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明朝的刑事立法原则及其体现。

简论明朝的刑事立法原则及其体现。


参考解析

解析:(1)基于重典治乱世的立法指导思想,明朝的刑法以打击反逆重罪、惩治官吏犯罪为重点。与唐律比较,明律多承袭唐律的内容,但“轻其所轻,重其所重”,突出刑法的打击对象,加大刑罚的力度。明朝主要是加重了对一些重点犯罪的镇压,反映出明律重刑主义的特点。除了政治性犯罪外,对于强盗、窃盗、抢夺等侵害财产以及官吏贪赃受贿等犯罪的处罚,明律都比唐律明显加重。明律对一些轻微触犯礼教、典礼的罪名,比唐律处罚有所减轻,即“轻其所轻”。可见,这里的“重其所重”是指在有违伦常教化犯罪处刑上明显偏轻;而对于直接危害封建统治、封建君主的犯罪,处刑都普遍加重。
(2)在刑事立法上,“重其所重,轻其所轻”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首创奸党罪。奸党罪是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范臣下不轨而规定的罪名,基本内容是打击臣下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大明律》罗列了奸党罪的种种表现。2)创立充军刑。充军刑创制于明代,该刑罚是死刑之下、流刑之上的重刑,明初为充实卫所兵制的兵员,将死罪减等的囚犯发遣充军,而后成为常刑。充军刑并非死刑的减等,而是“重其所重”的刑罚适用原则在具体刑罚制度上的体现。3)盛行廷杖制。廷杖是指由皇帝下令,司礼监监刑,锦衣卫施刑,在朝堂上杖责大臣的制度。该制度是杖刑的滥用,影响恶劣,臭名昭著。4)加重危害专制统治罪、皇权罪、侵害财产权利罪和官吏贪污受贿罪的处刑。明朝采取“重其所重”的刑罚适用原则,在惩治贪污与官吏渎职,防止臣下结党营私与内外交接上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采用该原则容易导致滥施刑威,加剧社会矛盾的激化。明朝在刑罚适用原则上采取“重其所重”和从重从新原则,从而导致明朝法律适用的变化,表明专制主义在封建社会晚期的恶性发展。

相关考题:

简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刑事立法上的体现。

依法立法体现了立法过程的民主原则。()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简论学生安全管理的原则。

简述明朝的朝贡贸易立法。

论刑法罪行法定原则以及其在我国立法和司法中的体现

简论《唐律》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

“明刑弼教”是(  )的立法指导原则。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行为人的所犯罪行与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和接受的刑事处罚应当统一的原则,体现了刑法的( )原则。A.刑法面前人人平等B.罪刑法定C.罪责刑相适应D.保护

简论宋朝刑事立法的发展。

简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刑事立法的发展。

简论明朝刑事立法的发展。

抗日民主政权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是();();反对威吓报复,()原则。

试述明朝的立法指导思想及其产生的背景。

简论汉代中央监察机构及其职官配置?

简论朱老忠的性格及其形成的原因。(论·重点)

简论梁三老汉的性格特征及其典型意义。

简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及其意义。

简论索绪尔及其以后的语言学?

论述明朝初年的立法思想与立法活动。

简述汉朝刑事立法中定罪量刑原则。

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行为人的所犯罪行与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和接受的刑事处罚应当统一的原则,体现了刑法的()原则。A、刑法面前人人平等B、罪刑法定C、罪责刑相适应D、保护

问答题试述明朝的立法指导思想及其产生的背景。

问答题简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刑事立法上的体现。

问答题简述汉朝刑事立法中定罪量刑原则。

填空题抗日民主政权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是();();反对威吓报复,()原则。

问答题论述明朝初年的立法思想与立法活动。

问答题简论索绪尔及其以后的语言学?