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配电箱与开关箱之间,开关箱与用电设备之间的压缩配电间距中,说法正确的是( )。A.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分散的场所B.分配电箱与开关电箱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0 mC.开关箱实行“一机一闸”制D.开关箱与其供电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10 m

关于分配电箱与开关箱之间,开关箱与用电设备之间的压缩配电间距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分散的场所
B.分配电箱与开关电箱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0 m
C.开关箱实行“一机一闸”制
D.开关箱与其供电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10 m

参考解析

解析:分配电箱与开关箱之间,开关箱与用电设备之间的压缩配电间距有如下要求: (1)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场所。
(2)分配电箱与开关电箱的距离一般不超过30 m。
(3)开关箱与其供电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 m。

相关考题:

2015年5月23日8时30分,A特钢厂电炉车间电炉班在更换1号电炉炉体后,班长甲与本班员工乙、丙完成铁料斗装料,准备往电炉内加料。因起重作业指挥未在现场,甲指挥天车起吊铁料斗,准备将固体料导入电炉。乙用一根φ14mm,长8m的钢丝绳,将两端环扣分别挂住料斗出口端两侧的吊耳,并将钢丝绳挂在天车主钩上,班长甲从自己工具箱中取出一根φ9.5mm、长3m的钢丝绳挂住料斗尾端下部的两个吊耳,并将钢丝绳两端的环扣挂在天车副钩上,随后打手势指挥天车司机丁起吊。天车将料斗吊起,对准电炉加料口。在天车司机丁操纵副钩升起料斗尾端,将料斗内固体料往电炉内倾倒时,φ9.5mm钢丝绳在距副钩约600mm处突然破断。料斗尾端失控,部分固体料从料斗中甩出,其中1块掉在电炉平台护栏上弹出,砸中在地面进行修包作业的戊的头部,戊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组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钢丝绳进行了检测,检测结论为: φ14mm钢丝绳无明显缺陷; φ9.5mm钢丝绳距一端环扣600mm区段曾受到高温烘烤,油麻芯失油干枯、钢丝生锈,经机械性能试验,该钢丝绳未受烘烤区段的破断拉力为4.7t,受烘烤区段的破断拉力为4.1t,经查,当班甲、乙、丙均未经过起重作业指挥培训。 为了加强A特钢厂安全生产工作,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采用“四不两直”的工作方法对该厂进行了安全生产检查,并约谈了该厂党政主要负责人,提出了一系列工作建议,其中包括要求该厂认真负责贯彻属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党政同责暂行规定》精 神,完善包括厂党组织负责人在内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 题) : 下列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中,应为A特钢厂电炉班员工配备的是()。A.防静电鞋B.阻燃工作服C.防切割手套D.安全带E.防噪声头盔

防范和整改措施要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和时效性。A.综合性B.广泛性C.指示性D.普遍适用性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重复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容器的检查记录至少应当保存()年。A.1B.2C.3D.5

某公司铺设的危险化学品运输管道铺设后一直未投入使用,1年后启用时应当进行的管道测试是( )。A.管道抗腐蚀性试验B.气密性试验C.管道贯通性试验D.管道气体摩擦阻力测试

在某路段发生特大汽车追尾事故,事故造成运输车辆装载的有毒化工原料泄漏,事故发生后各事项按规定进行,并组织事故调查组对该事故进行调查。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该事故的事故调查组成员的是()。A.有关人民政府人员B.公安部门人员C.监察部门人员D.人事部门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