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C、改变被测电阻的阻值D、保护电路

某一电阻,若保持电阻值不变,当电阻两端电压增加时,其电流()。A、不一定变化B、不变C、变小D、变大

当Rgt上的滑动触头向增载位移动时,Rgt的阻值()。A、增大B、减小C、不变D、为零

单选题当Rgt上的滑动触头向增载位移动时,Rgt的阻值()。A增大B减小C不变D为零

填空题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实验操作过程中如果只是把ab间电阻由10 Ω换成15 Ω后,为保持____表的示数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____(填“左”或“右”)移动.

单选题小刚是勤学善思的好学生,他学习时用的台灯,可以通过调节旋钮(相当于一个滑动变阻器)改变亮度,小刚很快知道了它的工作原理.小刚进一步考虑到,改变可变电阻的阻值可调节灯泡的亮度,调节可变电阻时改变了(设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A电源电压B灯泡两端的电压C灯丝电阻D灯泡的额定功率

填空题小华连接好图甲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发现小灯泡L发光暗淡,观察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不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

填空题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闭合开关.保持ab间的电阻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测出对应的电流和电压.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以得出结论:____;

单选题某一电阻,若保持电阻值不变,当电阻两端电压增加时,其电流()。A不一定变化B不变C变小D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